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關系心理學
- 彩云心理編著
- 1642字
- 2021-06-04 18:22:40
第六節 知人知面更知心,牢牢掌握交際主動權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識人難,識人心更難。人世間,最深藏不露的莫過于人心,而世上最猜不透、最善變的也是人心。如果你在人際交往中稍有差錯,就有可能錯識人心,產生誤解。你就有可能為此失去一次難得的機會,或者失去一個重要的客戶,或者錯交一個不值得結交的朋友,或者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辦砸了。
與人交往,實在是難,難在不能看穿人心,但只要我們能夠看穿人心,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就能夠贏得人際交往的成功。否則,我們將寸步難行,面臨失敗,還平添許多煩惱。正所謂“人心難測”,人心是一個人的思想,而思想是無形的,我們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它潛藏在人的腦海里,另外,思想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往往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我們才說看穿人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實,也是道出了人心難測的道理。然而,人心也并非難以琢磨,而是很多時候,我們沒能掌握洞悉人心的技巧。因此,與人交往,知人知面更要知心,在平日里,我們要學會識透人心,這是現代人應該掌握的處世方法,也是與人交際的必備技巧。
在現實生活中,誰對你真,誰對你假,我們需要辨清真偽,如此才能知心。否則,在“知人知面難知心”的情況下,我們就有可能被一時的假象所蒙蔽,把真正的敵人當朋友,如此錯識了人心,只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在人際交往時,需要以誠相待,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讓自己的誠信成了別人利用的對象。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人:平日里對自己很關心,實際上卻是別有用心,而我們卻常常被他們的外表所蒙騙,等到醒悟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所以,我們要學會識人心,知人知面更知心,洞悉對方心中的真實意圖,使得自己能夠及時掌握交際的主動權。
有兩位知名的畫家,他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天,其中一位畫家很沮喪,他的一幅畫因為顏色搭配不協調畫壞了,他害怕人們會對那一幅畫有不好的評價,就自言自語道:“真想把這幅畫毀掉。”“別,別毀了它。”另一位畫家瞇著眼睛,在那幅畫前走來走去,嘴里還不停地贊美:“這幅畫真是太棒了!”那位畫家開始有點半信半疑:“真的嗎?”因為第二位畫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又是藝術界里的行家,第二位畫家的話讓第一位畫家相信了。“當然,你把它送給我,我拿我的另一幅畫與你的交換,怎么樣?”第二位畫家很肯定地說。最后,他們交換了畫。
幾天后,一些朋友去第一位畫家的畫室,他們看到了第二位畫家的那幅畫掛在一個比較顯眼的位置,而第一位畫家非常激動地說,這是×××畫家的作品,真是棒極了。這些朋友同時也去了×××畫家的畫室,他們驚奇地發現第一位畫家的那幅畫,而第二位畫家語帶不屑地把第一位畫家的畫介紹給那些朋友,說那就是×××畫家畫的東西。
其實,第二位畫家的言外之意就是:×××的畫算什么東西,怎么能跟我的畫相提并論。我們再仔細比較一下,第二位畫家前后態度的變化,就可以發現,他瞇著眼睛在第一位畫家那幅失敗作品前踱來踱去、大加贊賞的行為太過做作了。從中也可以發現第一位畫家對第二位畫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使得自己失去了交際中的主動權,而處處陷于被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會利用甜言蜜語與你套近乎,卻是為了竊取你的勞動成果;有的人會在你面前裝得可憐兮兮,卻只是為了你主動讓出晉升的職位;有的人將你贊得飄飄然,你在激動之下把什么都告訴他,他卻在背后把你不經意透露的信息告訴老板;有的人表面對你贊賞有加,卻在背后用諷刺的話來奚落你;有的人假裝很熱情地邀請你跟他一起負責某項任務,卻只是為了在出問題時可以讓你背黑鍋;有的人經常給你小恩小惠,卻在關鍵的時候勒索你一大把。這些人往往笑里藏刀,將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得很深,讓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發現他。而且,他們偽裝起來的外表,很容易獲得我們的信任與好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他們設計好的陷阱。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知人知面更知心,從而牢牢地把握住交際過程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