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陷入困境的田中義一內閣

初次男子普通選舉的舉行

田中內閣在1927年4月成立,之后立刻動用緊急敕令,命令銀行暫停現金支付。然后在5月初召開的臨時議會上,追認了這一緊急敕令,還通過了援助臺灣銀行的法案。通過這些舉措,金融危機得到了控制。雖然各黨派都認可了這些緊急措施,但是因為政友會在眾議院依然沒有得到過半議席,政權還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田中內閣為了在解散眾議院之后的總選舉中獲得有利地位,就利用即將進行選舉需要進行監察的機會,對各府縣的知事和警察的領導層人事進行了大調整。這是為了在監察選舉時,能夠對執政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對在野黨嚴加管制。

《文官任用令》規定了官員的任免條件,其中有條款規定政府機構可以因為自身原因命令官員暫時停職,田中內閣就是以此為根據進行的人事調整。這倒也并非田中首創,在明治時期,任內務大臣的原敬就已經用過類似的手段,大眾媒體將這種做法稱為“黨色人事”加以批判。在憲政會內閣時代被提拔起來的人紛紛停職,換上其他內務官員。此外,田中內閣還祭出了政友會的招牌政策,即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來振興地方產業的積極財政政策,以及將一部分國稅轉為地方稅來推動地方分權。

另一方面,成為在野黨的憲政會則在1927年6月1日與政友本黨合并,成立了民政黨,并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實施緊縮財政的減稅計劃。新的民政黨由濱口雄幸擔任首任黨首。濱口最初在大藏省任職,大正初期才成為一名政黨政治家,并分別在加藤高明內閣和第一次若槻禮次郎內閣擔任大藏大臣和內務大臣。

經過這些準備,田中內閣終于在1928年1月解散了眾議院,舉行總選舉,這也是最初的男子普通選舉。除了政友會和民政黨,還有不少來自合法的偏向社會主義的政黨候選人參選。由于是首次普選,因此政黨間展開了空前的論戰。2月20日的投票之后,在眾議院的466個席位中(因為普選法增加了2個議席),政友會雖然得到了最多的217席,但是仍未達到半數。民政黨得到216席,而以社會民眾黨為代表的無產政黨也獲得了11個議席。這一次的投票率達到了78%,雖然之前存在資格限制的選舉投票率基本都在80%以上,相比之下本次投票率似乎降低了,但是之后直到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的選舉,也只有1930年的總選舉投票率超過這一次。

第一次普通選舉的海報

執政黨政友會不僅沒能取得過半議席,還因為選舉監察的負責人、內務大臣鈴木喜三郎的言論而受到批判。鈴木明白政友會在選舉中不占優勢,因此在投票日的前一天,他攻擊民政黨宣揚的議會中心主義與天皇主權相矛盾,是違憲的,結果被在野黨和媒體斥為違背立憲主義,本來意在攻擊民政黨的言論反而讓政友會備受指責。憲法規定在選舉后的兩個月內召開特別議會,這一次在選舉過后馬上就召開了。田中首相擔心在這種情況下,議會上恐怕什么法案都通不過,就撤換了鈴木內務大臣,并順便對內閣也進行了更迭。

但是圍繞這次人事變動,內閣內部發生了對立。人們懷疑田中首相準備借助天皇的力量來收拾這一亂局,于是又展開了更大規模的批判。不論是內務大臣鈴木的失言,還是田中義一在人事問題上采取的行動,田中內閣都是在利用天皇制度來維持政權的穩定,這成了相當惡劣的先例。

但是,田中內閣決定繼續干下去,他們開始收買在野黨議員,讓這些議員加入政友會,或是鼓動民政黨內部原屬政友本黨的黨員脫離民政黨,成立所謂新黨俱樂部,加入執政黨。通過這些手段,執政黨終于在眾議院獲得了251席,超過了半數席位。

“三一五”事件與隨之而來的大肆抓捕

在選舉結束之后的1928年3月15日,警察抓捕了大批與共產黨有關的人,這就是“三一五”事件。警察以在選舉競爭中出現了共產主義者的活動為由,抓捕了大約1600人,其中488人以違反《治安維持法》的罪名被起訴。在次年2月的帝國議會上,無產政黨系的議員山本宣治揭露了特高警察在調查中實施刑訊的行為。

政府感到目前的《治安維持法》只針對加入了意圖改變國體的組織的人,還不夠嚴密,因此在1928年6月29日又以緊急敕令的形式修改了《治安維持法》,將懲罰的對象擴大到參與意圖改變國體行動的人,并將最高刑罰定為死刑。

這一關乎國民權利的重大修正卻沒有通過議會的討論,不僅是在野黨和媒體,就連執政黨政友會內部,以及樞密院內部也出現了反對的聲音。雖然當時并沒有公開,但是昭和天皇其實也反對這一做法。不過即便如此,修正案還是通過了。就算只是對反對當前體制的運動產生了某種共鳴,但并不存在付諸實施的意圖,也有可能遭到警察的懷疑而被捕。當時意識到這一點的人還不多,可是這種擔心真的變成了事實。因為某種思想就遭到逮捕,這種情況使得日本幾乎脫離了法治國家的軌道。就這樣,《治安維持法》和戰爭一樣,成了戰前日本黑暗面的代名詞。

完成法律的修正之后,被懷疑違反《治安維持法》而被捕的人數開始激增,1931—1933年,每年都有超過1萬人被捕。秘密成立的日本共產黨自不待言,那些對共產主義產生共鳴的學生、學校教員以及藝術家組成的團體都被摧毀了。1933年,被正式起訴者達到了1200人的頂峰,之后的每年也有數百人。一些人就像在1933年2月被拷打致死的小林多喜二那樣,因為警察的拷問而喪命。這很明顯是國家的犯罪,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事實被公之于眾。另外,如果被捕者聲明“轉向”,也就是轉而否定共產主義,就能被酌情減刑,這樣的例子從1933年開始增多。

共產主義思想本身不為當時的日本國家體制所容,這是沒有辦法的。而當共產主義思想本身成為體制的時候,也發生過抑制社會活力、壓抑社會發展的例子。但是我們同樣應當記住,在當時是共產主義者們無所畏懼地發出了幫助弱者、反對戰爭的聲音。

皇姑屯事件

對于政友會我行我素地維持政權的做法,以及對《治安維持法》的強行修正,輿論的批判在1929年達到了最高潮。1929年2月21日,貴族院表決通過了事實上的對田中首相的不信任案。貴族院之前從未有過類似的決議,媒體方面也對這一行動表示了歡迎。議會的審議也陷入了混亂,雖然1929年度的預算案還是通過了,但是政府提出的法案有1/3遭到了否決。剛剛提到的揭露了特高警察殘酷行徑的山本宣治,在這屆議會會期中的3月,被右翼團體的成員暗殺了。壓垮時運不濟的田中內閣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28年6月發生的皇姑屯事件。

1927年5月,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軍以統一全中國為目標,逼近了山東省。因為在山東省境內有不少日本人,作為執政黨的政友會有意向山東派兵,保護日本的利權。因此,田中內閣決定以保護當地日本人的名義向山東派遣陸軍部隊,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次山東出兵”。第一次出兵的部隊在當年夏天撤退。1928年2月,因為北伐軍接近濟南,內閣又進行了“第二次山東出兵”。在此過程中,中日兩軍發生了沖突,造成了相當數量的傷亡,并使得中國國內對日本的感情大為惡化。

北伐軍在1928年5月底逼近北京,當時控制北京的是原本盤踞于東北、受到日本支援的軍閥張作霖。日本擔心隨著北伐的推進,其在中國東北部的利權也會受到威脅,便要求張作霖放棄華北。張作霖雖不情愿,但還是乘坐列車離開了北京,返回奉天(今沈陽)。

但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認為,張作霖今后已經不會再老實地與日本合作,因此就計劃除掉張作霖來制造混亂,然后趁機占領東北地區。1928年6月4日,張作霖的專列路過奉天郊外的皇姑屯時,被預設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身受重傷,不久就去世了,這就是皇姑屯事件。也有人認為是共產黨策劃了這一事件,說這種話的人完全不了解鐵路運行的情況,他們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還有人認為這是河本大作個人的責任,但是因為有眾多陸軍軍人牽扯其中,所以陸軍作為組織的責任也是不能否認的。

皇姑屯事件

在中國東北地區,關東軍策劃了這一事件已經不是秘密,但是日本政府卻禁止對該事件進行報道,在暗地里商討相關對策。另一方面,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并在1928年末宣布“易幟”,與南京國民政府合流。關東軍的計劃最終起了反作用。

田中內閣在1928年8月加入了由法、美兩國發起的《非戰公約》,并致力于與歐美國家維持穩定的關系。出于維持國際協調的考慮,田中起初準備公正地處理這一問題:處罰主謀,并將這一計劃報告昭和天皇。但有一部分閣僚認為這會讓日本蒙羞,并有可能失去在中國東北的利權。最終田中決定隱瞞事件,對于參與事件的人也僅僅給予了輕微的處分。

田中首相為了在選舉中得到更有利的地位,對警察等部門的人事進行調整,以及利用緊急敕令修改《治安維持法》的做法,已經使得昭和天皇對他頗為不滿。除此之外,以內大臣牧野伸顯為首的天皇身邊的官員們也提醒天皇,若繼續放任田中義一,可能會動搖天皇的權威。因此在1929年6月27日,昭和天皇面對再次前來報告皇姑屯事件相關事宜的田中,表達了不信任之意。田中義一很快就在7月2日進行了內閣總辭職,他也成了日本歷史上唯一因為天皇的不信任而辭職的首相。

田中義一自在總選舉中未能獲得過半議席以來,接連失敗,他的不少行為有可能會損害天皇的權威,因此受到了來自在野黨、大眾媒體、貴族院、輿論界以及學界的廣泛批評,最終落得一個被天皇拋棄的不光彩的結果。各大報紙都對他的辭職表示歡迎,連股價都出現了上漲。成為第一位因為天皇的不信任而退任的首相,這種失敗大概給田中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在辭職兩個月后的9月,田中義一就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朝阳县| 康平县| 鸡西市| 即墨市| 慈利县| 日土县| 武安市| 乡宁县| 连云港市| 永丰县| 江津市| 沙坪坝区| 宁德市| 铜山县| 三江| 永寿县| 鄯善县| 龙山县| 德保县| 万安县| 长岭县| 突泉县| 西宁市| 常德市| 天长市| 岳普湖县| 蒙阴县| 上犹县| 宽城| 兖州市| 黑龙江省| 萨嘎县| 苍南县| 嘉义县| 化德县| 通辽市| 抚顺市| 富阳市| 乐清市|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