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成人標準對孩子不適用

◆摒棄腦海中的“模范孩子”

◆幫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

唐詩宋詞背誦不流利,父母著急;掃地疊被不干凈、不整齊,父母生氣;沒達到父母要求的分數,父母發飆;沒達到父母要求的跑步速度和里程,父母不滿……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像成人一樣懂事,并將所有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不出一點兒差錯,于是就給孩子定很高的要求和標準,一旦做不到,父母就著急、生氣,可是父母越著急、生氣,對孩子的要求越高,孩子就越做不好……父母對孩子賦予了高期望,相應地,就有高標準、嚴要求,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可是這樣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11歲的嘉寶曾經是父親的驕傲,如今卻總是被父親呵斥,原因是他總達不到父親的要求。就拿寫字來說吧,從一年開始父親就特別強調嘉寶的書寫。每次嘉寶都非常努力想要將字寫好,可還是難以讓父親滿意。偶爾寫歪了,呵斥;不注意寫錯了,呵斥;一筆橫平豎直不到位,呵斥……漸漸地,嘉寶的字寫得不但不工整,錯誤還一天比一天多,而父親的呵斥也一天比一天多。

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心痛,又值得大家深思的普遍存在的“鏡頭”。對孩子要求過高,孩子往往沒有積極性去做,一開始就容易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做不了。長期下去,孩子不但無法達到家長理想的狀態,甚至還會漸行漸遠。美國教育學家珍妮·艾里姆曾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孩子也是普通人,用成人標準要求孩子,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給孩子壓力太大太早,這會影響孩子的自然天性發展,違背孩子心理成長規律,讓孩子早熟,甚至形成壓抑的性格,對孩子身心發展都非常不利。

作為愛孩子的父母,盡量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給孩子松松綁,還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摒棄腦海中的“模范孩子”

很多父母之所以對孩子有高標準、嚴要求,是因為腦海中住著一個想象中的“模范孩子”,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一直在以腦中的這個“模范孩子”為標桿,力爭讓孩子成為那個樣子。

有一位媽媽就是這樣,想著孩子將來能成為像郎朗一樣的鋼琴家,于是在孩子夠得到鋼琴的琴鍵時,就讓孩子學鋼琴,每天監督孩子至少練習1小時的琴。可到小學后,孩子看到其他同學在操場上歡快地踢足球、打羽毛球,非常羨慕,幾次想要加入其中,都被媽媽嚴詞拒絕了,理由是會耗損體力,影響鋼琴練習。五年級時,孩子的鋼琴水平已經達到了八級水平,就在媽媽心里偷著樂時,孩子卻毅然決然放棄了鋼琴,果斷加入了有繁重練習任務的校足球隊。盡管媽媽傷心失望,可孩子就是不愿意掀開琴蓋,不愿再動一下手指。

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給孩子松綁,讓孩子自由成長,父母必須要將腦海中那個“模范孩子”摒棄掉。

◆幫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

父母對孩子避免用成人標準,放棄過高的期望,不妨幫孩子制訂更切實可行的、適合孩子實際能力的目標,讓孩子更容易達成目標,也更容易有成就感來激勵孩子不斷進步。

拿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來說吧。可能因為磨蹭、小動作多等,孩子在完成作業時會出現拖拉現象,此時父母不妨幫孩子制訂一個目標,讓孩子集中精力一小時,這一小時都專注于作業中。如果一小時的專注難以達到,那就將目標壓縮為半小時,甚至是二十分鐘、十分鐘。

在學習成績上也是一樣。父母往往非常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非常嚴格。有些父母甚至一味要求孩子考試必須考100分,考不到100分就懲罰孩子。其實,沒必要讓孩子每次都考100分,隨著年級的升高,題型越來越多,題越來越難,孩子能夠考取100分非常不容易,所以,看重孩子成績的父母不妨讓孩子保持前幾名即可。

成人標準并不適用孩子,父母若用過高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結果不僅無法改變孩子,還會破壞孩子的健康成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巴彦淖尔市| 洪洞县| 乐业县| 贞丰县| 晋宁县| 手游| 崇州市| 福鼎市| 钟山县| 新余市| 新竹市| 泸溪县| 赣榆县| 刚察县| 白河县| 拜泉县| 集贤县| 宁河县| 东丽区| 台北市| 沙洋县| 濉溪县| 介休市| 枝江市| 虹口区| 阿城市| 桂阳县| 长乐市| 永善县| 屏南县| 鲁甸县| 策勒县| 墨江| 上栗县| 邢台县| 如皋市| 黄冈市| 孙吴县| 龙泉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