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與小鳥
蜩就是個蟲,什么蟲呢?知了,也叫作蟬。莊子講每一個道理,都提到物化,中藥里頭有一味藥叫蟬蛻,夏天這個知了在樹蔭里叫得很好聽,它在夏秋脫殼而出,留下這個空殼殼,我們叫它蟬蛻,用來做藥。喉嚨啞了,用蟬蛻可以退火,就可以恢復嗓音。還有學鳩,是一種小鳥。小蟲與小鳥都沒有看到過大鵬鳥,只聽人家說過這么一件事。小鳥與小蟲聽了大鵬鳥的事就笑,那個大鵬鳥真多事,何必飛那么遠,到南極去呢?像我啊,“決起而飛”。
注意莊子的文章,大鵬鳥飛是“怒而飛”,飛得很高,小鳥是“決起而飛”,就是“咚”一聲飛過去了,“咚”一聲又跳過來了。我們形容一個家伙,“咚”,過去了,這一聲就是形容飛也飛不遠,對不對?如果形容大鵬鳥,“咚”一下到南極去,就不對了。所以,形容詞很有講究,怒而飛與“咚”而飛不一樣。決起而飛,就是“咚”而飛,小鳥也很得意自己的“咚”而飛。“槍榆、枋”,是從這棵小樹飛到那個草上去,也很遠嘛!從這個樓上飛到后面,一下子就飛過來了,也很痛快。“時則不至”,萬一我飛不到,掉下來,“而控于地而已矣”,不過是掉在地上而已,也跌不死,這就是小鳥的飛。
一只老母雞,被我們趕急了的時候,它也會“咚”而飛,飛個兩三步,就到前面去了。它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自己很偉大。人生境界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小鳥笑那個大鵬鳥,這個老兄多此一舉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飛個九萬里到南極去干什么呢?
莊子就講這么一段,不說了,只告訴你,這個小鳥笑大鵬。大家注意啊!大家不要做小鳥,世界上有些了不起的人,當他沒有出頭的時候,有人就是小鳥的胸懷,對他東笑西笑,歷史上看到很多。唐朝末代,篡國竊位,開啟殘唐五代,號稱梁朝皇帝的朱溫,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可憐得很,媽媽帶他們三兄弟給人家幫傭,他自己也要幫人家做事。那個老板天天罵他,你這個家伙,個子大大的,做工也懶得做,整天光吹牛。朱溫被罵得生氣了說,你們這些田舍翁,鄉巴佬,光曉得蓋房子、買財產,哪曉得我們大丈夫之志!那個老板就要打他。老板的媽媽看了說,不能打,這個家伙前途無量,要好好對他。那個老板的見識就如同小鳥一樣。這個老太太就問朱溫,你這樣不肯做,那樣不肯干,你究竟想干什么?他說,你最好給我打獵的武器,我去山里頭給你打獵!弄點好野味給你吃吃。老太太說,好吧!你要什么,統統幫你。所以朱溫后來當了皇帝,把老太太同自己的媽媽一起接來,就是為了感謝她。而對那個老板,朱溫恨不得把他宰了,這個家伙,眼光那么短淺,看不起人。所以大家看人,眼光放長遠一點,不要變成這個小鳥一樣的見識。這一段,莊子不詳說,我就拿歷史故事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