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莊子諵譁
  • 南懷瑾著述
  • 1224字
  • 2021-06-03 14:32:21

忘我與齊物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南郭子綦就說,是的,你問得好!“不亦善乎”,你覺得我這樣不好嗎?換句話說,我這樣很好嘛!“而問之也”,有疑問嗎?“今者吾喪我”,我告訴你,現在此時此刻,我已經沒有我了,忘我了。“汝知之乎?”你知道嗎?就答復了問題。

換句話說,這個地方更是點題了,一個人要真解脫物理世界的困擾,真解脫一切的煩惱,而到達真正的逍遙,唯有喪我、忘我。沒有到達喪我、忘我,不能了解萬物不齊之間,有超乎形而下,到達形而上的齊物的境界。所以,莊子在《齊物論》這篇開頭就求證齊物,萬物不齊之上,有一個境界,那是了無一物,無何有之鄉,了不可得,那個境界的本相是齊一的,那個是絕對的。而萬物不齊,有差別,卻是相對的。

要怎么求得呢?開頭就點出來,要真達到忘我,才可以談《齊物論》。事實上,這幾句話已把《齊物論》講完了,下面都是空話,是引申的發揮。如果拿禪宗公案來說,許多禪宗祖師講到這里就不講了,問你懂不懂。看你愣眉愣眼,還站在那里的話,就給你一棒,去你的,沒有腦筋,不懂,就不講了。南郭子綦不是這個作風,顏成子游問了以后,他就告訴子游,我已經入到無我的境界,“汝知之乎?”你懂不懂?如果要加一句形容詞的話,就是顏成子游傻不郎當,還站在前面,不懂,當然不懂。

南郭子綦再說道:“聞人籟而未聞地籟,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莊子特別提出來三種境界,后來中國文學上用得特別多,就是人籟、地籟、天籟。這個“籟”字,是耍賴的賴,不過上面加個竹頭,好像是有音聲。人籟是人境界,人世界的音聲。南郭說,你聽到了人境界的音聲,但是你沒有聽到地境界的音聲。地下熱鬧得很,古人有辦法聽到。我們中國古人睡的枕頭,是木頭做的,或者是竹子做的,那個里頭是空的,所以睡上去,地下音聲聽得很清楚,至少地面上的音聲聽得很清楚。這個地籟,只有趴在地下聽。南郭說,你假定懂得地籟,也沒有辦法懂得天籟,也就是自然的音聲。下面這個“夫”字,是拉長問號,表示你根本不懂。

這里我們注意啊!《齊物論》包含兩個重點,首先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是無常的,不永恒存在。就是“今之隱幾者,非昔之隱幾者”。換句話說,今之聽話者,非前一秒鐘的聽話者。看到我們好像坐在這里,我們已經不坐在這里。所以,大家做功夫,求忘我;你不要忘我,它本來忘掉你的。你想求到忘我,還是你自己在搗亂,你那個我并不存在,它自己每一秒鐘就忘掉了你,過去了,這個道理要把握住。然后,他說你要懂這個道理,先要達到忘我的境界。既然不能忘我,那已經是形而下了。形而下的萬有的現象界,分三個層次,就是天、地、人三層。不過他用音聲,用音樂的境界來描寫。

值得注意的有一件事情,不論中國外國,很多哲學上,尤其是宗教哲學方面,最喜歡引用音聲來表達形而下到形而上。宇宙間的音聲和光,是自然界涵蓋范圍最廣,最容易使人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引導力量,所以南郭提出來,天、地、人三種音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玛沁县| 淮阳县| 元阳县| 新竹市| 青龙| 仁化县| 左贡县| 玉田县| 长白| 洛隆县| 郑州市| 枝江市| 汝阳县| 稻城县| 玛纳斯县| 秭归县| 平江县| 虞城县| 定远县| 东乡| 喜德县| 乾安县| 合作市| 安徽省| 外汇| 宣化县| 留坝县| 东兰县| 手游| 喀喇沁旗| 农安县| 安龙县| 龙南县| 利川市| 三台县| 房产| 弋阳县| 满洲里市| 杭锦后旗|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