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分析:語言與人性的奧秘
- 王新剛
- 813字
- 2021-06-03 10:45:34
認知
認知是四個功能中最豐富和最復雜的功能。人與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區別也是在認知功能上,認知的大部分內容和過程在心理學上表現為語言,它是語言分析的核心。
認知是各種形式知識的總稱,認知既包括認知內容,也包括認知過程。認知內容是指我們所知道的概念、事實、命題、規則和記憶。認知過程是指我們如何以一種解釋周圍世界,并且為生活中的困境找到創造性解決辦法的方式,操縱這些心理內容。按照功能理論的目標有必要對這兩部分內容重新進行解釋。認知內容可以認為包含了客觀知識和主觀知識。客觀知識是指對一般客觀知識的陳述和說明。主觀知識主要是指主觀評價,如好、壞、對、錯、美、丑等。我們之所以進行這些解釋,是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主觀認知或主觀評價具有重要的功能意義。在心理過程中,它可以作為動力性功能而產生心理作用,如上面列出的幾個詞匯都可以作為動力性表征,而客觀知識一般會為主觀認知提供材料和支持。
在新理論中,有些認知內容具有功能性,但是認知過程一般是指表征之間的聯結,當然這種聯結包含了因果關系。認知過程在語言上表現為不同詞匯之間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的排列,其中要用到很多連詞。
在對應原理中我們知道表征和語言是同一的或對應的,所以在認知心理學中研究表征就是研究語言,表征分析就是語言分析。
在功能理論中,我們將表征分為兩種:環境性表征和機體性表征。環境性表征一般也稱為外部表征,它常用語言和圖形來表示。圖片或圖表更接近客觀世界,它的結構和客觀世界的結構很接近,但是語言則完全不同,語言描述由不連續的符號構成,一個詞可以拆成字母。語言使用外顯的符號來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并且這些符號必須根據某些語法規則才能組織起來,也許最困難的問題在于語言的抽象性。
在進行表征或語言分析時,我們需要知道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知道某一表征或語言所具有的功能意義,二是知道不同的語法規則反映了不同的功能之間的聯結模式。如果清楚地知道這兩點就可以根據不同功能間的聯結來了解其心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