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臺灣史
  • 戚嘉林
  • 1319字
  • 2021-12-29 18:52:25

三 荷蘭人占據臺灣大員

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 1624年9月,荷蘭人自澎湖遷往臺灣西南沿海一個名叫大員的狹長小島(約今臺南市安平區),隨即于其上方的北線尾島(Bassemboy)開 設 商館,并在已破壞的大員堡壘原址重新筑城,該城即是日后聞名的熱蘭遮城(Zeelandia)。熱蘭遮城經過數年的大興土木,其內城于1632年竣工,外城則于1634年完成(原址即為今臺南市的安平古堡)。

荷蘭人又緊鄰熱蘭遮城旁建造大員市鎮。1639年時,大員市鎮約有200間房屋與1,000名中國居民。1650年代時約有5,000人住在大員市鎮,約有1,000人住在熱蘭遮城內。

△ 早期興建中的“熱蘭遮城”

普羅汶蒂亞市鎮與新城 由于北線尾島是沙地,缺乏清水,不適合居住,故荷蘭人于大員狹長小島對岸的臺灣本島建立市鎮。1625年1月20日,荷蘭人以15匹棉布向平埔族新港社購買赤崁地方(Saccam)并建立市鎮,取名普羅汶蒂亞(Provintia),并令居于北線尾島沙地的中國人遷往該地。

1652年9月,赤崁地方發生郭懷一抗荷事件,荷蘭人雖立即予以殘酷鎮壓,但仍無法安心,故于1653年在赤崁地方以磚石建造新城,復命名普羅汶蒂亞城(原址即為今臺南市的赤崁樓)。

此外,鹿耳門(Lakjemuyse)水道是出入臺江的最重要的門戶,故荷蘭人于1627年在北線尾島建一新堡壘,取名為海堡(Zeeburg)。為加強防御,荷蘭人又在熱蘭遮城近海高地上,于1635—1640年間建了一座小堡壘,取名為烏得勒支(Utrecht)。

荷日商業沖突 荷蘭人移據臺灣大員后,一方面為籌措防衛及其他費用,另一方面為阻止日本人壟斷貿易,乃于1625年7月決定向來到大員的日本商人征收10%的貨物稅。日本人對此大為憤怒,并拒絕繳稅。

1626年,平野藤次郎與末次平藏二人率兩艘日本朱印船(當時須獲得蓋有海外航行許可之幕府朱印的日本商船,方可至東南亞貿易)航抵大員,并以其所攜大部分資金購入約6萬公斤以上的生絲、大宗鹿皮及其他中國貨物,其中一部分貨物尚需由中國商人補運至大員。當時臺海間海寇鄭芝龍勢力強大,日本人請求代管大員的資深商務員韋特(Gerard Frederikszoon de With)借兩艘船去中國大陸取貨,未果。日本人極為憤怒,乃決意報復荷蘭人。

船長濱田彌兵衛于大員附近的新港(Sinkan,臺南新市)地方誘拐16名“土番”返回日本,稱這些“土番”為臺灣土人代表,因不能忍受荷蘭人壓迫而愿將臺灣島主權呈獻給將軍,并請求日本保護。但這16名新港“土番”在日本一直未能見到將軍,日本政府雖贈送他們禮物并厚禮款待,但不接受他們所呈獻的臺灣主權。

荷日貿易的中斷與恢復 1628年4月,末次平藏的船再度航抵大員,船長為濱田彌兵衛,船員有470人,船上有幾門炮和兩百支槍,新港“土番”亦隨船返回大員。長官納茨(Pieter Nuyts)獲悉船上備有武器,乃扣留濱田彌兵衛及其隨員,并拘捕生還大員的11名新港“土番”,且沒收德川家光將軍贈予的禮物。

日本當局獲悉此事后,極為憤怒,乃囚禁荷蘭人質,并禁止荷蘭人在平戶貿易。

濱田彌兵衛乃于6月29日綁架長官納茨,強迫荷蘭人談判,并于雙方交換人質后,于同年7月25日返抵日本。

荷蘭巴達維亞當局得知日本人的處置后,乃召回納茨而改派普特曼斯(Hans Putmans)出任大員長官,后幾經交涉,荷蘭人逮捕納茨,并于1632年9月將其送抵日本受審,日本才恢復與荷蘭人的貿易。

△ 長崎的“出島”

日本于1636年將居住在平戶的葡萄牙人全部遷至“出島(在左上角)”,1641年時荷蘭人也被迫遷至“出島”。

△ 濱田彌兵衛綁架荷蘭大員長官納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拉萨市| 镇原县| 阳山县| 潞西市| 门源| 中宁县| 瓦房店市| 巴彦县| 巢湖市| 高唐县| 上饶县| 绍兴县| 安新县| 广西| 沙坪坝区| 师宗县| 抚顺市| 定日县| 郁南县| 五常市| 淮阳县| 临猗县| 四会市| 太和县| 桃园市| 胶南市| 靖西县| 德昌县| 磐石市| 彭州市| 白河县| 邢台县| 通榆县| 宁国市| 大余县| 曲松县| 达尔| 宜丰县| 益阳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