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出生第1月

科學哺育

母乳喂養的特殊情況及處理方法

嬰兒拒絕吸奶

嬰兒在哺乳時出現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呼吸困難。如不能夠通過他的鼻子呼吸的同時進行吞咽,這時就必須注意乳房是否蓋住了他的鼻孔。嬰兒不能正常呼吸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鼻塞或鼻子不通暢。請醫生開些滴鼻藥,以便在每次哺乳前給他滴鼻以暢通鼻道。

如果嬰兒出生后沒有及時開始用母乳喂養,他就可能不愿意吸吮乳房了。為了母親和嬰兒,越早開始用母乳喂養越好。嬰兒在最初48小時內很快就能學會吸吮乳房,如果延誤了開始的時間,則他就難以學會吸吮乳房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嬰兒將永遠不會吸吮乳房而是需要母親耐心并堅持下去。例如,如果嬰兒是早產兒,母親可以要求用自己擠出來的乳汁喂他,當自己回家時便可直接用乳房授乳。

嬰兒拒絕吸吮乳房的另一原因可能是煩躁不安。如果他醒來,很想吃奶,但卻發現他不理不睬、煩躁不安或動來動去,那么也許嬰兒是由于太累而不吸吮乳房。在這種情況下,應把他緊抱懷中,輕輕說話加以安慰,而不要試圖授乳,直到他安靜下來。

嬰兒吸吮運動

對許多嬰兒來說,吸吮他們母親的乳房是一天中最愉快的時刻。母親也很快就學會辨別他的吸吮有時是為了吃奶,有時則是為了覺得舒服。在喂哺過程中可能發現和感覺到,嬰兒雖在進行強有力的和有節奏的吸吮運動,細心觀察一下,卻發現他并沒有吞咽。但是,不能因為這個理由而不讓嬰兒吸吮,除非乳頭酸痛。

嬰兒哺乳睡著

分娩頭幾天,嬰兒可能對喂哺完全沒有興趣,請不要灰心。仍要試著給嬰兒喂哺,每1次喂5分鐘左右。如果他在喂哺時睡覺,這是嬰兒滿足的一個很好現象。如果他在喂哺時一直睡覺并沒有什么害處,可以在下一次喂哺時補足。

嬰兒喂哺驚跳

當抱起嬰兒喂哺時,一定要把他緊抱在懷里并不斷地和他輕聲講話。把頭低垂朝向嬰兒,使他看得見和注視著媽媽的臉和眼睛。要做到在母親周圍沒有噪音的干擾。當然最好是在他饑餓而開始啼哭之前就把他抱起來。

嬰兒喂哺咬乳

嬰兒咬乳頭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嬰兒甚至在長牙前都可能著實地咬媽媽的乳頭。這時,有的母親會自動地禁不住猛然后縮并叫出聲來。而嬰兒則會被你的叫聲驚嚇住。如果母親能沉住氣不叫出聲來,僅說“不要這樣”,他甚至可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不這樣做了。

防止嬰兒吐奶

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說來,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喂奶過于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里,這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飽脹,以致吐奶。

母乳喂食不足

母乳喂養嬰兒有可能出現喂養不足的現象。喂食不足,首先表現為,嬰兒雖然已經從兩側乳房哺乳完畢但仍想繼續吸吮。但上述現象并不一定表示饑餓,它也可能表示口渴或僅是喜歡吸吮。這是一個難題。如果他是口渴,喂哺以后試著給他1茶匙涼開水(茶匙預先消毒)。如果他仍煩躁不安或哭得很厲害,就把他帶到診所檢查一下體重,如果嬰兒沒有按預期那樣正常增加體重,就會知道一直沒有產生足夠的乳量。如果工作太多、太累和體力消耗太大的話,哺乳是會減少的。乳汁的供應是可以恢復的,但要經過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乳汁的產量,或許必須給嬰兒補充奶粉喂養。

嬰兒喂食過量

母乳喂養的嬰兒不會喂食過量,因為嬰兒能自己調節所需要的乳量,使體重正常。除非在給他喂食母乳以外還補充了其它食品(例如,用奶瓶喂給配制不好的補充奶等)才會過量。因此,不要輕易給嬰兒補充其它食品,否則會喂食過量或消化不良,打亂了哺乳規律。

乳房病變及異常情況的處理方法

乳房的常見病例

乳頭皺裂 嬰兒吸吮時母親若感覺像針刺那樣痛,就應在頭幾天少喂哺。用易處理的乳房墊或干凈的手帕,保持乳頭干燥。皺裂愈合之前不要用患乳喂哺嬰兒。可用手(不要用吸奶器抽吸)擠出乳汁,并用奶瓶或茶匙喂哺嬰兒。

充盈過度 乳房極度豐滿和疼痛,乳暈腫脹時,可增加喂哺嬰兒次數,鼓勵他有規律地吸空乳房。洗熱浴、輕輕地擠壓出一些乳汁,或朝乳頭方向按摩促進乳汁流出。

輸乳管阻塞 在乳房外部乳管的部位處有一質硬而紅色的斑塊。輸乳管阻塞常由乳房充盈過度或乳罩、衣服過緊造成的。預防方法與充盈過度相同。戴恰當的合身乳罩及每次哺乳時用不同的位置喂哺嬰兒。首先要用輸乳管阻塞的乳房多次喂哺嬰兒,使得乳汁被吸空。如必要,可擠壓乳房。

乳腺炎 由于輸乳管道的急性感染,結果形成充滿膿的圍塊。預防方法與輸乳管阻塞相同。采用醫生開的抗生素,如用藥無效則必須外科切開引流。但是,可繼續喂哺,即使在需要做手術時。

乳房囊腫 這是輸乳管阻塞感染,不用治療的一種感染,常像患流行性感冒那樣發燒,在乳房上可有一發亮的紅斑塊。預防與輸乳管相同。但醫生也很可能開抗生素。除非另有醫囑,仍可用患乳繼續喂哺嬰兒。

乳頭疼痛 嬰兒對乳頭產生新的刺激可造成乳頭疼痛。如果保證經常做到把乳頭和乳暈很好地放入嬰兒口里,輕輕地把他從乳頭處移開,以及在兩次喂哺之間輕輕把乳頭弄干,發生問題的可能性就會降到最低。

母親如果確實發現一側乳頭開始疼痛,就應讓乳頭停止喂哺24小時或者等到乳頭疼痛消失為止,要避免安慰性吸吮。可用另一側乳房喂哺嬰兒,并從患乳擠出乳汁。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銨乳膏在疼痛的乳頭上每日涂2~3次,以防止乳頭皸裂。當喂哺嬰兒時,也可試用乳頭護罩。這種護罩是用軟橡皮做成的,它剛好遮蓋住乳頭,但又能讓嬰兒通過其前面的小奶嘴吸吮。乳頭護罩在使用之前應消毒。

給嬰兒哺乳時,如突然出現透過乳頭的劇烈刺痛,那么,乳頭很可能是破裂了,就必須盡快到醫院治療。

乳頭外形常見異常

乳頭過大、甚小、扁平、內陷 乳頭外形異常大得嬰兒無法含住;或者太小,小得含不住;或者猶如壓了似的扁平頭;或者凹陷于內的乳頭等,這些乳頭往往會給哺乳帶來很大困難,如有這類乳頭的婦女,應在妊娠期就抓緊矯正。如到此時還沒矯正,孩子依然無法吃奶時,可以將奶擠到奶瓶里再喂。

乳頭受傷 嬰兒的吸奶力很大,有的性急的孩子嚼咬乳頭,因而引起乳頭破裂、糜爛,疼得無法給孩子喂奶。遇到這種情況,應抓緊涂敷軟膏治療糜爛,及早治愈。此時可暫時先帶上乳頭帽(藥店有售),這樣,孩子吸奶時就不會弄痛奶頭。如果寶寶不吸這種奶頭,那只好將奶擠到奶瓶里再喂了。

母親生病后的喂養方法

如果用母乳喂養嬰兒,母親哪怕是生病住院了,也應該繼續這樣母乳喂養。母親必需和護理人員制定特別的安排,既然這是母親所想要做的,就應該為此堅定地說服他們,不要聽取任何勸阻。然而,如果必須接受麻醉劑的話,就不可能進行母乳喂養了,因為事后不但有頭昏眼花的現象,而且采用的麻醉劑會傳到乳汁中去,若預先得到手術通知的話,應把擠出的乳汁冷藏起來。采取這種方法,即使嬰兒失去了給他喂時的愉快感,也不會吃不到乳汁。一旦病得太重甚至不能擠出乳汁時,嬰兒就不得不人工配乳奶粉或小匙喂養,一開始時他大概會拒絕吸吮,但當他越來越饑餓時就會老老實實地吸吮起來。

母體患了相當消耗體力的病,如因妊娠中毒嚴重而引起的腎功能障礙,或心臟障礙,以及結核病等,這些情況一般不能用母乳喂養孩子。而麻藥中毒、酒精中毒、精神病患者,以及性病治療期間,則更不能用母乳喂養孩子。

夜間喂奶要注意

新生兒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夜間需要母親喂奶。夜晚乳母在半夢半醒之間給寶寶喂奶很容易發生意外,所以作為母親要注意:

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睡覺

有些年輕的媽媽為了避免寶寶哭鬧影響自己的休息,就讓寶寶叼著奶頭睡覺,這樣會影響寶寶的睡眠,也不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吃奶習慣,而且還有可能在母親睡熟后,乳房壓住寶寶的鼻孔,造成嬰兒窒息死亡。

保持坐姿喂奶

為了培養寶寶良好的吃奶習慣,避免發生意外,在夜間給寶寶喂奶時,也應像白天那樣坐起來抱著寶寶喂奶。

延長喂奶間隔時間

如果寶寶在夜間熟睡不醒,大可不必弄醒他,把喂奶的間隔時間延長。一般來說,新生兒期的寶寶,一夜喂2次奶就可以了。

嬰兒飲食限量與時間確定

完全牛奶喂養的孩子,原來吃稀釋奶的,現在可以喂全奶了,根據孩子的食欲情況而定奶量。一般全天奶量在500~750毫升,按每天喂6次計算,每次喂75~125毫升,孩子的活動量不同,每個孩子的食量也不同,這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確定,不能強求一致。

母親平時要注意孩子的大便情況,體重增長情況,孩子的精神狀態等。人工喂養的孩子每日喂奶的時間可以安排在早5:00時,上午9:00時,中午13:00時,下午17:00時,晚上21:00時,夜間1:00時。白天在兩次喂奶中間,應加喂蔬菜水、鮮果汁水,每次25~30毫升。

孩子一般從出生后第15天,開始服用魚肝油和鈣片,濃魚肝油滴劑每次1~2滴,每天3次;鈣片1~2片,每天3次。

蔬菜水和果汁水是給孩子增加維生素C的主要食品,由于各種乳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都不多,即便鮮牛奶,在煮沸過程中,所含的維生素C損耗也很大,所剩無幾,奶粉類食品更不必說了。所以菜水與鮮果汁就成了給嬰兒補充體內所需的維生素C的最好食品。

鮮果汁制作方法

如果家中有壓果汁機的話,可將橘子、廣柑等水果洗凈去皮,加工后去渣加水和少量白糖,放入奶瓶中喂孩子。

蕃茄汁制作方法

將熟透的蕃茄洗凈、放在開水中燙一下,去皮切碎,放在榨汁機中用力擠壓,使鮮汁流出,加少許白糖和水,放入奶瓶中喂孩子喝。

菜水制作方法

取少許新鮮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蘿卜、白菜等,洗凈切碎,放入小鍋中,加少量水煮沸,再煮3~5分鐘,菠菜可少煮一會兒,胡蘿卜和白菜可多煮一會兒。放置不燙手時,將汁倒出,加少量白糖,放入奶瓶給孩子食用。

給孩子飲用果汁、菜汁時,開始時量要小,加水要多,孩子適應之后,逐漸增加濃度。

能不能用市售的鮮橘汁、椰子汁等代替家制的果汁、菜水給孩子飲用呢?回答是不行的。一是因為市售的飲料或多或少都含有食品添加劑,不宜嬰兒飲用;二是因為市售飲料大多并不是果子原汁,而是配制成的,不能為嬰兒補充所需的維生素,即使有些飲料含有少量原汁,但經過反復消毒加工后,維生素也所剩無幾。因此,給孩子喝果汁、菜水最好親自做,不能用市售的代替。

日常護理

選擇嬰兒合適的枕頭

嬰幼兒枕頭長度應與其肩寬相等或稍寬些,寬度略比頭長一點,高度約5厘米。枕套最好用棉布制作,以保證柔軟、透氣。枕芯應有一定的軟度,可選蕎麥皮或蒲絨的,塑料泡沫枕芯透氣性差,最好不用。質地太硬的枕頭,易使小兒顱骨變形,不利于頭顱的發育;彈性太大的枕頭也不好,小兒枕時,頭的重量下壓,半邊頭皮緊貼枕頭,會使血流不暢,木棉枕、泡沫枕通風散熱性能差,不適合夏天使用。

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枕頭時,要從高度、硬度、通風散熱排汗、不變形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注意觀察嬰兒的囟門

孩子在1歲半之內,頭蓋骨還沒有發育好,頭部各塊顱骨之間留有縫隙。位于頭部中央靠前一點的地方,有一塊菱形間隙,一般斜徑有2.5厘米左右,醫學學名叫前囟。用手摸上去有跳動感覺,這是頭皮下的血管中血液在流動,不是病態。

有經驗的人知道,孩子在生某些病時,囪門會發生變化,如吐瀉嚴重、脫水的孩子會出現囟門凹陷的現象;如腦膜炎時,腦壓增高,囪門可凸起。

囟門一般在1歲半左右閉合,如囟門閉合過早,可能是腦發育不良,小頭畸形;若囟門閉合過晚,則可能患有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呆小病)。

嬰兒鼻癤不要擠壓

兒童鼻癤為鼻尖或鼻前庭部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如處理不當可發生海綿竇栓塞及其它顱內感染。因面部靜脈內無靜脈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這與四肢靜脈只能向一個方向流動有所不同。故此,如擠壓鼻癤,細菌感染可經面部靜脈,經過內眥靜脈、眼上靜脈而到達顱內海綿竇內引起顱內感染,故小兒鼻癤切勿擠壓。

身心培育

訓練嬰兒視聽能力

孩子在1個月的時候,觀看東西的能力、雙耳的敏感度都較前有一個飛躍。此時,家長可以在孩子床前上方掛些五顏六色的彩條、彩球等,還可以掛些帶響聲的玩具來吸引孩子。他能較長時間地注視這些東西,兩只小手還會不停地揮動,好像是要抓玩具似的。如果媽媽把玩具在他面前搖晃,他的小手也會跟著揮舞,并皺著眉頭沒有笑意,雙眼緊緊盯住這樣玩具,不知是何物。其實這是孩子在認識,在思索一件新鮮事物。

1個月的孩子不會說話,大人們只能從他的視覺、聽覺、動作幾個方面著手教育,用彩色玩具訓練目光固定,以唱歌、聽音樂等方式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是由母親得天獨厚的條件決定的。比如孩子睡覺時總是喜歡向著母親方面,喜歡看到母親慈祥的目光和親切的面容,喜歡聽媽媽柔和的語音,最愉快的時候是在媽媽的懷抱之中。這些都來自喂養中感情的交流。由一開始的條件反射到后來的完全信任,因此,媽媽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教育著孩子。做母親的應該充分地認識這一點。

訓練嬰兒綜合感官

在寶寶的床邊懸掛一些五顏六色的玩具,如氣球、小動物、彩帶等(最佳視距為20厘米)。當寶寶每天睡醒之后,用這些五顏六色的玩具逗引他,每天2~3次,每次時間因人而宜,一般為3~8分鐘。

疾病防治

“胎記”不需要治療

孩子落生乃至以后一段時間里,可以見到身上有青色的斑塊,這就是俗稱的“胎兒青記”。胎記多見于孩子的背部、骶骨部、臀部,

少見于四肢,偶發于頭部、面部,形態大小不等,顏色深淺各有差異。這種青色斑是胎兒時期色素細胞堆積的結果,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兒童時期逐漸消退,不需要治療。

克汀病的預防

克汀病是由于小兒體內缺少甲狀腺素而引起的一種病。甲狀腺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分泌激素。小兒缺乏這種激素,就會影響小兒腦細胞和骨骼的發育。若在出生后到1歲以內不能早期發現與治療,則會造成孩子終身智能低下和身體矮小。

克汀病主要病因有2種:1某些地區缺乏微量元素碘,缺碘的婦女懷孕后,供給胎兒的碘就不足,導致胎兒期缺乏甲狀腺素。2孩子先天甲狀腺功能發育不良。

怎樣早期發現克汀病呢?母親應注意,在新生兒期,如果孩子黃疸持續不退,吃奶不好,反應遲鈍,愛睡覺,很少哭鬧,經常便秘,哭聲與正常孩子不一樣,聲音嘶啞,便應請醫生檢查。如果延誤診斷,到2~3個月時會發現更多的癥狀,例如舌大且常伸出口外,鼻梁塌平,脖子短,頭發干而黃,且稀疏、皮膚干燥粗糙,肚子相對較大,這時便不可再耽誤,一定要盡早請醫生診治。

治療克汀病,必須爭分奪秒,早一天給孩子用上甲狀腺素治療,孩子的智力發育就要好一些。

脊髓灰質炎的預防

脊髓灰質炎(脊灰)是脊灰病毒所致急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脊髓灰質部分,臨床表現以發熱,肢體弛緩麻痹為特征。好發于嬰幼兒,故又稱為小兒麻痹癥。本病可防難治,可引起肢體麻痹成為終生殘疾。我國現在使用的疫苗均為三價疫苗,為脊灰病毒活疫苗。接種對象:小于5歲兒童。常規免疫:初次2月齡開始服用,連續服用3次,每次間隔1個月。在第3次服用后,間隔10~14個月。加強免疫1次,4歲對其再加強免疫1次。因為本疫苗為活疫苗,要涼開水服用。極少數嬰幼兒服用脊灰疫苗后發生一次性腹瀉可不治自愈。

多曬太陽可防疾病

不論春夏秋冬,家長每天要抱孩子曬太陽,因為在人體皮膚中含有一種維生素D源,這種物質須經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后,才能轉變為維生素D,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的作用在于促使身體吸收鈣,預防佝僂病。

曬太陽時,要盡量暴露孩子的皮膚,才能多接受紫外線。不要在室內曬太陽,因為玻璃擋住了大部分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太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讓孩子接受日光的直射,強烈的日光照射皮膚對人體是有害的,可以選擇上午9:00~10:00和下午4:00~5:00,避開陽光最強烈的時刻。在寒冷的冬季,要選擇天氣較好的中午,抱孩子曬一曬太陽,但一定要注意保暖。

不要用電風扇直吹嬰兒

在酷暑盛夏季節,可不可以給孩子吹電風扇呢?由于年齡越小的孩子,體溫調節中樞越不完善,所以嬰兒既怕熱也怕冷。電風扇不斷地吹會使孩子感冒、腹瀉、消化不良。因而即使天氣很熱,電風扇也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吹,更不要離孩子很近,吹的時間也不能過長;還要避免風扇固定在一個方向,最好是讓風扇搖頭旋轉,風量開到最小,形成柔和的自然風,以降低室內溫度,促進人體散熱。

另外,在小兒吃飯、睡覺、大小便、生病的時候不要吹電風扇,小兒出汗較多時也不要吹電風扇,否則容易著涼生病。

不能用茶水給嬰兒喂藥

茶是中國人最喜歡喝的飲料,具有提神、助消化和防癌等作用。盡管茶水有這些優點,但是不宜用茶水給嬰兒喂藥。這是因為茶葉里含有鞣質,鞣質略帶酸性,遇到某些藥物,可引起化學變化,改變藥性或發生沉淀,影響藥物吸收,產生副作用。所以說不能用茶水給嬰兒喂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黄龙县| 永定县| 澄江县| 临城县| 渝北区| 曲靖市| 宁南县| 军事| 泰兴市| 阳朔县| 吕梁市| 芜湖县| 吉首市| 兴国县| 孟州市| 长乐市| 阿坝| 天水市| 惠东县| 松桃| 惠东县| 墨玉县| 胶州市| 饶平县| 鹤庆县| 葵青区| 安丘市| 旬阳县| 乐业县| 东城区| 竹北市| 桦甸市| 华宁县| 嘉鱼县| 抚州市| 洪江市| 尼木县| 迭部县| 丹阳市|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