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西班牙人占據臺灣北部始末
西班牙人欲圖臺灣 1586年4月26日,西班牙人在呂宋馬尼拉開會,曾建議國王:為擴大西班牙人傳教范圍,并謀求菲律賓安全起見,應攻占臺灣、海南、爪哇、暹羅(泰國)等地。
1597年6月,地圖繪制專家科羅內爾(Hernando de los Rios Coronel)曾上書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說,鑒于臺灣物產豐富,且為中國與日本間的要沖,故建議政府占領臺灣北部要港雞籠(基隆),同時一并附上有關臺灣的詳細地圖。
西班牙人占據臺灣北端 荷蘭人占據臺灣大員島后,對西班牙在馬尼拉的貿易產生了相當影響。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施爾瓦(Fernando do Silva)乃于1626年5月派伐爾得斯(Antonio de Valdes)率船14艘沿臺灣東海岸北上,11日經臺灣東北角,并為此地取名為“圣地亞哥”(Santiago,臺北縣三貂角),12日抵雞籠港,稱為“至圣三位一體城”(Santisima Trinidad),并于5月16日在該港最大的小島社寮島(基隆和平島)舉行占領儀式,隨即開始筑堡,命名為“圣薩爾瓦多”(San Salvador)。當時島上千余名“土番”,因炮聲震駭而四處逃散,接著該島被西班牙人占奪,所留下的糧食也被西班牙人燒毀,幸賴隨軍教士耐心疏通,這些“土番”才歸返雞籠港內。
1628年,雞籠西班牙守將伐爾得斯派軍攻占淡水河口,并用泥土、竹子和木材等簡單材料建一要塞,命名圣多明哥(Santo Domingo)。1629年8—9月間,西班牙人擊退來襲圣多明哥要塞的大員荷蘭人艦隊。
△ 西班牙人繪制的艾爾摩莎、福爾摩沙與中國南部海岸圖(1597年)
△ 西班牙人所繪臺灣北部雞籠(基隆)圖(約繪于1667年)
1631年3月,西班牙人派遣一支80余人的勘探隊,溯淡水河上行,發現臺北平原,復沿基隆河北上,發現至雞籠的路線。是時,淡水河的北投村落(Kipatauw)蘊藏豐富的硫黃,故在西班牙人經過此處之前,就有許多先住民開采硫黃售予漢人。當年,漢人就載走約5,000擔的硫黃。此外,在臺北盆地這塊土地上,幾乎所有的“土番”,都將大量的水藤與鹿皮賣給漢人。
1632年西班牙人曾派兵征伐噶瑪蘭(Cabaran,宜蘭),因“土番”力抗無功而返。是時,哆啰滿社(Turoboan,花蓮吉安一帶)產金,故有“土番”前往以物換金,再售予漢人。1634年,軍曹長羅美洛(Alonso Garcia Romero)抵達臺灣成為雞籠長官,他派遣200名西班牙兵及400名“土番”士兵前往征伐,噶瑪蘭諸社不敵乃降,事平后西班牙人留置若干兵士駐守該地而返。此次遠征噶瑪蘭,使臺灣東北海岸地方置于西班牙人的勢力范圍之下。
西班牙人傳教臺灣北部 在西班牙人占據基隆、臺北與宜蘭等地的十六年間(1626—1642年),傳教士前來臺灣居留者超過30人,如果包括欲赴中國大陸或日本傳教而暫時寄居臺灣者,則為數更多。只是自1635年后因經費問題,來臺者漸少。
至于教化,西班牙人在雞籠、淡水、金包里、沙巴里、奎柔社(Senar)及三貂角等各地均建有教堂,并駐有傳教士。
到了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逐出臺灣六年后的1648年時,不少臺灣北部“土番”不但了解西班牙語,并持有教義書籍。1662年5月,意大利教士李科羅(Victorio Ricci)奉鄭成功之命,前往馬尼拉向菲律賓總督招諭。李科羅于是年8月的歸途中,因候船修理而在雞籠停留十天。當時就有許多來自山中的“土番”來見并跪伏于李科羅足下,稱他們是教徒。有些“土番”家中甚至還保存有西班牙人所留下的十字架與圣像版畫。
西班牙人退離臺灣北部 西班牙人占據臺灣北部的雞籠與淡水后,中國大陸船只前來貿易者仍舊寥寥無幾,遠較西班牙人的預期為少。當時,居住于臺灣的西班牙人,不乏因水土不服而患病死亡者。1633年時,多數的自由移民紛紛歸返馬尼拉。1637及1638年,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科奎拉(Sebastián Hurtado de Corcuera)率大軍四處征討菲島的摩洛族(Moro),需要兵源,因此乃減少其在臺灣北部的駐軍,而于1638年下令破壞淡水要塞,移兵離臺,并減少雞籠駐軍,毀損部分城堡。1640年前后,雞籠城僅留有守兵約400人而已。
△ 西班牙人在臺北大屯山勘探開采硫黃礦
△ 約1626年西班牙人所繪“大員島荷蘭人港口圖”(大員島,今臺南市安平區)
荷蘭人為使公司成為臺灣島的真正主人,企圖將西班牙人驅逐出雞籠。荷蘭大員長官杜拉第紐斯(Paulus Traudenius)乘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防備薄弱之際,曾于1641年8月派上尉林加(Johan van Linga)率3艘船艦前往雞籠,燒毀附近村落,并向雞籠西班牙守將波特里奧(Gonzalo Portillo)勸降,但被拒絕。
1642年8月,荷軍上尉哈魯斯(Hendrick Harrousee)率領690人乘船艦7艘,再度自大員前往進攻雞籠。21日下午抵雞籠,登陸社寮島,經過數日小規模的激烈戰斗,西班牙守將波特里奧投降,于1642年8月24日與荷蘭人達成協議獻城。此役,荷方僅陣亡5人,傷15人,卻俘虜圣薩爾瓦多城堡中的446人(其中115名西班牙人,余為菲律賓士兵、勞工、婦女、奴隸與兒童)。荷蘭人在雞籠舉行了八天的慶祝勝利活動,并免除了這些俘虜的死刑,而將他們押解回大員,其中一部分人被送往巴達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