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既方且園,外柔內剛游刃有余

1.方圓并用,剛柔兼濟不偏廢

剛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圓。為人處世,方圓并用,剛柔并濟,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剛卻不能柔,只能方卻不能圓,只能強卻不能弱,只能進卻不能退,必然傾折失敗。

曾國藩曾說:“做人的道理,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就會萎靡,太剛就容易折斷。剛不是說要殘暴嚴厲,只不過強矯而已。趨事赴公,就需強矯。爭名逐利,就需謙退。”

從這里可以看出曾國藩研究老子的思想很深,他一生為人處世信仰老子的觀念,卻不言論老子的思想。所以雖居在功名富貴的最高處,卻能全名而歸,全身而終。在處理天下事時,有以剛取勝的,有以強取勝的,有以柔取勝的,也有以弱取勝的。所以老子提倡以柔弱守雌的方法。

商容張開口問老子說:“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在。”商容說:“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不在!”商容說:“知道這個道理嗎?”老子說:“不就是剛硬的容易敗亡,柔弱的而能存在的道理嗎?”商容說:“唉!天下的事情完全是這樣。”這就是柔弱處世的方法,而受到歷代的傳承。

老子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一類。”又說:“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里面去,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普天之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什么可以勝過水了。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這個道理普天之下沒有誰不知道,就是沒有人去實行。”道的本體是最柔弱的,所以有無窮的作用。因此,最柔弱的東西可以克制最剛強的東西。過于剛必然受折,過于強必然易敗。這里能看出,儒家尚方,道家尚圓,誰更好呢?

事物不可到極點,到了極點就會走向反面。所以《易經》中說:“太陽到正中就要西斜,月亮圓了就要缺損。”老子又說:“用兵逞強就會遭致滅亡,樹木粗壯就會遭受砍伐。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這就是在“道”的最高原則下的大機大用,也是在“天地觀”、“歷史觀”中的大機大用。我們完全能稱它為“柔道”了。把它用于心術,就可以說是“柔道”的心術。把它用來處世,就是“柔道”的處世方法。把它用到政治上,就是“柔道”的政治。

漢代光武帝親臨章陵,在那里修廟宇,蓋祠堂,建田莊,飲酒作樂,大行賞賜。正好宗室中的長輩與母后,因酒喝得高興了,相互說道:“文叔(光武帝)年輕時謹慎、守信用,對人不屈服、不招待,現在既剛強又柔順了。”光武帝聽到后,哈哈大笑說:“我治理天下,也想依柔道而行。”所以說柔道的作用,不僅可以持身受用,治理天下也大有作為。

剛而能柔,這是用剛的方法;柔而能剛,這是用柔的方法。強而能弱,這是用強的方法;弱而能強,這是用弱的方法。這4條,大的可以用來治理國家天下,小的可以用來處世持身。

明代呂坤說:“方與嚴是待人的大弊病,圣人待人,只在于溫柔敦厚。所以說:‘廣泛地愛護人民,叫做和而不同。’只任憑他們凄凄涼涼,冷傲清高,便是世間的一個障礙物。持身方正,獨立不茍,是不能用世的人才。這只能算一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士罷了。”

古人言:矯矯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做人亦是同理,須剛柔兼濟,欲速不達,過猶不及。

2.圓中有方,做事不要忘原則

圓中有方,即不忘原則,方外有圓,即要靈活應變;方圓結合,才能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余。

圓中容方,從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的角度講,是指不同物質和個性的個體和諧共存,允許在遵守共同規則的前提下發展個性。比如當今的世界,講多元文化共同存在,共同發展。各民族、各個國家的文化是方,所有的方合起來就是一個圓,是整個人類文化的整體。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和容納,猶如不同個性的人互相尊重與和睦相處。

從人生的原則性和靈活性上講,圓中容方是指特定條件下的一種處世方法。尤其是在亂世、困境、險境之中,人不能事行直道,不得不小心謹慎,講究權變。有時為了大的原則、大的利益而不得已犧牲或違背小的原則、小的利益。比如《論語》中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管仲原來是輔佐公子糾的。公子糾和齊桓公是兄弟,也是政敵。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不但沒有為公子糾殉死,反而給齊桓公當了宰相。有人說管仲不仁,孔子說,管仲這個人是很了不起的。他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沒有使用武力,使天下得到了安定,老百姓如今還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沒有管仲,我們今天很可能都成了野蠻人了。他為天下和國家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不是一個只知道自己上吊,倒在水溝里默默無聞、白白死去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比的。

管仲為齊桓公做事,對公子糾來說是不忠、不仁、不義,從個人處世的角度講是圓而不方。但是,他為天下國家做出了貢獻,為天下百姓盡了大忠、大仁、大義,可以說是圓中有方,沒有違背天下的大義、大原則。所以孔子不但沒有否定他,還充分肯定了他的偉大功績。

“圓中容方”的另一個例子是馮道。

在唐、宋之間,五胡亂中華的幾十年間,都是胡人統治。5個朝代,都請馮道出來做官,而他對每個君主都表現出忠心。可見他“圓”到了極點。對馮道的這種行為,歐陽修罵他無恥,認為他替胡人做事,沒有節氣。而同時代的王安石、蘇東坡等人卻認為他了不起,是“菩薩位中人”。

馮道的一生,可謂是“圓中容方,不忘大原則。”盡管他在胡人統治的朝廷為官,但他本人的生活卻十分嚴謹,即不貪財,也不好色。在他的謹慎和圓滑中,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人生大原則。他認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保有中國文化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命脈,以待國家出現真正的君主。他死后很多年,才出現了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

方,是原則性;圓,是靈活性。辦任何事,只有將原則性和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事情才辦得好。

3.忍小謀大,不逞匹夫之勇

身為現代男人應該把握時機,不貿然行動。把握住時機則能由弱變強,由小變大。如果不知把握時機,非得棄弱逞強,到時非但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反而會輸個一塌糊涂。歷來成功的從政者都知道“忍”字是傳家寶,能忍者方能伺機待時,等到自己有足夠的力量與對手抗爭時方猛地反擊,定能一戰而勝。

日本人講一個“忍”字,是要培養自己剛強的毅力和堅韌的耐力。能忍得旁人所難以忍受的東西,才能使自己能屈能伸,不斷地積蓄力量,增強忍耐力和判斷力,這樣才能為將來事業的成功積累資本。

宋代蘇洵曾經說過:“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靜可以制百動。”這就是說忍能抵擋千軍萬馬,可以說是“忍小謀大”的策略。

孟獲是三國時蜀國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率眾起兵反叛,諸葛亮奉命率兵去平定。當諸葛亮聽說孟獲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在南中各個地區的部族人民中很有威望,想到如果把他爭取過來,就會使蜀國有一個安定的大后方。于是,下令對孟獲只許活捉,不許傷害。當蜀軍和孟獲的部隊初次交鋒時,諸葛亮授意蜀軍故意退敗,引孟獲追趕。孟獲仗著人多勢眾,只顧向前猛沖,結果中了蜀軍的埋伏,被打得大敗,自己也做了俘虜。當蜀軍押著五花大綁的孟獲回營時,孟獲心想此次必死無疑,便刁鉆使橫,破口大罵。誰知諸葛亮不但立即讓人給他松了綁繩,還陪他參觀蜀軍營寨,好言勸他歸降。孟獲野性難馴,不但不服氣,反而倨傲無禮,說諸葛亮使詐。諸葛亮毫不氣惱,放他回去,二人相約再戰。

孟獲跑回去之后,重整旗鼓,又一次氣勢洶洶地進攻蜀軍,結果又被活捉。諸葛亮勸降不成,又一次把孟獲送出大營。孟獲也是個犟脾氣,回去又率人來攻并同時改變進攻策略,或堅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卻怎么也擺脫不了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遭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擒,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肯走了,他流著淚說:“丞相對我孟獲七擒七縱,可以說是仁至義盡,我打心眼里佩服,從今以后,我絕不再提反叛之事。”

孟獲回去之后,說服各個叛亂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區重新歸屬蜀漢控制。自此,蜀國的大后方變得穩定,南方各族人民也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常言說,事不過三。忍讓一次兩次都可以,再三再四就有些難以按耐。可是諸葛亮卻為了自己后方的穩定而對孟獲捉了放,放了捉,耐著性子忍下去,并沒有因為孟獲的行為而放棄。諸葛亮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獲心悅誠服,下定決心不再叛亂。這就能夠使蜀擁有一個穩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國內人民免于戰亂之苦,同時也能逐漸積蓄力量以對付魏、吳的覬覦。如果諸葛亮對孟獲的傲慢失禮和不識時務無法忍耐,抓住之后一刀殺掉,那也就只能出一時之氣,反而會激起其他族人的敵愾,竟起效尤,那么他不但會對此疲于應付,而且會因無暇他顧而使曹操和東吳有機可乘。所以忍與不忍的區別在于,不忍只能發一下眼前怨氣,忍卻能得到長遠利益。

當你忍無可忍之時,切記要告訴自己:“你會獲得更多。堅持了那么久,不可功虧一簣。”這樣,你就會自我暗示下,真正領略忍的藝術,成就一番大事業。

4.以迂為直,學會拐彎抹角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說話有時不可直來直去、正面交鋒,采取迂回的戰術,才能出奇制勝。

假如你批評一個人的缺點,語言過于直白,定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和頂撞,這時如果采取拐彎抹角的方法,既可以讓他人明白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又能夠使他人欣然接受、樂于改正。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歷史上的楚襄王整日不思進取,只求個人享樂,不斷打敗仗,不斷割地賠款,而且聽信小人讒言,國家離亡國之禍不遠了。莊辛屢次進諫都未獲得成功,反遭襄王的反感,說他多言滋事,危言聳聽。

莊辛看到國家日漸衰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又找到楚襄王,這次他采用了迂回的方式勸說:“大王沒看到男鵬蜒嗎?有六條腿四個翅膀,上喝天上的甘露,下吃蚊子和牛虻,高飛時自由自在以為與人無爭,但它哪知一個小男孩已在兩丈高的地方張開膠絲網,它一撞上去就完了,身首落地最終成為螻蟻的食物。但蜻蜓是小事,黃雀的遭遇是同樣的。黃雀飛下地即可吃到田里莊稼的果實,向上一飛就可以回到它的窩。它的窩隱藏在茂密的大樹葉中,它生活得十分安逸,但它哪里知道,一位少年已經拉開了彈弓瞄準了它。比起白天鵝,黃雀算不了什么。白天鵝又美又能高飛,它不僅能在蔚藍的湖水中洗盡羽毛,又能在碧天無垠的云天上留下富有詩意的倩影,真是驕傲自在。但它沒料到白天還在江湖中暢游,晚上卻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頓美肴。比起蔡靈侯,白天鵝之死也算不了什么。蔡靈侯整日荒淫無度,不理國事,自以為江山穩固,誰也不能把他怎么樣!但是楚靈王的軍隊不請自來,轉眼間他便成了楚靈王的階下囚,報應就這么快。”最后,莊辛把問題引到楚襄王的身上,他說:”比起大王的事,蔡靈侯也算不了什么,您不認清秦軍打楚國的嚴重性,又怎么能不涉蔡靈侯的后塵呢?……”

聽了莊辛的陳述,楚襄王的臉色一點點變白,渾身發抖。他決心痛改前非,重振國威。

莊辛的進諫忠心可嘉,楚襄王為此獎賞了他,又因他勸君有方,被加封為陽陵君。

看完故事,筆者深有感楚。記得筆者上高中的時候,在一節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寫作文,筆者一會兒就把作文寫好了并交給老師,老師拿過筆者的作文,看了一會兒,對筆者說:“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如果再工整點就更好了。”聽了老師的話,筆者十分高興,當時還以為是一句夸獎的話呢?等作文發下來的時候,筆者一看上面的字跡,確實很亂,有些字連自己都無法辨認,不覺臉上陣陣發燒,心想,下次寫字一定要工整些,不再亂七八糟了。

筆者十分佩服老師的批評藝術,如果她當時批評筆者的時候,直按說“你的字寫得很亂,像蜘蛛爬。”筆者一定會不高興,反而會產生抵觸情緒,而她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拐一個彎,先肯定筆者,使筆者易于接受,然后指出不足之處,在不傷筆者自尊心的情況下,使筆者愉快地接受了批評。

無論是與人交往,還是在談判上,說話有時采用以迂回的方式,定能取得良好的收效,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

5.以退為進,善于戰略退卻

以退為進,才能積蓄力量,看準目標。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只進不退,一味鉆牛角尖,你會迷失方向,走進死胡同。

從整體而言,中國的傳統文化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處世觀、價值觀都是以“仁愛”為核心主體的,這套處世理論符合中國相對平穩的農業經濟狀況,對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方圓處世術集中體現了儒家文化處世理論的精髓。它有方有圓,圓的形式,方的內涵;它有柔有剛,柔的外形,剛的內容。

人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人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種個人行為,而是一種社會行為,所以,人的活動也就必然要受到社會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制約。這就注定了人的活動不能完全按照個人的意愿進行,那些不顧客觀條件限制一意孤行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

既然人們的活動要受到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有頭腦的人在實施各種行為之前,就必定要衡量自身和社會所具有的各種條件,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三思而后行”。在確定了行動目標和制定了行動計劃之后,就要堅定不移地按既定方針辦,這是要辦成一件事情所應具有的基本條件。

在按既定方針進行努力的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隨時改變計劃,不能一味地追求冒進,就是說在不斷前進的時候,要懂得“退”。這時的“退”不是要行為者停止不前,更不是倒退灰心,而是為了更好地“進”。正所謂“以退為進”。

列寧曾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退一步,進兩步》,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看田徑運動員在進行比賽時,往往是向后退一步,看準目標,然后猛然向前,這就是以“退”為“進”。“退”是為了集聚力量,為更好的“進”帶來爆發力,這是一種自然行為的例子。在從事社會活動中,就更應該知道,“當進則進,當退則退”,要做大事,做大人物,就決不能像象棋中的過河小卒那樣,只知進,不知退。那樣做看似勇敢,實際上永遠只是匹夫之勇。

方圓處世術反對單純為了追求安逸的隱匿,卻主張為了養精蓄銳、靜候時機的隱退。

進是方,退是圓,只進不退,往往會碰得頭破血流;只退不進,必無所成。退是手段,退是為了更好地進。

6.避實就虛,巧于圓滑處世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避實擊虛,以詐制詐,以奸制奸,也是圓滑處世的手段之一。對于一個做事力求光明正大的男人來說,這表面上看來好像有點不清不白,但是如果確實能夠用這些方法來對付商場交際中遇到的奸詐之輩,定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英國商人威爾斯向香港茂隆皮箱行訂購了3000只皮箱,價值為20萬港元。雙方簽訂的合同明確規定,全部貨物要在一個月之內交清,若逾期不能按質按量交貨,那么賣方需賠償英商損失費10萬元港元。

一個月內,茂隆皮箱行經理馮燦如期向英商交貨。然而威爾斯卻大言不慚地說,皮箱夾層使用了木板,因此這批貨不是皮箱,要求茂隆重做“真正的皮箱”。顯然,此時再去做“真正的皮箱”為時已晚,原來制作的皮箱不但要積壓下大部分資金,還要平白無故地賠償10萬元損失費給英商。馮燦經理怒不可遏,但面對威爾斯的潑皮無賴行徑卻又可無奈何,多次交涉無效之后,雙方只能訴諸公堂,以求一個公斷。

法庭開庭審理之后,港英法院卻有意偏袒威爾斯,好像馮燦經理已經“犯下”詐騙罪。這時,馮燦委托的律師羅錦文不慌不忙地站起來,冷靜地面對著強詞奪理、氣焰囂張的奸商和貌似公正、心懷私意的法官,隨手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只英國倫敦制作的大號金懷表,高聲問法官:

“法官先生,請問這是什么表?”

法官神氣地說:“這是大英帝國的名牌金表,可是,先生,我提醒你一下,這金表與本案毫無關系!”

“有關系!”羅錦文高舉金表,繼續向法庭上的人大聲說道:“這是一塊金表,尊敬的法官已有定論,恐怕沒有人表示異議了吧?但是,我要問一下,這塊金表除了黃金之外是不是就沒有其他的成分?這塊金表除了表殼鍍了少量黃金之外,內部機件都是金制的嗎?”

法官和威爾斯這才發覺中了“埋伏”,但為時已晚,自己言之確鑿的回答早已成為對方最有利、最無可辯駁的證據。在兩人垂頭喪氣之時,羅錦文不失時機地繼續說:“既然金表中的部件可以不是金子,那么,皮箱中的部件為何非要全都是皮革呢?很顯然,在這個皮箱真假案中,原告威爾斯純系無理取鬧,存心敲詐而已!”

天理昭昭,眾目睽睽,威爾斯理屈詞窮,法庭也不得不判威爾斯誣告罪并罰款5000元港幣了結此案。

如果在這個案件的審理中,羅錦文一味求理求直,只簡單強調理在己方,那么雙方就會相持不下,最終只能以茂隆逾期認罰。而他巧妙地避實擊虛,曲迂求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敵人的弱點和心計悉數暴露出來,從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一個男人要想在紛繁復雜的社交關系中穩居主動,單靠其方——行事原則的公正是不夠的。在適當的時候,以圓滑的手段來處理事情,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江孜县| 石河子市| 新疆| 安陆市| 阜阳市| 琼中| 嘉黎县| 民和| 陵水| 凤翔县| 明光市| 海阳市| 若尔盖县| 万全县| 锡林浩特市| 奎屯市| 肃北| 呈贡县| 永胜县| 凌海市| 昌黎县| 夏津县| 沙田区| 上思县| 富蕴县| 井陉县| 新安县| 诸暨市| 慈溪市| 孟村| 灌南县| 德昌县| 甘洛县| 准格尔旗| 内黄县| 临泉县| 正镶白旗| 定南县| 昌平区|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