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效減緩老年人語言功能衰退
- 讓幸福快樂找上門
- 周麗霞主編
- 1644字
- 2021-05-30 12:12:19
老年人語言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現是口齒不清,有時甚至出現表達障礙。這會讓老年人郁悶、沮喪,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尤其老年人本來與外界交流就逐漸減少,如果語言功能再逐漸衰退,那么將進一步減少老年人與別人的交流,這無疑會加劇老年人的孤獨感。因此,老年人應該及時采取措施,減緩語言功能衰退,以使老年生活不再那么孤獨。
1.認識語言功能的衰退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朋友語言逐漸變少,與別人的交流也逐漸減少。這種減少,有時可能并非他們不愿意與人交流,而是由于口齒不清、言語含糊、口頭表達能力下降導致的“語言功能衰退”。
導致老年人語言功能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生理方面的變化,如患帕金森癥等。生理的變化致使老年人口水分泌多、咽喉部肌肉緊張、肌肉協調性差,這些變化都會造成老年人語言表達出現一定的障礙。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缺少鍛煉。隨著老年人機體的老化,身體各個部分缺少運動,加之與外界交流的減少,致使我們的大腦反應速度變慢,這也會加劇老年人的語言功能衰退。
2.應對語言功能衰退的方法
隨著語言功能衰退的出現,老年人的語言障礙越發明顯,發音吐字不夠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困難,這不僅給老年人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也因此使老年人變得少言寡語,孤獨寂寞,精神抑郁。為了減緩語言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克服:
(1)勤于動腦
大腦是人類神經系統的中樞,語言能力也要受大腦支配。適宜地動腦,腦細胞會更發達,腦力更強,壽命也更長,語言能力衰退就慢;反之,懶于動腦,腦子會發生退行性變化。因此勤于動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等于老年人精神上的長跑。
勤于動腦可以多讀書、多看報。這不僅能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國家大事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而且能陶冶情操,使生活過得更加充實,并對未來產生新的期望。
有位日本科學家用超聲波測量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大腦,發現平時勤于用腦的人,腦血管經常處于舒展狀態,腦神經細胞得到良好的保養,使大腦不會過早衰老,從而也會使人的語言能力延緩衰退。
(2)勤于動嘴
嘴是腦的近鄰,它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涉到腦。平素多說笑、多咀嚼,都會對大腦產生積極的影響。老年人應廣交朋友,多說話,多談心,也可以在空閑時,多給兒孫們講講故事,說說笑話,這種勤用語言功能的“大腦體操”,能使大腦思維更加靈活。
多咀嚼,同樣可防止大腦退化,增強記憶力,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腦血管經常處于舒展狀態,腦神經細胞得到良好的保養,有助于減緩老年人語言能力的衰退。
(3)勤于動手
人的一雙手,是人體中最為靈活的器官,也是人體各器官中用得最多的。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區,管手指運動的區域遠遠大于其他器官運動的區域。人的雙手通過神經末梢與大腦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運動或者刺激雙手,就能通過手腦反射,活化大腦功能。
經?;顒邮种?,可以刺激腦子,防止大腦語言能力的退化。如彈奏樂器、打撲克牌、學繪畫、練書法、寫文章、打毛衣、轉動“健身球”等,都會使大腦反應更加靈敏。
(4)勤于動腿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的確,四肢肌肉、關節的功能是否強健,是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健康的首要標志。多讓腿部肌肉、關節得到鍛煉,不僅可以防止腿部的衰老,還可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強化呼吸道功能,擴大肺活量,使心臟跳動有力,腸胃蠕動加快,腦子反應靈敏,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此外,“腳為心之泵”,勤洗腳,搓腳心,可刺激涌泉穴與腳底神經,可調節情緒,活躍思維。而要使大腦靈敏不衰老,經常參加鍛煉更為重要。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跳交誼舞等,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使人精神愉悅,而且會使大腦得到更充足的供血,促進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和記憶功能,這對于防止大腦的語言能力衰退很有益處。
總之,老年人語言能力的衰退既有身體疾病引起的,又有缺少鍛煉、大腦功能推脫引起的。老年人如果出現了語言功能衰退,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措施。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那就從治病開始;如果是大腦等身體功能退化引起的,老年人就應該端正心態,勤于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