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心理疲勞——別讓孩子的心太累

父母的煩惱

最近孩子寫了一篇日記《我最喜歡生病》:“我喜歡生病,我最期盼的就是生病。因為生病了,一家人都會把我當公主,我可以為所欲為,也沒人責備我。”平時,孩子放學一進家門就跟我說:“媽媽,我今天好累呀,能不能少寫點作業,少做些題?”孩子真是累了,從進門開始就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我問孩子:“怎么了?”孩子喘著氣說:“每天作業太多了,我放學一回家就開始寫、寫、寫……”

上周末我打算帶孩子去學小提琴,結果快到老師門口了,孩子小聲央求我說:“媽媽,求你別讓我學小提琴了,星期天我已經上了三門課了,我要累死了!”看著孩子乞求的眼神和失去了快樂的笑臉,我的心不由隱隱作痛。

很顯然,孩子產生了心理疲勞效應。望子成龍是很多父母的夙愿,不過美好的夙愿卻由于不恰當的教育方法而讓這些孩子成為了“疲憊的一代”。許多父母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父母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實施題海戰術;有的父母注重孩子的才藝培養,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培訓班。這些父母就像是拔苗助長的農民,急切地拔高苗子,卻不在乎身心疲意的孩子。

孩子產生心理疲勞的主要原因就是精神緊張和學習過量。許多孩子擔心父母失望,加上學習壓力大,由此導致心理的緊張與疲勞。孩子正處于心理和身體的發育時期,過小的年齡擔負不了太大的壓力,長時間讓孩子超負荷運轉,會讓孩子減少歡樂,增添疲勞與緊張,容易產生缺乏信心、沒有熱情、考試焦慮等心理問題,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養成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今天的孩子在物質上可以得到滿足,不過他們也僅僅有物質上的滿足。父母與孩子很少會有心靈的融會與溝通,孩子承載了父母太多的希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了許多父母的口頭禪,從孩子呱呱墜地時就定下了考大學的目標,于是讓嬰兒學識字,讓牙牙學語的孩子學英語。輔導班、特長班讓孩子應接不暇,結果孩子的書包越背越重,眼鏡片越來越厚,孩子長時間不堪重負,使得他們臉上很難有屬于自己童年的純真的笑容。

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忙于工作、日復一日地抱怨“心太累”的時候,這樣的成人病已經傳染到孩子身上。請別讓孩子“心太累”,當孩子有這樣一些表現時,就有可能是產生了心理疲勞:不喜歡上學,不愿見老師,有的甚至一到上課時間就喊肚子疼;不愿做作業,一提作業就煩躁,一看書就犯困,不愿翻書本;即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有的孩子盡管手里拿著書,卻始終看不進去;不愿意讓父母過問學習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保持沉默,或情緒極度煩躁;上課時常常打不起精神,課外反而非常活躍,常常是“玩不夠”。

心理支招

1.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很多時候,父母要降低期望值,幫孩子減壓,而不要火上澆油。例如,孩子沒有考好,父母可以安慰:“沒關系,好好學習吧,下次好好考。”即便孩子再次發揮失常,父母也可以鼓勵:“沒關系,這樣你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了。”父母應該有這樣的觀念: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一次考試只是孩子人生長跑中的一個階段,一次沒考好還有下次。父母需要告訴孩子,盡力即可,不要刻意給孩子定下目標。

2.主動走進孩子的生活

對于那些已經有心理疲憊現象的孩子,父母要主動走進他(她)的生活,和他(她)多交流,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父母要多給孩子運動和娛樂時間,給孩子找個壓力宣泄口,引導孩子以平常心看待考試,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挫折。

3.給孩子在心理上減壓

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孩子明確和分解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用不斷取得的小成績激勵孩子,保持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的疲勞感。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可以調動孩子本來就旺盛的求知欲,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弓丨導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學習,即便學習內容多、難度較大,孩子也不容易感到疲勞。

5.增加孩子休息和玩耍的時間

學要痛痛快快地學,玩要痛痛快快地玩,這句話是對學習和生活的最好詮釋。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只有玩好了,休息好了,心理疲勞才會消失。情緒好了,精神飽滿了,再反過來學習,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使學習取得最好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黔西县| 大渡口区| 金坛市| 谷城县| 镇平县| 桐柏县| 樟树市| 洪湖市| 日照市| 卫辉市| 齐齐哈尔市| 罗山县| 盖州市| 富川| 西城区| 陇南市| 城口县| 澄城县| 丰城市| 澄城县| 沛县| 腾冲县| 依安县| 五家渠市| 罗田县| 咸阳市| 成安县| 安阳市| 布尔津县| 正镶白旗| 桑植县| 东乡| 潞西市| 通道| 图木舒克市| 梁山县| 红河县| 理塘县| 思南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