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佩蘭說宮內事
戚夫人[1]侍兒賈佩蘭,后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趨良時。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筑[2],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皇來》,乃巫俗也。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3]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連綬’。八月四日,出雕房[4]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九月,佩茱萸,食蓬餌[5],飲菊花酒,令人長命。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馕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6],食蓬餌,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于流水。如此終歲焉。”
[1]威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漢高祖死后,她被呂后挖去眼睛,砍斷手足,投入豬圈,被稱為“人彘”。
[2]筑:古代的一種弦樂器。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三種說法。其形似箏,頸細而肩圓,弦下設柱。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
[3]于闐(tián):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帶。
[4]雕房:華美的內室。這里指閨房。
[5]蓬餌:一種在重陽節時吃的用米粉做成的糕。
[6]盥(guàn)濯:洗滌。
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后來出嫁給扶風人段儒做妻子。她說:“在皇宮里的時候,曾經用弦管伴奏歌舞來娛樂,大家爭著穿上妖冶的服裝來度過美好的日子。十月十五下元節,大家一起到靈女廟,用豬肉黍酒來娛樂神靈,吹笛擊筑,唱《上靈之曲》。接下來大家相互拉著手臂,用腳踏著節拍,唱《赤鳳皇來》。這是當時的巫俗。到了七月七日乞巧節,到百子池,演奏于闐樂。樂曲結束后,用五色絲繩互相扎頭發,稱它為‘相連綬’。八月四日,走出閨房北門,到竹林下圍棋。棋勝的人一整年都有福氣;棋負的人,一整年都會生病。要拿著絲線向北極星祈求長命,才能免除疾病。九月,戴茱萸,吃蓬餌,喝菊花酒,可使人長壽。菊花盛開時,莖葉一起采集,摻入黍米釀酒,到第二年九月九重陽節才能釀好,取來飲用,所以稱之為‘菊花酒’。正月上辰日,出門到池邊洗手,吃蓬餌,以祓除妖邪。三月上巳日,在流水邊設歌舞。就這樣度過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