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還給孩子快樂的假期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致家庭教育者)
- 方士華主編
- 1508字
- 2021-05-31 09:38:28
假期是屬于孩子們的,父母不要奪走孩子們翹首企盼的假期,把假期還給孩子,把快樂還給孩子。放假對孩子們來說,猶如鳥兒沖出樊籠,魚兒回歸江河,屬于他們自由放飛的自主空間。
每當寒暑假來臨,各類特長班的招生廣告就塞滿了父母的手,父母們紛紛給孩子報起了特長班,讓孩子一刻不得閑。學校教育為什么要實行寒暑假制度?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需要,這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孩子平日學習生活緊張,利用假期放松一下,有張有弛,有利于孩子身心發(fā)展,到了下學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假期就是要孩子好好玩,徹底放松,這樣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大多數(shù)父母卻把假期當成孩子另外一個課堂,甚至把雙休日也變成學習的延續(xù),這是違背科學規(guī)律的。所以,在假期里,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一片自由天空,無憂無慮地享受自己的快樂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愜意的事情對于孩子成長非常有利。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們的心愿,但是把孩子變成一個上滿發(fā)條的鬧鐘,一刻不停地學這、學那,既不利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也會讓他們的童年變得不快樂。
每當孩子假期臨近,有些父母就開始忙著給孩子安排假日的學習計劃了。學什么呢?數(shù)學得打基礎,英語與國際接軌,琴棋書畫、音樂舞蹈決不能放過,興趣愛好培養(yǎng)十分重要。于是乎,擇校、尋師不惜血本。
殊不知,父母過高的期望值剝奪了孩子的時間、空間、自由、快樂,極大地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來,一個學期150余天的高度緊張,課業(yè)的滿負荷,讓孩子已喘不過氣來。就這么短短的30天假期,父母又要把孩子裝進自己的口袋里,用“施舍”的辦法逼孩子學這個學那個,結果令孩子失去了自己支配時間的機會,快樂被扼殺,心靈被摧殘,極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呼吁過:“解放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時間,解放孩子的嘴。”
解放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著名心理學家盧勤也說過:人類最不能傷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起親情樂園,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要從尊重孩子開始。
假期里,孩子的收獲多與少,完全取決于孩子自己對時間、空間的利用和支配。父母們讓孩子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有時候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孩子正是被繁重的課外補習壓得喘不過氣,所以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
每位父母都應該清楚,恐怕沒有幾個孩子是自己主動心甘情愿去參加補習班的,多數(shù)都是父母們苦口婆心給孩子報了補習班,被逼無奈去參加的。這種趕鴨子上架的被動學習,極大地消磨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顯而易見效果不會太好,甚至會適得其反。
假期里孩子們常常還沒睡醒就被父母從被窩拽出來,硬睜著一雙惺忪的睡眼背上書包晃悠悠地趕往補課的地方。每天奔忙于各個補習班,每天頭昏腦漲,弄得疲憊不堪,哪里還有好心情迎接新學期的到來呢?孩子們像一只只被束縛了翅膀的小鳥,他們多么渴望在藍天上自由地翱翔,他們多么希望能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期啊!
曾幾何時,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期竟然成了孩子的奢望,孩子們不再熱切地盼望著假期來臨,甚至害怕假期的到來。他們的臉上少了天真爛漫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無奈的沉重和疲憊。有的孩子放假甚至比平時上學還要忙,一個又一個補習班在等著他們,將孩子們本該輕松愉快的假期時間全部霸占。
假期本該是屬于孩子的,輕松愉快的,可是看看今天的孩子吧,有多少孩子在假期里仍然背著書包,奔波于各個補習班之間。究竟是誰剝奪了孩子們快樂的假期?是誰過早地剝奪了孩子們應有的童趣?是誰把孩子們拖下了厭學的苦海?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孩子成長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把假期還給孩子們吧,讓他們輕輕松松、痛痛快快地享受屬于他們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