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腦袋的腕龍

腕龍的頭部

腕龍的頭部有別于其他恐龍,頭部非常小,顯得不是那么聰明,頭顱骨有著非常密的小孔,主要作用是幫助減輕頭部重量。它有長長的脖子,以便能夠吃到樹梢處的嫩葉。

腕龍的口部較長,頜部結實并且厚重,牙齒呈竹片狀,有利于咬碎植物。它的鼻子長在頭頂上??铸埢项^頂上的丘狀突起部位,就是它的鼻子。

腕龍的身軀

腕龍身軀龐大,體長24米,重達80噸,相當于5頭非洲大象的體重,可以看出它的身體過于笨重。

腕龍主要依靠粗壯的四肢來支撐身體,肩膀離地大約5.9米,而頭抬高時,離地面大約有12米,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

由于它的前腿比后腿長,使得肩部高聳,而臀部很低,看上去身體向后傾斜,這與長頸鹿很相像。

腕龍的四肢

腕龍主要靠四肢行走。前肢比較長,一個成年人的高度也只能夠到它的膝蓋。

后肢短粗,每只腳有5個腳趾,前腳的第一趾及后腳的前三趾,都長有銳利的爪子。

腕龍的生活方式

腕龍是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生存于侏羅紀晚期的美國和葡萄牙地區。它們喜歡集體生活,并且經常成群結隊而行。別看它們個子大,膽子卻非常的小,食肉恐龍一來,它們就紛紛跑進水里躲藏起來了。

由于身體太重靠四足支撐,這樣腕龍行動十分不便,它們只好在有水的地方活動,靠水的浮力來減輕一些體重,同時也躲避食肉恐龍的襲擊。平時,只有產蛋、轉移到其他湖泊時才到岸上來。

據估計,腕龍一天要吃掉植物1500千克,相當于現在大象10天的食量,由此可見它的食量非常大。它在吃東西時,也從來不咀嚼,而是直接將食物整塊吞下。待某一地區的食物不足時,它們就會集體遷徙尋找新的生存地。

產蛋與育子

腕龍在產蛋時從來不做窩,它喜歡一邊走路一邊產蛋,這樣它產的蛋就形成了一條線。另外,腕龍不是一個好的母親,恐龍蛋出幼龍后,它從來不去照看哺育。

兩個腦袋之謎

腕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體形最大、體重最重的恐龍之一。它前肢巨大,脖子酷似長頸鹿的脖子。它是當前有完整骨架的恐龍里個子最高的一個。

令人奇怪的是擁有巨大的身軀、很長的脖子的腕龍,卻長著一個很小的腦袋。我們知道,頭腦是指揮身體行動的“司令部”,腦量很少的話是不能協調身體運動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腕龍的中樞神經系統在腰部變大、膨脹,形成一個神經節,替大腦分管內臟和四肢的運動。也就是說,有一個巨大、強健的心臟不斷將血液從腕龍的頸部輸入它的小腦。

也有人認為,它也許有好幾個心臟來將血液輸遍它龐大的身體。這就是專家們所稱的腕龍有“第二大腦”和“恐龍有兩個腦袋”的來歷。

偏食樹葉之謎

研究表明,腕龍是草食性恐龍,它的主要食物是樹葉。也許人們有個疑問,既是食草,為何又專吃樹葉呢?這要從它的身體結構說起。

腕龍的肩膀離地就有5米多,當它的頭抬起舉高時,離地面大約有12米,這樣就只有覓食高樹梢的枝葉對它才方便。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它不會讓腦袋抬舉太久,因為那將會使血液很難輸送上去,所以不排除會低頭吃其他植物的可能。

拓展閱讀

腕龍的有效種分兩類。第一類高胸腕龍是美國古生物學家埃爾默·里格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西部發現,于1903年命名。第二類長頸巨龍是德國古生物學家沃納·詹尼斯在德屬東非林迪市附近發現,于1914年命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大兴区| 井陉县| 七台河市| 岳西县| 青海省| 丰顺县| 通辽市| 景洪市| 富裕县| 通海县| 苏尼特右旗| 郁南县| 贺兰县| 新安县| 华阴市| 思南县| 五家渠市| 靖远县| 靖边县| 旌德县| 仁布县| 广州市| 察雅县| 黄平县| 城口县| 岚皋县| 西昌市| 广昌县| 中江县| 龙江县| 栾川县| 邵武市| 隆林| 德州市| 开平市| 阆中市| 东丰县| 晋江市| 梅河口市|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