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察人心通人性,讓你在交際場上左右逢源
社會的復雜,在于人心的復雜。在日常交際中,要想與人建立穩固的關系,首先就需要了解他人,識破對方的心思,看清周圍的環境,只有這樣,即使身處復雜的環境中,我們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游刃有余地應付他人。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獨立存在的個體,因而,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物理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彼此之間只有一堵墻或者一層樓板,但是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卻越來越遠,我不知道你所想,你亦不知道我所思,交往中總是覺得少了點親近,多了份阻礙。其實,這種距離感,實際上就是人們之間互不信任、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此所帶來的后果,不僅僅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還會給我們帶來麻煩與困惑,因為彼此戒備,交往勢必更困難。那么,如何才能輕輕松松做一個交際達人呢?秘訣只有一個,即察人心通人性,識破他人的心理,再以相應的策略迎合,如此一來,才能使你在交際場上左右逢源。
當然,察人心并不能靠一面之詞,還需要用眼睛、用心去辨認,這樣,我們才不至于被假象所蒙蔽。如何識破那些隱藏起來的心理呢?有人歸納出了一個看透人的方法:“看一個男人的品位,要看他的襪子;看一個女人是否養尊處優,要看她的手;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他身邊的好友;看一個人是否快樂,不要看他的笑容,要看清晨夢醒時的一剎那表情;看一個人的胸襟,要看他如何面對失敗及被人出賣;看兩個人的關系,要看發生意外時,另一方的緊張程度。”雖然,這樣的總結并不是那么準確,但對我們察人心多少有一些幫助。人心是一本書,一本復雜的書,讀起來時的確會感到吃力,但是,唯有讀懂了這本書,我們才能游刃有余地應付復雜的人際交往。
齊王后去世的時候,后宮有十位齊王寵愛的嬪妃,其中有一位將繼任王后,但是,究竟是哪一位,齊王卻不做明確的暗示。宰相田嬰開始動腦筋了,他想:如果自己能確定哪一位是齊王最寵愛的妃子,然后加以推薦,肯定能博得齊王的歡心,同時,還能贏得新王后的信任。不過,萬一弄錯了,事情反而會糟糕。于是,田嬰準備想個辦法,試探一下齊王的心意。
之后,田嬰命工人趕緊打造了十副耳環,而其中一副做得特別精巧華貴。田嬰把這十副耳環獻給了齊王,齊王則分別賞賜給了十位寵妃。第二天,田嬰再拜謁齊王的時候,發現在齊王的愛妃之中,有一位戴著那副特別華貴的耳環。田嬰明白了齊王的心意,趕緊向齊王推薦了那位戴著美麗耳環的妃子,果然,齊王大喜。不久之后,新王后繼任,確實是那天田嬰推薦的那位妃子。
田嬰雖處于亂世,但由于他懂得處世之道,懂得識人心,就使得他沒有被卷進是非之中,反而能夠自我保全。為人處世,與人相處,30秒看穿人心極為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在片刻之間,看透身邊的人與事,看穿一個人的真偽,洞悉對方內心深處所隱藏的秘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窺探出其心理的微妙變化,讓自己在交際場合中左右逢源、輕松自如。
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察人心的高手。不能識風浪,就不能揚帆滄海;不能察鳥獸,就不能縱橫山林;不能察人心,就不能左右逢源。也許,你能夠在職場馳騁縱橫、無往不勝,但是面對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卻一樣會困惑、迷茫。在我們身邊,沒有人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呈現出來,他們將自己隱藏在面具后面,不過,其眼神、舉動、行為、習慣都會暴露出心理與性格。而我們只需要找到這些透露出來的細枝末節,就能識破對方的心理。
一個善于識人心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觀察力敏銳的人。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就無法察覺對方在表情、動作、語言上的變化,對方心里在想什么,你也根本無從知道。所以,要想看透他人,識破人心,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由于沒有一個人會完全地袒露自己,讓自己處于人們的視線之下,所以,你必須練就較強的識人能力,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縝密的心思,從而看透你身邊的人:你可以在眾人中不露痕跡地分辨出真朋友還是假朋友;你可以準確無誤地判斷出上司的意圖;你可以在朋友的語調中讀出他的隱衷;你可以在對你微笑的人一轉身之間發現他的謊言,進而輕松應付復雜的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