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州名老中醫(yī)醫(yī)案集
- 傅曉駿主編
- 436字
- 2021-05-31 10:00:39
■鼻淵(過敏性鼻炎)案
朱某,男,42歲。初診時間:1983年2月10日。
主訴:反復(fù)流涕半年余。
診查:患者頻打噴嚏,鼻流清涕,以清晨為甚,伴干咳、胸悶,納差,便溏,遷延半年余,舌紅嫩,苔薄白,脈細(xì)。
中醫(yī)診斷:鼻淵(脾肺氣虛)。
西醫(yī)診斷:過敏性鼻炎。
辨證分析:患者素體虛弱,容易外感,形體消瘦,時感乏力,氣虛明顯,氣虛不能固攝,鼻竅失于控約,故鼻流清涕;脾氣虛弱,飲食不佳,運化功能不調(diào),故便溏;舌紅嫩、苔薄白、脈細(xì),證屬氣虛鼻淵。
治則:補氣益肺。
處方:炙黃芪12g,光杏仁10g,細(xì)辛3g,炒白術(shù)10g,浙貝母10g,白芷6g,炒白芍10g,蒼耳子10g,炙甘草3g,九節(jié)菖蒲4g,焦山楂12g。5劑,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隨訪:先后門診5次,共服藥25劑,病愈。
【按語】過敏性鼻炎屬中醫(yī)“鼻鼽”范疇。《諸病源候論》云:“肺氣通于鼻,其臟有冷,冷隨氣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此案患者脾肺氣虛,鼻竅失于控約,故用黃芪、白術(shù)、白芍補氣益衛(wèi),杏仁、貝母宣肺開竅,細(xì)辛、白芷、菖蒲辛溫發(fā)表,醒神祛邪。藥證相符,故而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