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自然存影音的奧妙

說到攝影,從發明膠片到成像,也不過幾百年的時間,如果說遠在距今2200年前的漢朝就有“攝影”技術,您一定會不以為然,但這又是千真萬確。

河南省商丘地區永城縣的芒碭山上,有一塊“斬蛇碑”。相傳當年漢高祖劉邦在這里斬過一條大蛇。由于此碑的奇特景象,被稱為“華夏一絕”,并成為一處游覽勝地。

有一天夜晚,一位趕路的汽車司機行到斬蛇碑前,無意中打開汽車前燈,驀然間在石碑上見到一幅景象:一個威風凜凜的古代武士,手持寶劍,雙目圓睜,一襲古裝行頭,正指向前方。另一側,則是一位雙手抱兒的婦女,模樣是發髻高盤,長裙拖地,神態安詳的形象。司機驚魂之余,把這一景象向有關部門作了匯報。聞訊而來的人們眾口紛紜,說是漢高祖顯靈。聽老一輩或老幾輩的人講,劉邦曾在此斬過蛇,而那位懷抱小兒的婦女就是呂后,神靈感其威武,故存此圖像在此云云。

有關專家經過實地考證,對此提出了兩類成像原因:一,光學原理說認為,石匠在刻碑時,留下的點點印痕經光一照,明暗反差而成人像。二,信息殘留說。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幾位“氣功師”。他們認為,漢高祖劉邦和呂后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他們生物場的信息特別強,遠勝于一般平頭百姓。當年他們在芒碭山活動時,其生物信息場殘留在山巖上,在適當的時候又顯露出來了。這些解釋看似有理,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那么,其成像的原理究竟何在呢?

無獨有偶,在漢劉邦之后1800年的清朝,也出現了一次沒有“菲林”的成像術。

清代嘉慶道光之際官員汪某乘馬車到一處河堤上,忽遇大雨,雷鳴電閃之際,只好到一棵大柳樹下避雨。雨過天晴后,他下車方便,猛地看見車窗玻璃內有幾個人影,掀開窗簾一看,車廂空無一人,原來是人影“附”在了玻璃上。回家后,他把窗玻璃取下供奉在廳堂上,以為神靈。

二十幾年后,汪家的兒童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奇怪的是,每塊碎玻璃上都有一幅完整的影像。汪某的外甥、翰林院侍讀張亮基得到一塊碎片,拿給他的好友姚元之看。姚元之把他看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收入他所寫的《竹葉亭雜記》一書中。書中記載,玻璃放平了看,僅只是塊殘缺的玻璃片,但斜向陽光看去,就有一個“仙人”坐在里面,此人儀容端莊,面色微紅,雙目炯炯,胸前飄著長長的白須,頭戴紅色道冠,著紫色長袍,右手執一柄羽毛扇,身旁還侍應一個童子。姚元之把這一奇異現象解釋為一位避劫的仙人在雷雨之時附精靈仙氣于玻璃之上而成。

一個是現存的石碑,一個是僅有文字的記載,它們只有一點是共同的:兩個未解開的謎。

循著這兩個怪異的謎面,我們來探索它們目前還未知的謎底,是否可以誘發我們對天文學、光學、材料學以及生命科學的多角度探索,作者認為,這種探索無疑會對跨學科的綜合研究產生有益的效果。

就在本文殺青之時,江蘇省出版的《揚子晚報》刊發了另一則與本文異曲同工的消息:據海豐縣蓮花山鎮鋪仔峒布格村一帶的村民最近(2000年下半年)反映,近幾年來,每當雷電交加風雨來臨之際,在大東門、小東門峽谷附近放牧或勞作時,常會聽到山谷內突然槍聲大作,夾雜著一陣陣激戰的吶喊聲、軍號聲以及哀號聲。這些令人恐怖的聲音,使人聽后毛骨悚然,心情緊張。

一些專家分析:這里過去曾經是戰場,可能是當年戰斗激烈進行時,恰逢雷電交加,在光電綜合作用下,回蕩在峽谷的各種聲響,被巖層中有錄音功能的特殊物質記錄儲存下來。每當雷電交加風雨來臨之際,巖層就會將儲存的各種聲音能量釋放出來。大東門、小東門是兩處幽僻、深邃的峽谷,據史料記載,這里是北宋時期楊文廣平南征服越族土著部落的古戰場。30年代,海豐又是全國12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

這些貌似不可思議的現象未必有不可思議的原因,它們的出現卻正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破譯,也希望一切有志于此的科技工作者來揭開這個奧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石柱| 荥阳市| 涞水县| 阿城市| 扶余县| 河津市| 天柱县| 丘北县| 东明县| 宁城县| 璧山县| 新余市| 凤山市| 府谷县| 明水县| 弥渡县| 博白县| 湄潭县| 宁乡县| 城步| 安仁县| 兰坪| 海城市| 平昌县| 玛沁县| 嵊州市| 汕头市| 会东县| 英超| 榆树市| 仁寿县| 德化县| 德阳市| 巧家县| 浪卡子县| 保定市| 陵川县| 普宁市| 西充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