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胃炎
- 家庭好醫生完全實用手冊·護理醫師顧問
- 張南編著
- 6136字
- 2021-05-28 16:51:21
1、分類
在內鏡應用前臨床和病理上主要依據癥狀和病史將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系指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并可分成單純性、腐蝕性、感染性、化膿性和出血糜爛性胃炎五種。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萎縮性、肥厚性胃炎和伴隨其他疾病的胃炎。
中藥治療胃炎,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其性質、特點,結合病因、病理,以八綱和臟腑辯證為主,參考胃鏡檢查結果,而進行辯證分型施治和辨證施治。
辯證分型施治:將慢性胃炎分為5型:肝胃氣滯型、脾胃虛寒型、胃熱陰虛型、熱傷胃絡型、血瘀胃絡型。
對胃炎的分類在國際上還有很多,這里主要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
2、癥狀
慢性胃炎的癥狀為:
本病進展緩慢,常反復發作,中年以上好發病,并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的傾向。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多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體征不明顯。各型胃炎其表現不盡相同。
1.淺表性胃炎:表性胃炎因伴有高酸和胃蠕動頻繁,故多數病人中上腹部有飽悶感或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反酸、燒心、腹脹等癥狀。當胃黏膜彌漫性糜爛時,也可能無癥狀。淺表性胃炎的病程緩慢,大部分經過合理的治療是可以痊愈的。大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預后良好,可以治愈。經有關專家的多年觀察和隨訪,證實有部分病例可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容易形成潰瘍,但極少癌變。如仍有部分反復不愈,就會演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2.萎縮性胃炎:不同類型、不同部位其癥狀亦不相。胃體胃炎一般消化道癥狀較少,有時可出現明顯厭食、體重減輕,舌炎、舌乳頭萎縮。萎縮性胃炎影響胃竇時胃腸道癥狀較明顯,特別有膽汁反流時,常表現為持續性上中腹部疼痛,于進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膽汁的嘔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燒灼感,有時可有反復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現嘔血。
慢性胃炎大多無明顯體征,有時可有上腹部輕壓痛,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和惡心、嘔吐;后者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糞。
3、原因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由急性胃炎反復發作,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所致。與飲食不當有關,如長期飲用對胃有刺激的烈酒、濃茶、咖啡、過量的辣椒等調味品;攝食過咸、過酸與過于粗糙的食物,反復刺激胃黏膜。此外,營養素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長期缺乏,使消化道黏膜變性。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以及膽汁返流、細菌感染等都是發病因素。
慢性胃炎病因迄今不完全明確。可與下列因素有關:(1)急性胃炎的遺患。(2)刺激性食物和藥物的作用。(3)膽汁反流。由于幽門松弛,膽汁反流至胃內破壞胃黏膜屏障而致。(4)免疫因素。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中可找到抗壁細胞抗體,以及胃黏膜有彌漫的淋巴細胞浸潤,認為自身免疫反應可能與萎縮性胃炎的發生有關。淺表胃炎的病理改變為胃黏膜充血、水腫、滲出、糜爛及出血等;萎縮性胃炎為黏膜皺襞平坦或消失;肥厚性胃炎為黏膜增厚,上皮細胞增生。臨床表現主要是消化不良癥狀,進食后上腹部疼痛,可出現貧血、上消化道反復出血。胃竇部胃炎發生胃癌較胃體部胃炎多見。通過胃液分析,胃脫落細胞檢查、X線鋇餐和胃鏡檢查,以及血清抗壁細胞抗體試驗和血清胃泌素測定,有助于胃炎的分型診斷。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能治愈。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藥物,戒煙、酒,均有助于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4、自療
急性胃炎因病因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對于暴飲暴食引起的急性胃炎來說,斷食療法相當有效。這種療法就是指禁食一天,只補充水分。輕癥的僅用這種方法即可消除大部分癥狀。待癥狀消除后,即可逐漸吃點稀飯或容易消化的食物,大約從第三天起,就能恢復正常飲食。
如果造成急性胃炎的原因在于藥物的副作用,那么首先應停止服用這種藥物,并注意攝取無刺激性、易消化的食物。這樣一來,癥狀自然會消失。不過,如果為了治病,不宜停藥的話,應該向醫生咨詢。可以采用減少藥量、換一種藥或者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一起服用等對策。
如果是急性腐蝕性胃炎,則必須立刻去醫院進行洗胃。救助不及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急性感染性胃炎須使用抗生素,進行藥物療法;急性化膿性胃炎則必須施行手術治療。
過敏性胃炎的原因在于個人體質,所以應禁止食用引發癥狀的食物。
急性胃炎如果3天以上未改善,要小心其他疾病暴飲暴食和藥物副作用引起的急性胃炎,只要祛除病因,食用無刺激、易消化的食物,即可迅速恢復。如果3天后癥狀依然沒有改善,就必須考慮是否為其他的疾病,并去醫院檢查。
另外,西醫治療小兒胃炎的辦法如下:
(1)控制飲食:小兒一日三餐要有規律,按時定量進食。急性胃炎時應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要吃得太飽,不吃生冷食品,避免食人各種刺激性食物。(2)西藥治療:要根據患兒病情來選用藥物。解痙止痛劑:有腹痛的患兒,短期內需服用解痙止痛劑,如阿托品每次001毫克/千克體重,每日3~4次,飯前服,若有嘔吐未能口服者,可皮下注射,每次001毫克/千克體重,每日l~3次;6~542每次0.2~0.3毫克/千克體重,每日3次;普魯苯辛每次05毫克/千克體重,每日3次;額茹配每次003~006毫升/歲,極量35毫升/日。②抗酸劑:有嘔酸的患兒,應服用抗酸劑。
中醫上有以下幾種療法:
(1)香砂養胃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枳實、白術、豆蔻仁、茯苓、厚樸、香附。②功能主治:本藥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適用于納差乏力、上腹痛、腹脹、呃逆、噯氣、舌苔厚的胃炎患者。用法:每服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胃氣止痛丸:主要成分:香附、高良姜。②功能主治:本藥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作用。適用于喜噯喜按、口吐清水、手足不溫的胃寒患者。用法:每服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舒肝丸:主要成分:柴胡、厚樸、川芎、香附、枳實、沉香、砂仁、木香。⑨功能主治:本藥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兩脅脹痛、腹脹、噯氣、惡心的胃炎。用法:每次服l丸、每日2次。
(4)保和丸:主要成分: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橘皮、連翹。②功能主治: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適用于納差、腹脹、反酸、噯氣等癥。每次6-9克,每日2-3次。
另有西藥及中成藥供你選擇:
西藥
1.動力藥:
(1)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必利
(2)消化酶類
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干酵母、胰酶、乳酶生(表飛鳴)
2.抑酸藥
雷尼替丁,奧美拉唑(對腹痛癥狀較有效)等
3.其他
二甲硅油(消脹片)。
中成藥
柴胡舒肝丸、香砂枳術丸、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木香順氣丸、香砂養胃丸、加味左金丸、溫胃舒膠囊、養胃舒膠囊、氣滯胃痛顆粒、胃蘇沖劑、神曲茶(六曲茶)、六味安消散。
以下食療法可有助于患者進一步調解病情。
慢性胃炎:
(1)飲食原則
飲食宜軟,易消化
②少量多餐,量宜少
沸湯熱茶,待溫飲
辛辣油膩、重調味、煎烤、腌制食品應少吃。
⑤戒煙酒,忌零嘴。
(2)食療選方
①鮮奶200ml,煮沸,睡前飲,長期飲用。適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患者(腹脹、大便稀爛及萎縮性胃炎患者忌用)。
②酸奶50ml,沸水燙溫,加入飴糖少許,日2次,空腹飲用。適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其他慢性胃炎患者忌用)。
③鮮山楂適量,搗汁,日服50ml,入蜂蜜適量,姜汁數滴調勻,分次細咽。適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其他慢性胃炎患者忌用)。
④甘蔗洗凈去皮,絞汁,早晚各一杯。適用于萎縮性胃炎或淺表性胃炎伴胃陰受損者。
⑤鮮山藥200克切片,洋苡仁30克,加水適量煮粥。適用于各類型慢性胃炎久久不愈,體質虛弱者。
⑥小茴香6克,生姜6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為稀粥。適用于慢性胃炎虛寒腹痛者。
⑦甜橙皮50克切絲,鮮山藥200克切片,加水煮粥,入飴糖少許。適用于慢性胃炎腹脹伴消化不良者。
⑧大麥芽100克,裹入砂袋,與紅棗250克共煮至棗爛,取棗搗成泥,加入適量麻油,山藥粉100克,白糖150克,粗面粉1000克,加水適量,揉成面團。加入酵母,待面發起后,放食用堿揉勻,做成包子,上籠蒸熟,當飯食用。適用于慢性胃炎腹脹,食欲不佳者。
急性胃炎的療法:
①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凈。桂花心、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20分鐘,濾渣,留汁。粳米,湯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②鮮藕粥:鮮藕適量,粳米100克,紅糖少許。將鮮藕洗凈,切成薄片,粳米淘凈。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③橙子蜂蜜飲:橙子1只,蜂蜜50克。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帶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20?25分鐘,撈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飲。
④枸杞藕粉湯: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將藕粉加適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150克。
⑤桔皮粥:鮮桔皮25克,粳米50克。先將鮮桔皮洗凈后,切成塊,與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⑥蜂蜜桃汁飲:蜂蜜20克,鮮桃1個。先將鮮桃去皮,去核后壓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適量溫開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
4、注意事項:
(1)在飲食上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胃的活動是有規律的,胃的生理活動包括運動、分泌等,決定了它的功能。當飲食不規律時,必將導致胃活動的不協調。我們從臨床觀察注意到,從事司機、采購、推銷及出差頻繁、上夜班多的工作人員,生活難以規律,胃炎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員。
(2)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芥末、生蒜等,同時避免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的食物。
(3)患者應以吃易消化的軟飯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蘿卜等;豆漿、牛奶營養高且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應列為常用食品。
最后,應鼓勵吸煙病人戒煙或少吸煙。吸煙可影響胃黏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黏膜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是產生胃炎的原因之一。
5、預防
要預防胃炎就要首先查明是哪種類型的胃炎,可以做幽門螺桿菌實驗,也可以做胃鏡確診。平時要注意飲食合理,忌暴飲暴食,堅持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預防各種引起胃酸反流的因素。也可以預防用些藥物,如洛賽克或者雷尼替丁之類。
為了提防胃炎的爆發,第一,要提防飲食衛生,在夏秋兩季更加緊要,不吃不清潔的食品;第二,常日要制止吃對胃刺激性過大的食品,多吃簡略單純消化的食品,并要充塞品味;第三,禁煙、酒,更加是已有胃病的人,要力戒煙酒。
慢性胃炎的預防,最有效方法是消除致病因素,平時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1.心情舒暢,勞逸結合。調查表明,家庭失睦,勞逸失調,情緒緊張,戰爭狀態等等,都會造成大腦皮層與內臟功能的失調,從而產生慢性胃炎的發病基礎,這與中醫所說的“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憂傷思慮則傷脾”是一致的。所以,精神調養是預防慢性胃炎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平日要保持樂觀,心情開朗舒暢,關滿克服困難的信心,注意勞逸結合,謹防神情抑郁。
2.戒煙酒。統計表明,每日吸煙20支以上的人,有40%會得胃竇炎;每日吸煙10支的人,20一30%會得胃竇炎。而酒對胃黏膜的害處比煙更大,長期每日喝烈性酒100—150毫升的人,胃竇炎的發病率高達60%。因而戒除煙酒是十分必要的。
3.積極治療容易弓起慢性胃炎的一些疾病。特別是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炎癥,截斷其向胃部的蔓延。
4.合理用藥。
(1)忌服對胃損害較大的藥物:大約有40%的胃竇炎患者,是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強的松等藥物引起的。所以服用這類藥物宜謹慎,因病情需要服用時,要在飯后服,如有胃部不適,或者見到大便黑色(胃出血),應立即停用。素有胃病者,更宜注意。
(2)胃酸缺乏的人,一方面平時慎用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氧化鎂、硫糖鋁等抗酸藥物,另一方面,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胰酶、1%稀鹽酸等增加胃酸的藥物沒有必要時也不要輕易服用,要改變助消化藥物都可以服用的觀念,避免胃黏膜損害。
5.飲食調養。
(1)平時少吃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生硬、過熱、過冷、粗糙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均應避免;講究飲食方法,要細嚼慢咽,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2)注意營養平衡,及時糾正蛋白質和維生素缺乏,多選擇一些高蛋白食物和高維生素食物,如瘦肉類、禽蛋類、豆及豆制品類、水產類、蔬菜、水果、粗糧、肝等,可以防止黏膜病變。
(3)一般認為雞蛋清、牛奶、豆漿、濃米湯、爛稀飯、綠豆粥、山藥粥有保護胃黏膜作用,宜經常食用。
6.按摩健胃。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3個指頭,在腹部任何一點緩緩用力向下點按,達到不能再按的深度,然后慢慢抬起。一個部位可點按3—5次,順序由上而下,由左至有,逐漸移位。晨起和晚上各進行1次。但飽食后或有急性炎癥、腫瘤、出血等情況時,不宜施行按摩預防法。
6、注意事項
發病后要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多飲水,短期禁食。必要時服用四環素,黃連素等藥物。注意飲食衛生,勿暴飲暴食,節制飲酒,不吃不易消化或腐敗變質食物是防止急性胃炎發生的關鍵。
慢性胃炎的飲食有以下禁忌:
1.忌飲食無規律:胃炎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并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癥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饑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2.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層,對胃黏膜有較大的損害,人們在吸煙時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并附著在口腔、咽喉部,隨吞咽進入胃內,這些有害物質對胃黏膜也有很大損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煙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惡性變。
3.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癥,也應戒除。
4.忌過冷、熱、硬食物:過涼的食物和飲料,食人后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于炎癥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后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于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摩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5.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凈,不要吃變質食品。因為被污染變質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細菌毒素,對胃黏膜有直接破壞作用。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后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調理事宜的以下幾項:
1.生活要規律,定時入睡,作好自我心理調理,消除思想顧慮,注意控制情緒,心胸寬闊。
2.戒煙酒,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
3.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胃不舒服是否是由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
7、危害
胃炎所造成的病理改變為胃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增多、出血、糜爛及退行性改變等。細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胃炎,在進食被污染食物數小時或24小時后急性起病。可有上腹不適、疼痛、惡心、嘔吐,因常伴發腸炎性腹瀉,故又稱急性胃腸炎。重者可出現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癥狀。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典型的癌前期病變,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視,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積極防治是該病的唯一選擇。該病可分為輕、中、重三個階段,當發展到中重度萎縮性胃炎并伴有中重度腸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時,此時極易轉化成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