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腎病中醫辨證腎陰虛分型對癥生活

腎陰虧虛型的對癥生活

素體虛弱、年老久病,耗傷腎陰;或房事不節、損傷腎陰;或因傷精失血耗液而成。或急性熱病,耗傷腎陰;或因其他臟腑虛弱而致;或因過多服用溫燥藥物,均可導致本證。

【臨床癥狀】

頭暈健忘,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兩顴紅赤、五心煩熱,盜汗、口干舌燥、失眠多夢,發落齒搖、足跟疼痛,甚則男子遺精或不育、女子崩漏、或不孕。舌質紅,脈細數。

【發病原因】

腎陰虧虛,不能制陽,內熱由生,故五心煩熱,顴紅等陰虛火旺之見證。陰虛夜間陽無所附,汗液隨陽外越,故盜汗;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相火妄動,擾動精室,故遺精;腎陰虛則陽偏亢,蒸動腎關,開多闔少,故尿多;因腎氣不能固攝,腎關不固,津液隨尿液排出則尿如膏脂。陰虛肝旺則頭暈目眩;腎陰虧虛,不能上養清竅,則耳鳴、耳聾;腎主骨生髓通于腦,髓海不足則健忘;齒為骨之余,腎又主骨、腎精無以充養骨齒,則骨軟齒動,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或不孕,舌質紅,脈細數,均為腎陰虛之見證。

【辨證確診】

形體虛弱,頭暈耳鳴,健忘失眠,腰酸腿軟,咽干口噪,舌紅少苔,脈細。

【中醫治法】

[治法]滋養腎陰

[用藥]熟地、何首烏、女貞子、玄參、枸杞子、山茱萸、旱蓮草、龜板、天冬。

[主方]六味地黃丸和左歸飲加減:生地、山茱萸、山藥、牡丹皮、枸杞子、女貞子。

[加減]低熱加:青蒿、地骨皮、知母、黃柏;尿多加益智仁、金櫻子;尿如膏脂加菟絲子、茯苓;頭暈加菊花、牛膝;少寐加五味子、柏子仁、酸棗仁、夜交藤;盜汗加龍骨、牡蠣;耳聾耳鳴加磁石、蟬蛻;閉經加當歸、益母草、少精加鹿角膠、海狗腎。

【中藥處方】

(1)軟化扶正飲

[主治]健脾益腎。

[處方]地龍30克,水蛭10克,鱉甲15克,丹參20克,當歸15克,桃仁10克,山茱萸20克,肉蓯蓉2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枳實15克,大黃10克,枸杞子、菊花、墨旱蓮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2)加味六味地黃湯

[主治]滋補腎陰,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處方]生地黃、山藥、茯苓、金銀花各20克,山茱萸、牡丹皮、澤瀉、連翹、車前子、小薊、威靈仙各10克,白茅根30克,藕節3~5節。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平均15天為1個療程。

(3)加味地黃湯

[主治]健脾補腎。

[處方]黃芪15~30克,黨參15~30克,熟地黃15~30克,山藥10~15克,山茱萸6~10克,牛膝6~12克,茯苓10~20克,牡丹皮6~10克,白茅根15~30克,杜仲6~12克,益母草6~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分服。

(4)知柏地黃湯

[主治]滋補肝腎,清熱利濕。

[處方]知母10克,黃柏10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0克,山藥10克,茯苓20克,牡丹皮12克,澤瀉15克,車前子15克,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女貞子10克,墨旱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3個月為1個療程。

(5)芪蘆二丹赤苓湯

[主治]補益脾腎,化瘀利水。

[處方]生地黃、熟地黃各12克,山茱萸、牡丹皮各15克,山藥、丹參25克,赤芍、澤瀉、茯苓各20克,炙甘草5克,益母草、生黃芪、炙黃芪、蘆根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6)養陰益腎湯

[主治]補益脾腎,泄濕濁。

[處方]黃芪15克,山茱萸6克,生地黃8克,菊花8克,石決明10克,麥冬6克,龜板5克,山藥12克,白茅根8根,芡實10克,白術8克,茯苓8克,薏苡仁12克,車前子8克,陳皮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7)參芪地黃湯

[主治]益氣養陰,利濕清熱,滋補腎陰。

[處方]黃芪25克,黨參12克,生地黃12克,山茱萸10克,淮山藥12克,白術10克,茯苓16克,牡丹皮10克,澤瀉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連用4周。

(8)參芪地黃湯加味

[主治]益氣滋陰,健脾補腎。

[處方]太子參20克,生黃芪20克,當歸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生地黃各20克,山茱萸肉15克,生山藥30克,丹皮9克,茯苓15克,澤瀉9克,靈芝20克,知母9克,大黃3~20克。

[用法]水煎取汗,于每晚18時前和22時后各服1次,每日1劑,連服3個月后改隔日1劑,繼服3個月。

(9)滋腎陰方

[主治]滋養腎陰。

[處方]熟地黃25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黃精20克,枸杞子10克,陳皮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10)蟾螻芪黃湯

[主治]補氣健脾,滋養腎陰。

[處方]活蟾蜍1只(約200克),干螻蛄4只(約20克),生黃芪30克,生大黃10克,益母草20克,生地黃20克,丹皮10克,山藥20克,山茱萸10克,白術15克,丹參10克,白茅根15根,金銀花15克,陳皮10克。

[用法]先將蟾蜍洗凈去內臟,鍋內加適量水煮沸20分鐘后,再將1枚雞蛋煮熟去殼,入蟾蜍湯內繼續煮30分鐘。方中其他藥物另煎取汁服,并取蟾蜍湯所煮雞蛋服半個,服中藥第2次煎汁時,再服剩下半個。1個月為1個療程,連治3~6個療程。

【針灸治療】

[治法]平補平瀉。

[處方]關元、心俞、神門、太沖、腎俞。

[用法]腎陰虧虛型腎結核加結核、膀胱俞、膏盲俞、足三里、氣海;腎虛遺精加志室、命門、三陰交;腎虛月經不調加三陰交、足三里、血海、命門、中極、脾俞。

【飲食療法】

(1)宜食食物

腎陰虛者,又當進食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腎虛兼有遺泄之癥者,還應進食一些補腎固攝填精的食物。腎陰虛女性,宜食清補類、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比如新鮮蔬菜瓜果或富含纖維素及維生素的食物,如海參、龜鱉、蜂蜜、銀耳等;桑葚子、枸杞、豇豆、干貝、鱸魚、芡實、海參。

(2)忌食食物

忌溫熱、香燥的飲食,亦忌煙酒,忌煎炸炒爆、性熱上火、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的食物,忌海鮮、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一切發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荸薺、柿子、生蘿卜、生黃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蔥、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菊花、鹽、醬、白酒及香煙等。

【食療藥膳】

(1)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成。早晚各食1次

[功效]補益肝腎,澀精斂汗。主治肝腎不足之頭暈目眩,耳鳴腰酸,遺精,遺尿,虛汗不止,腎虛帶下。

(2)枸杞肉絲

[原料]枸杞100克,瘦豬肉500克,竹筍100克,豬油30克,食鹽、白糖、料酒、麻油、干淀粉、味精、醬油各適量。

[做法]將瘦豬肉洗凈,去筋膜,切成2寸長的絲;青筍切成同樣長的絲;枸杞洗凈待用。炒鍋加豬油燒熱,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醬油、鹽、味精攪勻,投入枸杞,翻炒幾下,淋入麻油,起鍋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健身明目。

(3)法制黑豆

[原料]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桑椹10克,熟地黃1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旱蓮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食鹽100克。

[做法]黑豆用溫水泡30分鐘備用。將以上中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放入鋁鍋內加水煎煮,每半小時取煎液1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煎液4次,合并煎液,放入鋁鍋內。將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鋁鍋內,放入食鹽,先以武火燒沸藥液,再文火煎熬,至藥液涸干停火。將黑豆曝曬至干,裝瓷罐(或瓶)中貯藏備用。

[功效]補益腎精,強筋壯骨。用于腎精不足、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身體消瘦,尿頻遺精,腰酸腿痛,筋骨無力等。

(4)核桃鴨子

[原料]核桃仁200克,荸薺150克,老鴨1只,雞肉泥100克,油菜末、蔥、姜、食鹽、雞蛋清、料酒、濕玉米粉、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將老鴨宰殺,去毛,開膛去內臟,洗凈,用開水汆一下,裝入盆內,加蔥、姜、鹽、料酒少許,上籠蒸熟透取出涼涼后去骨,切成兩塊,用雞肉泥、雞蛋清、濕玉米粉、味精、料酒、鹽調成糊,核桃仁、荸薺剁碎,加入糊內,淋在鴨子內膛肉上。放油,油熱時入鴨肉炸酥,撈出瀝去余油,切成長塊,擺在盤內,四周撒此油菜末即可。

[功效]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適用于腎虛咳嗽、腰痛、陽痿、遺精、大便燥結、石淋等癥

(5)食栗補腎方

[原料]生栗子250克,豬腎一個,粳米250克,陳皮6克,花椒10粒,食鹽2克。

[做法]鮮板栗放在陰涼通風處陰干,待用。豬腎洗凈后撕去筋膜,剖成兩半,片去腰臊后,切成約0.8厘米見方的塊;陳皮洗凈待用。粳米淘洗干凈,同豬腎、陳皮、花椒一起下入鍋內,加入清水約2500毫升,置中火上徐徐煨烈成粥。煮成之后挑出陳皮,下之食鹽調味。每次取生栗子十余枚,剝殼食肉,細嚼,連液吞咽,然后再食一碗豬腎粥。

[功效]補腎健骨,補脾強身之功。用于腎虛腰痛、腳軟、小便頻數等癥,有較好療效。

(6)銀耳紅棗羹(或百合蓮子羹)

[原料]銀耳、紅棗(或百合、蓮子)適量。

[做法]銀耳、紅棗共煮羹當點心服食。

[功效]可補陰虛。

(7)甲魚二子湯

[原料]甲魚1只,女貞子、枸杞子各2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甲魚1只與女貞子、枸杞子各20克同煮湯,加調味,食甲魚飲湯,連食數劑。

[功效]可補陰虛和治肝腎陰虛所致的腰痛,遺精、頭暈、目花等癥。

(8)石斛河魚

[原料]石斛6克,河魚1條。

[做法]石斛、河魚共蒸食。

[功效]可滋陰。

(9)蟲草老雄鴨

[原料]蟲草9克,三年老雄鴨1只。

[做法]蟲草9克與三年老雄鴨1只共煮,吃鴨肉喝湯

[功效]補陰虛。

(10)雙鞭壯陽湯

[原料]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6克,牛鞭100克,狗鞭10克,羊肉100克,母雞肉50克,花椒、老生姜、料酒、味精、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將牛鞭加水發脹,去凈表皮,順尿道對剖成兩塊,用清水洗凈,再用冷水漂30分鐘將狗鞭用油砂炒酥,用溫水浸泡約30分鐘,刷洗干凈;將羊肉洗凈后,再放入沸水鍋內汆去血水,撈入涼水內漂洗待用。將牛鞭、狗鞭和羊肉放入鋁鍋內,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放入花椒、老生姜、料酒、母雞肉;再燒沸后,改用文火煨燉,至六成熟時,用潔凈白布濾去湯中的花椒和老生姜,再將菟絲子、肉蓯蓉、枸杞子用紗布袋子裝好,放入湯內,置火上繼續煨燉,至牛鞭、狗鞭酥爛時,取出藥包不用,并將牛鞭、狗鞭、羊肉和雞肉撈出,將牛鞭切成3.3厘米長的條,狗鞭切成1厘米長的節,羊肉切片,雞肉切塊,然后把它們一起裝在碗內,加味精、食鹽和豬油調味即成。服法:吃肉、喝湯,既可佐餐,又可單食。

[功效]暖腎壯陽,益精補髓。適用于虛損勞傷、腎氣虛衰、陽痿不舉、滑精、早泄。

(11)鹿頭湯

[原料]鹿頭1只,鹿蹄2只,蓽撥5克,生姜3克,食鹽、八角、小茴香、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鹿頭、鹿蹄除去毛臟,洗凈;蓽撥、生姜洗凈,用刀拍破。將鹿頭、鹿蹄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再放入蓽撥、生姜、八角、小茴香,置武火上燉熬,燒開后,移文火熬熟。將鹿頭、鹿蹄取出,剖下鹿肉,切成粗條,再置湯中燒開,放入食鹽、味精、胡椒即成。可佐餐,或單食。

[功效]壯陽益精。適用于陰虛體弱、腎精虧虛所出現的腰膝酸軟、畏寒怯冷、陽痿早泄等癥。

陰虛火旺型的對癥生活

勞倦過度,耗傷腎陰,或熱病之后,陰津耗傷,陰虛生內熱,水虧則火浮。

【臨床癥狀】

顴紅唇赤,潮熱盜汗,腰脊酸痛,虛煩不寐,陽興夢遺,口干咽痛,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苔少,脈細數。

【發病原因】

多因思慮勞神太過,或情志憂郁,郁而化火,耗傷心腎之陰,或因虛勞久病,房事不節等導致腎陰虧耗,虛陽亢動,上擾心神所致。心腎陰虛,虛陽偏亢,上擾心神,故見心煩少寐,驚悸多夢。腎陰虧虛,骨髓不充,腦髓失養,則見頭暈耳鳴,健忘;腰膝失養則見腰膝酸軟。虛火內熾,擾動精室,故見遺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咽干燥,為陰虛失潤,虛熱蘊蒸所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亦為陰虛火旺之征。

【辨證確診】

本證以腎陰不足,心火偏亢為主要病機。以心煩不寐、遺精、腰膝酸軟和虛熱癥狀并見為辨證依據。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健忘、頭暈耳鳴、舌紅無苔、脈細數等虛熱的定性癥狀。有心煩不寐、心悸不安、口舌生瘡及腰脊酸痛、遺精等心腎疾病的定位癥狀。本證亦可兼見腰膝酸困發涼的腎陽虛特征。

【中醫治法】

[治法]滋陰降火。

[用藥]制大黃、知母、黃柏、龍膽草、生地黃、黃精、澤瀉、茯苓、柴胡等。

[主方]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黃柏、生地、山藥、茯苓、澤瀉、丹皮。

[加減]若血尿、小便短赤者,加白茅根、小薊、藕節;若尿蛋白長期不消者,加生牡蠣、金櫻子、蓮須;五心煩熱甚,加青蒿、鱉甲、地骨皮;咽干渴者,加石斛、麥冬、玉竹。

【中藥處方】

(1)知柏地黃丸

[主治]多為夢遺,夜寐不安,頭目昏花,耳鳴,心悸,神疲乏力,腰腿酸軟,五心煩熱,盜汗,小便短黃而熱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滋陰清火,安神固精。

[處方]處方:知母9克,黃柏9克,熟地黃24克,山藥12克,茯苓9克,澤瀉9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養陰清熱止遺湯

[主治]養陰清熱。

[處方]生地黃12克,知母12克,白芍20克,黃芩6克,桑螵蛸6克,黃柏3克,焦梔子3克,金櫻子9克,焦白術9克,大棗10枚,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3)龍牡芡蓮三才封髓湯

[主治]養陰清熱。

[處方]黨參12克,熟地黃12克,芡實12克,蓮須12克,天冬10克,黃柏10克,茯苓10克,龍骨20克(先煎),牡蠣20克(先煎),金櫻子25克,五味子6克,砂仁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4)增損大補丸

[主治]養陰清熱。

[處方]黃柏9克,知母9克,熟地黃12克,生地黃12克,女貞子12克,山藥12克,龜板15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5)豬苓湯化裁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口干而苦,顏面潮熱,腰膝酸重,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沉細。

[處方]豬苓12克,茯苓15克,澤瀉9克,生地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5克,五味子12克,扁蓄15克,金錢草20克,車前子12克。

[用法]若熱證明顯者,加知母12克,黃柏9克,若水腫嚴重者,加大腹皮15克,葶藶子12克。若兼有氣虛者,加黃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分服。

(6)五味消毒飲化裁

[主治]面色紅或潮紅,失眠,多汗,食欲亢進,或頭暈頭痛,五心煩熱,皮膚痤瘡,或多發性癤腫,口干口渴,咽痛,舌苔黃厚而膩,脈數。清熱瀉火,利濕解毒。

[處方]地丁草20克,薄公英18克,生甘草6克,連翹20克,赤芍12克,桔梗12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澤瀉12克。

[用法]若小便赤黃者,加白茅根20克,扁蓄20克。若大便閉結者,加大黃6~9克,若證見發熱者,加柴胡12克,梔子12克,全身水腫者,加車前子12克,豬苓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分服。

(7)平火散

[主治]滋陰清熱。

[處方]熟地30克,玄參15克,麥冬9克,生地9克,丹皮9克,山藥9克,石斛9克,沙參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8)濟陰湯各宣陽湯加味

[主治]補腎滋陰,清熱利濕,健脾益氣。

[處方]加味濟陰湯:熟地黃20克,白芍15克,龜板30克,地膚子15克,牛膝15克,枸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菟絲子12克,益母草20克,土茯苓15克,豬苓12克,茯苓20克,澤瀉12克。

加味宣陽湯:黨參15克,麥冬15克,威靈仙12克,地膚子15克,巴戟天12克,淫羊藿15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生黃芪30克,焦白術15克,豬苓12克,茯苓20克,澤瀉12克。

[用法]先服加味劑陰湯3劑,繼服加味宣陽湯3劑,再服加味劑陰湯3劑。9劑為1個療程。

(9)丹芍湯

[主治]清熱養陰,利水滲濕,疏風解痙。

[處方]牡丹皮12克,白芍12克,茯苓18克,澤瀉12克,墨旱蓮20克,女貞子10克,太子參15克,蟬蛻6克,蒲公英2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

[用法]外感咽痛者選加麻黃、柴胡、金銀花、連翹、菊花、魚腥草;血尿明顯者選加白茅根、仙鶴草、小薊;陰虛明顯者選加干地黃、玄參、沙參、麥冬;濕熱甚者選加土茯苓、黃苓;腎虛腰痛、乏力者選加杜仲、續斷、桑寄生;血虛明顯者選加當歸、川芎、雞血藤;氣虛明顯者選加北芪、黨參、白術;咳嗽者選加桑白皮、地骨皮、北杏仁、葦莖;瘀血明顯者選加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參、赤芍、益母草等。每日1劑,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

(10)保腎湯

[主治]滋陰補腎。

[處方]制何首烏20克,菟絲子20克,懷牛膝15克,澤瀉20克。

[用法]口服,每次50毫升,每日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11)朱砂安神丸加減

[主治]滋陰降火,養心安神。

[處方]黃連3克,朱茯神12克,生地15克,當歸9克,麥冬12克,甘草3克,酸棗仁12克,柏子仁12克隨癥加減。

[用法]心煩甚者,加阿膠9克(烊沖)、雞子黃2枚滋陰清火;陰虛陽浮,面熱面紅,眩暈耳鳴者,加牡蠣30克、龜版9克、靈磁石30克,以重鎮潛陽。

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分服。

【針灸治療】

[治法]平補平瀉。

[處方]關元、心俞、神門、太沖、腎俞。

[做法]陰虛火型自汗、盜汗加肺俞、合谷、內關、陰部穴;腎結核加結核、膀胱俞、膏盲俞、足三里、氣海。

【飲食療法】

(1)宜食食物

如甲魚、海帶、紫菜、海參、菠菜、豬血、豬肝、紅糖、南瓜、蛤蜊、銀耳等,芹菜、薺菜、馬蘭頭、金針菜、鮮藕、藕節、荷葉、白茅根、生地、馬齒菜、蕹菜、海參、花生、柿餅、韭菜、阿膠、槐花、西瓜、柿子、荸薺、冬瓜、枸杞頭、瓠子、地瓜、地耳、絲瓜、菊花腦、水芹菜和龜肉、豬脊髓、鴨肉、黑木耳等。

(2)忌食食物

胡椒、肉桂、丁香、參,此外,還應忌吃白酒、辣椒、花椒、大蒜、生姜、洋蔥、茴香、鵝肉、公雞、狗肉、羊肉、各種海魚、蝦子、蟹、芫荽、香椿頭、芥末、荔枝、龍眼肉、川芎等。

【食療藥膳】

(1)桑椹蛋糕

[原料]桑椹30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雞蛋500克,白糖300克,面粉200克。

[做法]將桑椹子、女貞子、旱蓮草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熬20分鐘,濾去渣,留汁。將上汁同雞蛋、白糖、面粉拌勻,待面發起后,做成糕上籠蒸15分鐘即成。

[功效]用于本病患者表現為陰虛火旺者。

(2)腸耳海參湯

[原料]豬大腸300克,黑木耳20克,海參30克,調味品各適量。

[做法]將豬大腸翻出內壁用細鹽搓擦去污穢之物,洗凈切段;海參用水發好切條狀;木耳溫水發好洗凈;三者共放鍋中加水及調味品文火燉煮30分鐘,大腸熟后飲湯食腸。佐餐食之。

[功效]滋陰清熱,潤腸通便。適用于陰虛腸燥之便秘的治療。

(3)四仁通便飲

[原料]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10克。

[做法]將四仁共搗爛,加開水500克沖泡,加蓋片刻。當茶飲用。

[功效]潤腸通便。為老年津枯液少,陰虛所致的便秘者的理想輔助飲料。

(4)鮮百合銀耳糖水

[原料]鮮百合30克,銀耳30克,雪梨1個,燕窩10~30克,冰糖適量。

[做法]放冰糖與其他材料燉糖水。

[功效]2~3人量,有養陰涼血之健胃作用。

(5)山藥海蟄湯

[原料]山藥50克,海蜇皮30克。

[做法]以上二味加水適量煎湯。每日1次服食。

[功效]健脾益腎,滋陰瀉火。

(6)藕節蓮須湯

[原料]藕節30克,蓮須10克。

[做法]以上二物加水適量,煎煮取汁。飲湯吃藕,每日2次。

[功效]清熱瀉火。

(7)百合芡實湯

[原料]百合30克,芡實50克。

[做法]百合、芡實加水煮熟,加糖調味。

[功效]養心安神,補腎固精。

(8)燉冬蟲雞

[原料]冬蟲夏草5枚,母雞1只

[做法]將雞宰殺后去毛開膛取出雜物洗凈,雞同蟲草放入鍋內,加水燉1.5小時,待雞肉爛熟時加鹽和味精各少許調味,食肉飲湯。

[功效]適用于陰虛精少的陽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缙云县| 太仆寺旗| 名山县| 贞丰县| 常山县| 和平区| 伊川县| 环江| 林西县| 桂平市| 崇仁县| 南木林县| 绥江县| 历史| 万山特区| 休宁县| 枞阳县| 凤城市| 宜川县| 安阳县| 长泰县| 新干县| 高州市| 伊金霍洛旗| 武陟县| 于田县| 资兴市| 阜城县| 郧西县| 星座| 孙吴县| 清远市| 景谷| 屏山县| 思茅市| 洛南县| 饶平县| 辽阳市| 乌鲁木齐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