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入學,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改變角色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為此當孩子面對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和銜接階段時,作為父母,也要和孩子同步前進,這樣才能與時俱進陪伴孩子成長。如果孩子已經正式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而父母還把孩子當成幼兒去看待,就會落后于孩子的成長,也會讓自己遠遠掉隊。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孩子幼升小的重要性,甚至有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幼升小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比小升初、考大學都更加重要。雖然這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但實際上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幼升小意味著孩子的人生角色發生了改變,而且父母從此之后對于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會變得完全不同。為此,不管是對于父母而言,還是對于孩子而言,都要隨著幼升小而轉換角色,更加正確地定位自己,尤其是作為父母不但要轉換自身的角色,而且要引導孩子轉換角色。

不可否認的是,面對這個孩子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不但孩子覺得難以適應,父母也會覺得面臨很大的挑戰。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幼升小覺得無關緊要,甚至漠不關心,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有的父母對于孩子的幼升小過度重視,過分關心,從而給年幼的孩子以巨大的升學壓力。上海的一位姥爺寫了《牛蛙之殤》的文章,在文章里詳細講述了全家人是如何在孩子3歲之后,就開始給孩子陪讀陪跑的艱難。但是,最終讓父母難以接受的是,孩子雖然通過了民辦學校嚴苛的考核標準,卻因為精神過度緊張而出現了精神障礙,患上了抽動癥,慘遭淘汰。這使全家人都深受打擊,且不說家人陪伴孩子的辛苦付出,只說孩子從3歲到6歲期間3年多的時間里一直都在如同擰緊了發條的鬧鐘一樣嘀嘀嗒嗒不停地走著,努力著,失去了多么寶貴的、本應無憂無慮的學前快樂時光。作為姥爺,在一怒之下就開始抨擊如今的教育體制,卻沒有反思作為父母和長輩,是否在陪伴孩子幼升小的過程中有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態度呢?任何一個悲劇,或者人生的任何一段彎路,總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作為父母,要更好地引導孩子,也要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端正心態,這樣才能引導和保證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父母對于孩子的幼升小,或者沒有轉化角色的意識,或者一旦轉化角色就轉化得過于急切,從關心孩子的健康快樂,突然間意識到孩子已經成為小學生,為此把所有的關注點都集中到孩子的學習和成績上。殊不知,對于習慣了幼兒園里悠閑生活的孩子而言,他們本身要想適應小學生活就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更何況父母還給他們這么大的壓力呢?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一定覺得不堪重負。為此,父母要意識到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關鍵在于,要更加關注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減輕入學的焦慮和緊張,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期間,父母尤其要注意傾聽,這樣才能聽到孩子的心聲,才能更加了解孩子。

然而,孩子畢竟成為小學生了,結束了無憂無慮、毫無壓力的幼年生活,接下來他們必然要學會學習,承受各種壓力。在孩子入學的第一個月,父母要尤其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注意,這里所說的是狀態,而不是學習表現或者成績。孩子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學習的方式、方法,學習的目標和意義,學習的時間,包括作息時間都要進行大幅度調整。從以往回到家里就可以玩,吃好吃的,到進入小學之后回到家里就要完成作業,孩子的跨度很大。作為父母,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做到最好,而是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和過程,讓孩子慢慢養成好習慣。別人家的孩子并非天生就喜歡寫作業,喜歡上學,而是在過渡期得到了父母的幫助和有效引導,逐漸形成了好習慣。在此期間,看到孩子小小的進步,父母就要認可和激勵孩子,讓孩子得到肯定,孩子才會更加有力量勇往直前。

當然,父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盡量做到各方面都兼顧。教育無小事,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的時候父母稍有疏忽就會給孩子樹立糟糕的榜樣,使孩子非但不能進步,反而會退步。但是凡事皆有度,過度猶不及,父母要適度關心孩子,而不要對于孩子過度照顧和保護,否則就會導致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表現被動。這其中的度,是需要父母好好把握的,只有在適度教育的原則下,家庭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清徐县| 北票市| 罗山县| 沅陵县| 武鸣县| 梁平县| 江北区| 平原县| 揭东县| 遵义县| 吉安市| 肥西县| 金秀| 商城县| 阳东县| 习水县| 泗水县| 织金县| 板桥市| 怀远县| 体育| 福海县| 姜堰市| 高密市| 景宁| 丹东市| 乌什县| 普洱| 姚安县| 金湖县| 麻江县| 六安市| 绥中县| 田东县| 苗栗县| 长宁区| 淮南市| 洛浦县| 卢氏县|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