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傷寒論》與溫病學

《傷寒論》是“溫病學”形成的基礎,“溫病學”的形成又對發展《傷寒論》做出了很大貢獻,正如吳鞠通所說“實可羽翼傷寒”。《傷寒論》主要講六經辨證,而溫病學則發展出了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體系,由此對外感病的辨證論治更加全面和完善,當然這些辨證方法同樣適用于外感病之外的許多疾病。

《傷寒論》的辨證體系是大基礎,后世所有的辨證論治體系都可溯源于《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溫病學中的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也都與《傷寒論》有很深的淵源,營衛、氣血在《傷寒論》里面不是都經常提到嗎?陽明清法三證不是有偏上、偏中、偏下的嗎?不同之處在于不同的辨證方法中所采用的辨證綱領不同罷了。

廣義傷寒其實是包括了溫病在內的,然而《傷寒論》中由于受到歷史條件限制,大部分主要講狹義傷寒,還有小部分不屬于狹義傷寒,例如描述了太陽溫病,沒有把溫病區分開來,仍融在太陽病里面。

溫病學繼承了《傷寒論》中許多的方和法,最值得一提的是承氣湯。《傷寒論》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四個承氣湯,而到了溫病學,發展出來一大類承氣湯,如宣白承氣湯、牛黃承氣湯、導赤承氣湯、增液承氣湯、新加黃龍湯等,還有諸如涼膈散一類的方子,雖然不稱承氣,但都跟攻下法有關。在《傷寒論》中運用攻下法的時候,一般是下不厭遲,非常謹慎,而且得下利就立即止后服,這是因為張仲景非常關注保胃氣,只有當病情危急的情況才用急下之法。但是溫病學中從溫邪的危害性出發,提出下不厭早,使邪有出路,正如吳鞠通所說的“治外感如將”“兵貴神速”。

又如炙甘草湯在《傷寒論》中是一個陰陽雙補的方,但溫病學中把它變通了,將諸溫藥去掉,再加上白芍,形成了加減復脈湯,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甲復脈湯、二甲復脈湯、三甲復脈湯、大定風珠等復脈輩方劑,也是對《傷寒論》的重要發展。

所以溫病學本身就是對《傷寒論》最好的發展,是中醫史上的一個標桿,中醫學術的一個里程碑,是后世繼承、發揚《傷寒論》一個很好的典范。溫病學家們有如此成就,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以《傷寒論》為基礎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光山县| 栾川县| 富锦市| 丽江市| 梅河口市| 神农架林区| 神池县| 平度市| 隆回县| 隆安县| 临高县| 和平县| 山丹县| 巩留县| 永福县| 项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襄汾县| 罗田县| 宜州市| 浦北县| 涿州市| 万安县| 乡城县| 台江县| 安顺市| 玉门市| 阳曲县| 克什克腾旗| 兴安盟| 故城县| 顺昌县| 当雄县| 彭州市| 从化市| 弥渡县| 韶山市| 库伦旗| 峨眉山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