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臺灣史
  • 戚嘉林
  • 1750字
  • 2021-12-29 18:52:24

二 荷蘭人再度占領澎湖

中國甲必丹李旦 我國福建泉州商人李旦常年往販呂宋,并成為華人在馬尼拉的領袖。西班牙人因覬覦其財產,乃借故生事,將其下獄囚于船中。李旦設法逃脫,逃往日本。后來李旦創立了往來呂宋島、日本列島等地以及臺灣島的海上貿易事業,成為華僑巨富,并且是日本長崎、平戶兩地華僑所選出的甲必丹(captain,頭目),從而以中國“甲必丹”聞名于東亞海域。當時,明朝文獻稱李旦為游棍、巨寇、??芑蚝Y\。

1614—1625年間,就已知記錄而言,李旦與華宇二人派遣至海外的朱印船,即達23艘之多,航行目的地跨及東京、交趾、呂宋與臺灣四地,其中前往臺灣不下十次。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駐日本平戶商館館長考克斯(Richard Cocks),稱李旦與華宇二人是臺灣島最大的走私貿易從業者。

荷蘭人再度占領澎湖 荷蘭東印度總督柯恩(Jan Pieterszoon Coen)于1619年在咬留吧建造新城,取名巴達維亞(Batavia,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在班達(Banda,今印度尼西亞西部),荷蘭人最初雖與班達王簽訂貿易協定,但為了控制班達的豆蔻,總督柯恩率艦隊并1,200名士兵于1621年航抵班達,突然登陸,對15,000名班達土著進行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屠殺。

1622年4月10日,荷蘭司令官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奉總督柯恩之命,率領1,024人,分乘8艘船艦,自巴達維亞出發(途中有4艘船加入),遠征中國,以建立與我國的自由通商關系。雷爾生所率艦隊于6月初駛抵澳門,并進攻澳門,但因葡萄牙頑強抗拒而失敗。隨后雷爾生率本隊6艘艦船轉而占領澎湖,而于7月11日登陸澎湖(當時澎湖居民約百人),并立即于澎湖本島風柜尾處挖土筑堡。后來荷蘭人請求通商被拒,續攻廈門也無重大成果。天啟三年(1623年)初,雷爾生親自前往廈門談判通商,仍未能成。

雷爾生自廈門返抵澎湖后,即派人赴臺灣大員勘察。當時以一艘日本戎克船前來大員的中國甲必丹李旦,建議荷蘭人占據大員。后來雷爾生為了貿易上的方便,乃在大員狹長的小島上建造堡壘,并派士兵駐守大員堡壘。

荷蘭人在澎湖役死千名中國俘虜 1623年春夏,荷艦三桅大帆船(夾板船)“濟里克澤”號及d'Engelcen Beer號,在馬尼拉沿岸截擊兩艘中國戎克船,掠貨擄人,并縱火焚燒其船,返航澎湖途中再截擊一艘中國戎克船,共計俘虜800名中國人。此外,“格林寧根”號三桅大帆船也于澎湖附近劫獲一艘中國帆船,擄獲200名中國人。是年夏,澎湖共有中國俘虜1,150人,荷蘭人將其役死過半,另571人則于同年被送往巴達維亞,途中死亡473人,航抵巴達維亞后又有65人因飲水中毒喪生。也就是說,那些被荷蘭人武裝俘虜的1,150名中國人,在短短的一年間,僅33人幸存。然而,那1,000多名中國商旅、船員或水手,他們的父母妻子等親人,今生今世也不知道他們的兒子或丈夫已遭荷蘭人毒手,慘死他鄉。當然,荷蘭人的殘暴非僅于此。例如1622年11月26日,荷蘭人攻擊福建沿岸的鼓浪嶼,除搶劫絲織物品之外,還將島上兩座美麗村莊的許多漂亮房舍,及港邊的大貨船與戰船等,均焚燒殆盡。

△ 澎湖港口圖(1623年)

荷蘭城堡呈正方形,長寬各約55米,城堡各角有外凸的棱堡,共配置29門大炮。

荷蘭人也知道自己的殘暴殺戮行徑是不對的,當時曾任荷蘭班達長官與臺灣大員長官的宋克(Martinus Sonck)就坦稱,通過在中國沿海的活動,他們(荷蘭人)在別人眼里已成為殺人兇手、海盜、暴力者。對中國采取的武力行動,依他之見,也過于強硬與殘忍,這樣他們永遠也無法獲得與中國貿易的機會。

中國大軍逼退澎湖荷蘭人 1624年2月8日,福建巡撫南居益下令由40~50艘戎克船所組成的船隊,航抵澎湖最北方島嶼的外角。是月20日,南居益令守備王夢熊率軍由吉貝突入鎮海港,荷蘭人遂退守風柜城。

當時,停泊在澎湖島上的荷蘭船只僅有3艘,兵力薄弱,故雷爾生屢次向巴達維亞東印度總督提交辭呈,并于5月獲準。是時,南居益親自督軍,8月16日中國大軍兵分三路齊進。另外,南居益迫使李旦在福建的主要合作伙伴許心素往諭,要求李旦擔任中間人,敦促澎湖荷蘭人拆城另遷,誘使荷蘭人前往東番大員。

荷蘭新任司令官宋克于8月3日抵達澎湖,接替雷爾生。當時白沙島的中國大軍逐漸增加,8月中旬時約有1萬人、200艘戎克船。8月17日,荷蘭人派李旦任中間人,為荷蘭人與中國官員翻譯斡旋。荷蘭人也知道,即使將臺灣大員堡壘破壞并調回其守兵,在澎湖的荷蘭人的兵力仍不滿千人。由于雙方實力相差懸殊,荷蘭人審時度勢,乃決定在與中國大軍交戰前,撤離澎湖。司令官宋克于1624年9月10日,率荷蘭船艦13艘遠遁東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南陵县| 西藏| 丹棱县| 积石山| 石景山区| 榆中县| 津南区| 长丰县| 东台市| 天台县| 景泰县| 娄烦县| 峡江县| 高淳县| 河南省| 富阳市| 荥阳市| 汝南县| 郧西县| 桐城市| 张家港市| 新绛县| 和林格尔县| 钦州市| 平舆县| 巢湖市| 阿拉善左旗| 垫江县| 通城县| 定州市| 东辽县| 同江市| 五华县| 中西区| 德化县| 西和县| 闽清县| 蕲春县| 固阳县|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