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經常進行自我反省
-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 改變自己(勵志人生之奮斗崛起季)
- 張新國
- 2750字
- 2021-05-27 17:11:16
青少年時期,是我們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許多少男少女都喜歡照鏡子,一方面是因為端莊的儀表才能讓人看起來落落大方,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意他人的目光。同時,我們也會打量別人。
然而,在我們討論衣著、服飾等外在表象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忽視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最本質的自己。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給我們的內心照照鏡子呢?
有朋友會問:怎么給心照鏡子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求我們經常進行反省。就像我們使用電腦,需要經常用殺毒軟件掃描,讓電腦知道自己何處有漏洞、何處有病毒,并及時進行修復與處理。
我們也應該像使用電腦那樣,經常“掃描”自己,以此來找到并彌補我們的缺點與不足。一個人要是可以每天反省自我,哪怕只是一次,都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讓我們來看一個關于反省的小故事吧。
吃飯時,一個8歲的孩子用一小塊面包逗小狗玩,狗跳起來撞翻了他手中的盤子,盤子碎成幾塊。
男孩對父母說:“你們看見了,是小狗打碎了盤子,不是我的錯。”
母親說:“盤子確實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沒有錯?”
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錯,不是我的錯。”
父親過來叫男孩離開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間里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沒有錯。
十幾分鐘后,男孩走出房間說:“小狗有錯,我也有錯,我不該在吃飯時逗狗,這是你們多次對我說過的。”
父親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該為自己的錯承擔責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錢賠這只盤子。”
這是發生在法國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幕,法國人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意識。他們認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強調客觀原因于事無補。這時,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錯或怎樣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許多人的意識里,一提到反省,似乎是老人的事情,而與青少年無關,其實并不盡然。反省是不分年齡的,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反省對于任何年紀的人都是必要和有意義的。
實際上,反省對于我們青少年而言,更具有重要性:走過的路短,很容易失誤和出錯;后面的路長,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
許多教育家也認為,一個人的反思意識應從小培養,因為從小學會反思,可以使我們調節學習策略,選擇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學會自我反省,增強我們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習自覺性。
傳說,上帝為人們掛上兩個袋子,一前一后地掛著,前面的袋子裝著別人的缺點,而后面的袋子則裝著自己的缺點,所以人們做錯事就習慣去別人身上挑毛病,很少懷疑自己。
就像小時候,每當我們不小心跌倒了,第一個念頭就是看看什么東西絆了腳,我們總是怪別人亂放東西,實在找不到理由還可以怪路不平坦,雖然這么做沒有減輕疼痛,卻找到一絲安慰,可以證明自己沒有責任。
其實,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我們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反省自己的言行。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只能怪自己。因為任何時候,學會反省自己,始終是最明智、最正確的生活態度。
所謂反省就是反過來審查自己,檢討自己的言行,看有沒有要改進的地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會犯錯,為什么不靜下心來好好看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呢?
反省就像一把手術刀,割在自己身上會很痛,但一味心疼自己而不向病灶部位下手,我們很可能全身潰爛;反省得越深刻、越及時,肌體就會越健康,生命也會永葆活力。
反省自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看清楚自己,就像照鏡子,哪里不好就整理哪里。只是照鏡子是正衣冠,而反省自己是正其心。
我們的心靈需要時時審視。想想看,有時候他人無禮的行為是因我們而起的,也許我們自己都未意識到不經意散發的信息對別人所造成的影響。
想想自己與別人的交往模式,我們是否打斷過別人的發言?我們是否對他人的幫助真誠地表達謝意?我們是否己所欲而不施于人?己所不欲反而施于人呢?
眼睛不僅僅是用來丈量別人、觀察世界的,我們也要學會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好好審視自己,清醒認識自己。
這個世界上,改變別人是困難的。即使改變了別人,我們也不會有什么進步。所以不要總看別人,而是要多多審視自己,時刻提醒自己還應該做得更好,我們就能夠改變自己,使自己得到進步。
隨時隨地問問自己,是否對以前犯過的錯誤都一清二楚?若不能從自己身上找出失敗的原因,難免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在失誤時,應該多反省一下自己,平心靜氣地正視自己,客觀地對待自己的失誤。這既是一個人修身養德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強我們自己生存實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人一生中會犯很多的錯誤。犯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訓,反省自己,然后改正,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人活著本來就是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人需要在生活的磨難里,一點點地完善自己,發現了缺點就改正,發現了不足就彌補。
不肯把眼睛放在自己身上,就很難發現自己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就很難實現積極的自我超越。當我們學會了審視自己后,才能更好地審視周圍。這樣,我們才不會盲目。
多認識自己,多反省自己,這樣才能讓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始終清醒地站在風口浪尖,不被生活的暗流淹沒。
我們不能容忍自己臉上帶著污跡出門,所以我們總要照照鏡子。可是,心靈上的灰塵呢?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吧!如果不肯讓眼睛在自己身上多停留,就是對自己極大的不愛惜和極不負責任。
學會反省自己,承認自身種種的不足,從中提升自己的處事能力;學會反省自己,讓自己避免再犯同類的錯誤,尋求解決事情的更佳方式;學會反省自己,讓自己今天比昨天更有進步,使得自己一天比一天活得出色。
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對自己正視自己,并且要及時進行,反復進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犯錯。
有的同學一再地違規違紀,原因皆出于此。反省也是對別人的經驗教訓的思考和總結。個人的經驗教訓雖然來得更直接、更親切,但其廣度和深度畢竟是有限的。
要獲得更加廣博而深刻的經驗,還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礎上,善于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成本最低的財富是把別人的教訓當作自己的教訓。倘若我們不但能夠反省自己,還能反思別人,善于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得到啟示,就可能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反省,主要是對挫折、失敗的思考和總結。正確的東西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使我們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要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善于反省并將反省的思考付諸新的耕耘,這樣才有可能使過去的失誤變成今天的成功,變過去的成功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嘗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經驗表明,進步較快的青少年,必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變得深邃,臻于完善。
希望大家善于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克服自身經驗和履歷的局限,進而從更廣闊、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經驗的營養,使自己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