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幽默是語言的酵母

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把幽默稱作“語言的酵母”。幽默是智慧、愛心與靈感的結晶,是一個人良好素質和修養的表現。創造出幽默就是創造出快樂。幽默能表現出說話者的風度、素養,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工作。

恩格斯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的優越感的表現。”幽默能表事理于機智,寓深刻于輕松,給周圍的人以歡笑和愉快。幽默運用得當時,能為談話錦上添花,叫人輕松之余又深覺難忘。

美國前總統卡特在南方時,曾虔誠地接受過基督教的洗禮,由于這段經歷,記者們常常喜歡讓他就道德問題發表看法,其中不乏一些不太禮貌的難題。

有一次,有一位記者問卡特:“如果有人告訴你,你的女兒與別人有不正當的戀愛關系,你將作何感想?”卡特回答說:“我會大吃一驚,不知所措。”稍作中斷后他又加上一句:“不過現在還不用操心,她才剛剛7歲。”

幽默能夠迅速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并為說者增添魅力。通常,幽默是將生活中的各種令人煩惱的問題以輕松詼諧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幽默不是毫無意義的插科打諢,也不是沒有分寸的賣關子,耍嘴皮。

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發笑,給人啟迪。幽默和表情分不開。德國哲人黑格爾曾說過:“同樣一句話,從不同人嘴里說出來,具有不同的含義。”其實,同一句話,即使是從同一個人嘴里說出來,也可能因為音量、音調、音質的不同,面部表情有異,而帶有不同的含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

魯迅先生講話生動幽默。一次,幾個朋友和他談起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下令禁止男女同在一個學校上學,同在一個游泳池里游泳的事。

魯迅先生說:“同學同泳,皮肉偶爾相碰,有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之后,男女還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間,一同呼吸著天地中間的空氣。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呼出來,被另一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了,淆亂乾坤,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劃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止空氣流通,又防止拋頭露面。這樣,每個人都是……喏!喏!”

魯迅先生邊說邊站起來,模擬戴著防毒面具走路的樣子。朋友們笑得前仰后合。

山間清泉之所以汩汩流淌,是因為它的下面有大地永遠不竭的水源;幽默者之所以語言風趣幽默,是因為他的內心永遠都是一種豁達開朗的境界。

心情沉重的人,是笑不起來的;充滿狐疑的人,話里肯定不會蕩漾著暖融融的春意;整天牽腸掛肚的人,話里肯定有著化不開的憂郁。只有心胸坦蕩、超越了得與失的大度之人,才能笑口常開,妙語常在,話中總是帶著對他人意味深長的關愛,帶著對自己不失尊嚴的戲謔。

當然,幽默并非某些人的獨家專利,幽默是一門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語言藝術。林語堂在論及幽默時說道:

幽默是由一個人曠達的心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其語言中絲毫沒有酸腐偏激的意味,而油腔滑調和矯揉造作,雖能令人一笑,但那只是膚淺的滑稽笑話而已,只有那些巍巍蕩蕩、樸實自然、合乎人情、合乎人性、機智通達的語言,才會雖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

陽光普照大地,無為無欲,但卻造就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機;幽默的人,說出話來雖讓人感到如憨似傻,卻因心境豁達,反而令人感受到幽默者厚實的天性和無窮的智慧。當我們也擁有一份曠達朗潤如萬里晴空的心境時,我們說的話,其實也可以達到“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的境界。

重復的幽默就成了尷尬

我國古代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出自《韓非子》,原意指多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經過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希特勒的宣傳部長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如果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的話,那么幽默呢?還是讓我們從春晚說起吧。

韓寒曾在博客里面說:

在十年前,春晚是全國下一年流行語的發源地,春晚提供給大家笑料。在今天,春晚本身就是一個笑料,它只能在網絡上撿一點兒已經過時的流行語和段子,居然還撿了我十七歲時候的一句比喻句,而且這個比喻句光央視其他節目我就看到用過三次。

我們仔細想想也會發現,現在的春晚小品很難出現像之前的《主角與配角》《吃面條》這樣的經典之作了。除了趙本山的作品還能讓大家偶爾一笑之外,其他的語言類節目幾乎陷入了與笑絕緣的境地。

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春晚小品里的“包袱”,很多都是從網上借鑒來的段子,而這些廣為流傳的段子幾乎家喻戶曉,所以人們在春晚舞臺上再次看到的時候,就很難笑出來了。

據說國外的社會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驗證:他們隨機請來二十位實驗者。說一些笑話給他們聽。統計后的數據表明,在他們第一次聽到某個笑話時有十八人笑了起來,而當他們第二次聽到同樣笑話的時候,卻只有三個人笑了。

這樣的實驗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很無厘頭,但是卻說明了一個現象:笑話一重復便不那么好笑了。

重復是扼殺笑話的最大殺手。試想在書里提到的這么多幽默技巧故事,如果當事人反復的使用,不僅殺傷力大減,還會讓別人覺得無趣。

我們在展現自己幽默才華的時候也要切記這一點,不可將同樣的技巧在同一人面前使用兩次。好比你曾經講的某個笑話把氣氛充分的活躍了起來,如果你再講的時候,不幸原來聽你講過的人又在現場,那么你就無比的尷尬了,本來是成功的喜劇,瞬間就變成悲劇了。

不要逼著別人笑

讓我們先從電影說起。對于能夠拍出《風語者》;《奪面雙雄》,《碟中諜2》等一系列經典電影的吳宇森來說,他的新作品《赤壁》無疑得到了很多影迷的期待,但是當這部電影真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里面的對白,更是讓許多觀眾覺得就像吞了一只蒼蠅般惡心。

也許一些抱有支持態度的觀眾會認為這是吳宇森成功轉型的標志,他在電影里也適當地加入了些幽默的元素,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這種牽強附會的幽默,只會給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覺,沒有任何的笑點。讓我們看看里面的一些對白:

(1)劉備為前往東吳游說孫權的諸葛亮踐行,盛了一大碗飯,說:“去東吳的路途遙遠,需要體力,多吃點兒。”

(2)“大人,不好了,難產了!”一個老臣慌忙跑來報告給周瑜,而鏡頭一轉,原來是小喬在給一匹馬接生。

(3)周瑜給小喬介紹諸葛亮:“他姓諸。”

(4)諸葛亮給那匹馬接生,周瑜問:“這個你也懂?”諸葛亮說:“略懂,我幫過牛接生,馬應該是一樣的吧。”

(5)孫尚香主動請纓要參與赤壁大戰,她眨著一對小燕子式的大眼睛,笑著說:“天下興亡,匹女有責。”

(6)曹操出神地望著小喬的畫像,侍衛有些曖昧地說,“丞相,欲望過多,思念過盛,也會引起頭風癥。”曹操回答,“你難道沒聽說過,欲望使人年輕?”

(7)諸葛亮在搖著扇子,周瑜說,“這么冷,你還要扇扇子?”諸葛亮回答:“它可以讓我冷靜。”

(8)諸葛亮正在給白鴿扇扇子,周瑜問:“你在做什么?”諸葛亮回答,“我剛給它們洗完澡,正在給它們扇風”周瑜冷冷地回答:“你也不怕它們著涼?”

首先拋開歷史人物如此說話是否合適不談,也許導演還寄希望于這樣的對白能給觀眾帶來許多快樂,但是這樣的對白只會給人生硬的感覺。

比如第8條里的周瑜冷冷地回答:“你也不怕它們著涼?”就讓人覺得很不合適,“著涼”二字用在白鴿身上的確有些反差的效果,但是在這樣的語境中只會讓人覺得十分的不合適。

還有第3條中的“他姓諸”,明顯是想用小學生級別的口誤來達到幽默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大將周瑜身上,觀眾會喜歡嗎?

在之前的報道中提到觀眾在聽到這些臺詞的時候發出陣陣的笑聲,這看似達到了導演的期望,但是這樣的笑聲不是因為幽默而笑,我想更多的是被雷到后尷尬的笑聲吧。

同樣是喜劇,讓我們再來看看周星馳的電影。他電影里的幽默來得更自然,沒有絲毫強加的感覺,不是單純地為了讓觀眾笑才去幽默,而是更多地注重電影本身的需要。周星馳的電影有很多的無厘頭片段,但正是由于他電影本身基調的確定,還有劇情上的前后呼應,才讓這些笑點顯得恰到好處。

說完了電影,再讓我們回到生活中來,其實在生活中的幽默也是一樣。不可刻意地去幽默,也就是說,如果你僅僅只是想給別人一個幽默印象而去故作幽默的話,別人就會覺得你的幽默有些牽強了,一點也不好笑。曾經聽到某個同學說起這樣一個故事:

巴頓將軍為了顯示他對部下士兵生活福利的關心,對下屬食堂來了次突擊檢查。來到食堂后,他看見兩個士兵站在一個大鍋湯前。“讓我嘗嘗這湯。”他的語氣不容置疑。

“可是,將軍......”士兵的臉上有些尷尬。

“沒什么‘可是’,我就是要突擊檢查,不給你們準備的機會。給我勺子!”

將軍拿過勺子喝了一大口,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太不像話了,”他厲聲呵斥道:“怎么能給戰士喝這個?這簡直就是刷鍋水!”

“我正想告訴您這是刷鍋水,沒想到您已經嘗出來了”士兵答道。

這便是幽默,雖然反差那么大,但是前后連貫的極其自然。這樣的笑話定能讓人開懷大笑起來。

幽默恰恰就是需要這些反差,才能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反差這東西不像瀑布,越大越壯觀。我們在口才中運用反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然,不要給別人生搬硬套的感覺,要讓一切轉折都那么自然,不然笑點全無。幽默便是這樣,宛如蜻蜓點水一般,卻似畫龍點睛的一筆。

幽默也應有個度

凡事都要有個度,俗話說“物極必反”。過度的幽默就不叫幽默了,這樣變質的幽默不僅讓人笑不起來,還可能會傷害別人,成為人與人之間矛盾的導火索。有個老師在他的日記中講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一節英語課。課上,我發現李磊的頭發還沒剪。他額前的頭發故意留了兩綹,比較長,前兩天我已經提醒他剪掉了,結果今天上課一看,那兩綹頭發還彎彎曲曲躺在額前,我就想怎么能讓他在輕松的氛圍下理解我的用意,回家把頭發剪了呢?我馬上想到了何不幽他一默。

于是我叫他回答問題,答完后,我說“以后李磊出去可丟不了了,因為我們看到他額前那兩綹頭發,就能把他認出來!咱班同學太有特點了!”話音一落,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有同學接話說:“老師,他還說自己是偶像劇《陪你去看流星雨》中帥氣的男主角葉爍呢!”

我答道:“我看怎么像小沈陽呢?”說完,同學們又是一陣亂笑,邊笑邊把目光投向李磊。

我又接著講課了,但是李磊像是受了什么奇恥大辱似的默不作聲,還用手一直捂住前額,把頭埋得很低,很低。我感覺到不對勁,不一會又叫他回答了一個問題。我繼續調侃道:“李磊不好意思了吧,來回答個問題吧!”他站起來匆匆回答完后,又匆匆坐下了,在這一過程中,手一直捂著前額。放學的鈴聲一響起,他簡單收拾起書包,連隊都沒站就不見了蹤影。我預感到,我可能傷害了他。

回到辦公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怎么會這樣呢?我只是想跟同學開個玩笑,我只是想換一種幽默的方式提醒他改進,怎么會傷害了他呢?或許我的幽默過了頭吧?或許我沒有考慮到他性格中內向脆弱的一面吧?總之,一定是我錯了!

我坐立不安,馬上給他家打電話過去,接電話的是他媽媽,他還沒有到家,我囑咐她讓孩子到家給我回個電話。半個小時后,電話響起,電話那頭很沉默。“生老師的氣了嗎?”我問“嗯!”他低落而堅定的回答。“為什么呢?”“因為我就受不了別人侮辱我!”

我很震驚,原來我自認為的幽默居然讓他感到受了侮辱!“你認為老師跟你開玩笑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惡意的!”他依然堅定。我一時語塞,不知說什么。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我盡全力去解釋我并無惡意,而且承諾:我會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他道歉,以挽回他的尊嚴!他終于輕松了許多。

這便是幽默過度的事例。老師本是出于好意的提醒這位同學,不想因為玩笑開的有些過分了,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所以說幽默一定要適可而止,不然便會適得其反。

我們在幽默的時候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注意三個問題:首先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一定不要抓住對方的身體缺陷進行調笑,比如調侃殘疾人。

這樣的行為只會招來對方反感和旁觀者的厭惡,這種無情的揭別人傷疤的行為,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趙本山的小品固然好笑,但是也因為調侃弱勢群體而遭到許多非議,從一開始的嘲笑殘疾人到最新的貶低寡婦,都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

其次不能冷嘲熱諷。不管是否出于好心,冷嘲熱諷的言語都會被別人理解為惡意的攻擊,只會讓你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就像上面例子里的老師一樣。

最后,要對自己的幽默所造成的結果有預見性。比如捉弄別人的惡作劇就不可能產生好的結果,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也會很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年辖:市辖区| 罗山县| 新化县| 视频| 油尖旺区| 城口县| 施甸县| 郧西县| 荔波县| 泾阳县| 大足县| 炎陵县| 晋中市| 天峨县| 萝北县| 图们市| 绥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专栏| 灵寿县| 长沙市| 汉沽区| 长岛县| 巩义市| 崇义县| 黄石市| 利津县| 苍梧县| 昭苏县| 奈曼旗| 蓝田县| 安康市| 宣化县| 久治县| 东阿县| 西丰县| 麻江县| 临朐县| 宝山区|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