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傷寒論》的作者

既然講到《傷寒論》,就不能不提它的作者。也許大家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曾經有一年也是博士班的第一節課我們做了次試卷摸底,結果發現居然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傷寒論》的作者是誰,真是有點汗顏了。

我們廣中醫的三元里校區,曾經有一面影壁,上面有一些中醫名家的浮雕像,其中張仲景是最醒目的。現在我們大學城校區圖書館的前面,也矗立著一尊張仲景的坐像,非常有氣勢,是臺灣的張步桃老先生捐贈的,漢白玉材料從北京運來,由廣東最有名的雕刻家雕刻,再由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題字。在全國很多中醫院校里面,都立有張仲景的雕像,張仲景可以說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生卒年大約在公元150—219年,在戰亂頻繁的三國時代,應該已經算高壽了。張仲景寫《傷寒論》的時候,大概是公元200年,這時他大約已經50歲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明代以前,張仲景被醫學界稱為“亞圣之才”,但從明代方有執第一次把張仲景稱為“醫圣”之后,這一稱號就一直延續至今,由此也說明了張仲景在醫學界的地位之高。

南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南陽,東漢時應屬于荊州范圍內。這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除了我們熟知的醫圣張仲景,還有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科圣張衡,他們都是南陽人或曾隱居于南陽,被稱為南陽四圣。今天我們去張仲景的故鄉拜謁,仍然能感覺到張仲景遺風猶在。現代著名作家二月河不也是南陽人嗎?河南省的高考狀元,也有很多出自于南陽。

張仲景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并非僅憑一己之力,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實張仲景所處的時代醫學已經相當發達,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漢以前在理論方面就有醫經七家,包括《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些書中,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有《黃帝內經》,其他的都已亡佚。但在漢代當時,張仲景應該是能夠看到其他幾部的。除了醫學理論,當時的臨床也很發達,已經有經方十一家,這里的經方指的是經驗方,包括了《神農本草經》。

現在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在張仲景之前可能就已經存在許多有關于傷寒和六經辨證的理論,但還不夠完善和全面,而張仲景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對這些內容進行發展與擴充,使之更加系統,更趨完善,由此形成了《傷寒論》。當然,之后的王叔和又做了一些調整,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傷寒論》。而張仲景在其中居功至偉,集漢以前醫學之大成所以我們學習《傷寒論》,實際上是對一個時代的繼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沂源县| 静海县| 剑川县| 衡阳市| 绥宁县| 衢州市| 利辛县| 包头市| 平安县| 广宁县| 民勤县| 凤翔县| 丹江口市| 增城市| 集贤县| 文登市| 建阳市| 赞皇县| 澜沧| 濮阳县| 新宾| 安新县| 民丰县| 宽甸| 桂阳县| 犍为县| 库伦旗| 香河县| 清远市| 百色市| 淮南市| 富裕县| 竹北市| 遂溪县| 山东省| 教育| 明水县| 乐东| 页游|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