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假拿破侖之謎
- 神奇地球大探索(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 王順義主編
- 2765字
- 2021-05-26 11:09:18
拿破侖曾是法蘭西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遭受滑鐵盧之役的慘敗之后,被英國政府放逐,送往位于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島,過著與世隔絕的監禁生活。然而根據后來披露的島上獄卒的日記來看,這位生性活潑善于雄辯的皇帝在某一特定時刻之后突然性情大變,變得終日沉默寡言,而且行事突然變得粗魯起來,仿佛從煊赫一時的皇帝變成了粗陋不堪的老農。當然很多人對此解釋為長期監禁之后,與世隔絕的日子改變了他的性情,或者是拿破侖在遭受重創之后,雄心殆消,自暴自棄,過起了粗俗的生活。也有的解釋是拿破侖一生遭遇的變故太多,他自己又是個喜動不喜靜的人,長期單調乏味、一成不變的監禁生活使他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然而在野史中卻有一種令人震驚的解釋:性情大變的拿破侖皇帝實際上已不是那位天才霸主,他已被掉了包了!
此事說來話長。拿破侖長期征戰四方之時,手下曾有一名叫諾波·弗朗索凡的傳令兵,此人與拿破侖面貌,體態都酷似,常被伙伴戲稱為陛下。惟一略有不同的是,拿破侖嗓音洪亮,能言善辯。此人嗓音粗嘎,不善言談,平時與伙伴嬉鬧玩耍時也很少與人談笑。拿破侖被放逐后,手下傳令官被解散,諾波只身一人回到了偏僻的家鄉梅查縣的巴萊庫村。當他惟一的妹妹高興地來迎接他時,他卻悄聲說到:“如果能辦到的話,寧愿代陛下被囚。”
1818年間,駐守圣赫勒拿島的法國司令官古辛耳哥將軍退役回國,在巴黎近郊買回置地過起了隱居生活,許多老朋友紛紛來訪,尤其是他以前在拿破侖手下效力時的軍中的老伙伴和以前拿破侖手下的一些親信,這些人來看他時往往要支開仆人和他到暗室之中直談到深夜,具體的談話內容往往不得而知。古辛耳哥將軍在巴黎近郊隱居了兩個多月,就開始頻繁的往巴黎跑,有時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而且從來不帶任何屬從,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如此折騰了得有半年之久才又安頓下來。
差不多與此同時或是稍晚,在巴萊庫村的諾波家中,某一天黃昏時分,來了一輛豪華的四輪馬車,沒有人看見車中人的模樣。馬車來了之后,又呆了一天才走。平靜單調的鄉間生活似乎特別容易滋生各種各樣的謠言,而一向不善言辭的諾波卻似乎特別起勁地向街坊鄰居解釋說來訪的是以前軍中舊友,現已發跡特來探望老友,聊了一夜就回去了。然而半年之后,諾波兄妹竟然神秘地消失了,而他們簡單的家具仍擺得好端端的,沒有任何異狀;他們走之前沒有向任何人打過招呼,只是幾天不見他們人影,好奇的鄉鄰登門一看,大門洞開,家具依然,只是已沒人了。
“長相酷似拿破侖的傳令兵離奇失蹤”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飛到了巴黎,當時的司法部長對此非常重視,一面向內政部和總理報告詳情,一面召集手下干將勒波略檢察官,命他趕往巴萊庫村調查諾波兄妹的失蹤。勒波略檢查官連夜趕往巴萊庫村。然而除了得知半年前曾有“一幫發了財的軍中舊友”來探訪過諾波之外,無論怎么詳問細查都沒有半點線索了。而正在此時,法國總理給了司法部長一個語言不詳的公函,指示他沒有必要如此大動干戈詳查細訪,這只是一起普通的失蹤案而已。
然而兩年后,勒波略手下干探在與人閑聊時聽人言道,似乎曾看見諾波的妹妹在巴黎圣日耳曼區(當時巴黎第一流的豪華住宅區)出沒過。檢察官好奇心大盛,立即命人大肆搜索,結果在巴黎近郊的茨耳小鎮上發現了諾波的妹妹,她接受一位巴黎名醫的資助,正過著悠然富足的日子。檢察官把她帶到巴黎詳詢。問到他哥哥的下落,她說:“我哥哥在皇帝手下多年效力,屢遭奇變,對世俗生活已喪失了興趣,故而到一艘船上當了水手去周游四海了,我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們再來看看圣赫勒拿島。1818年,該島司令官古辛耳哥將軍退役后,貝多蘭將軍接替他任職。這位貝多蘭將軍以前雖也是拿破侖皇帝手下多年的部將,剛上任時對皇帝也是優遇有加,后來卻有一段時間對這位曾風云一時的前皇帝頗為仇視,不僅把他的侍從人員數目一減再減,還經常在深夜把皇帝召到自己辦公室里責罵,而且這位司令官又染上了酒癮,隔三差五就派船到大陸上去給他買酒,后來身體又不太好,經常派人從巴黎請一位名醫來治病。但是他這樣做,英國人就放心了。原來英國人擔心拿破侖以前的舊友部下等人會設法營救,如此一個孤懸海外的小島,消息不靈,耳目不多,隨便搞條船把拿破侖弄出來一藏,很方便又安全地就可以運走。而現今這位司令官不知怎地被拿破侖給得罪了,處處與他作對,自然不會放過他;而且說實話,一個體弱多病的醉鬼會不會有什么詭計,會不會有什么高遠的圖謀都簡直不用懷疑,根本沒有必要再操什么閑心了,于是英國人自擒獲拿破侖之日起就一直緊繃的神經也就漸漸松弛下來了。
但據后來披露的獄卒的日記來看,這段時間及以后,拿破侖性情變得很厲害,有時終日發呆,根本不與旁人交談;而且脾氣變得極為暴躁,經常啞著嗓子大罵司令官貝多蘭將軍,有時還摔東西,鬧得很少有人敢走近他,除了送飯送藥外,一天之中很少有人能見他幾面。皇帝后來越鬧越兇,最后根本沒人敢接近他。
意大利北部的費倫那小城,在1819年前后來了一名已近老年的男子,他自稱是法國朗斯人,名叫樂巴爾,因妻子去世,子女都長大成家后,他一人離開家鄉來此隱居。
這位樂巴爾先生說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語,然而少言寡語、較少與人交往,沒有什么人在意他,只有少數幾個老人見他面貌很像當年的法國大皇帝拿破侖一世,而戲稱他“陛下”。他經營了一家寶石店兼售眼鏡,生意很好,但他從不親自打理業務而是委托給自己雇來的老掌柜,自己則專事救濟窮人,只是偶爾到店里轉轉,是一個慈祥的老人。
1823年間的一天,樂巴爾先生接到一封信后突然變得坐臥不安,在屋中一關就是幾個小時,且不停地煩躁地走來走去。最后,他把老掌柜叫到屋中,耳語道:“我有件急事必須離開,如是我3個月還不回來,你把這包東西交給法國政府。”說罷拿出一包密封的包裹,鄭重其事地交給老掌柜,隨后收拾行裝急匆匆地走了。
同年9月,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咸布倫宮殿中,拿破侖的兒子病得奄奄一息,伺候在旁的是他的母親,奧國公主瑪麗·露依;當拿破侖慘敗之時,她是奧國公主,便攜幼子返國居住。
這天晚上,巡邏士兵發現宮殿圍墻上有個黑影正在迅速攀登,不待問話,舉槍便射,那條黑影自高處應聲跌落,當場死亡。后來公主聞訊后立即派兩名跟隨她多年的貼身傭仆來看尸體,二人看完尸體后一言不發,隨即返宮將公主請來,公主來看過尸體后,向皇帝請求厚葬該尸,而該尸下葬的地方正是瑪麗為自己和兒子預先留下的墓地,墓碑上沒有任何字句。
幾乎是與此同時,法國大使館專門派特使晉見奧皇請求交還尸體但被堅辭,最后也只能如此了。
后來,意大利費倫那小城的那家小寶石眼鏡店里也來了幾個法國人,他們和老掌柜密談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而沒有多久,老掌柜把店盤給別人,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根據英國政府方面發布的公報,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因胃癌死于圣赫勒拿島的囚禁所里。
而有關這兩個“拿破侖”,百余年來一直是最困擾大眾和史學專家們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