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年少時的平民生活
- 撒切爾夫人的鐵腕政治與平凡生活(世界名人成長歷程)
- 竭寶峰編著
- 2498字
- 2021-05-19 17:50:32
青年時代
我喜歡爭論,我喜歡辯論,我不希望任何人干坐在那兒,一味地附和我,那不是他們的工作。
——撒切爾夫人
1925年10月13日,瑪哥利特·西耳達·羅伯茲,也就是后來的撒切爾夫人,她出生在英國的格蘭舍姆鎮(zhèn)一個并不算富有的小業(yè)主家庭,他家世代都信仰基督教。
這個小鎮(zhèn)始建于薩克遜時代,那還是丹麥人建設的一個地區(qū)中心。在12世紀期間,北大路開始改道,從鎮(zhèn)中間穿過,從此,在地圖上就標明了格蘭舍姆小鎮(zhèn)的位置。這個小鎮(zhèn),交通運輸一直是它的主要收入。
在18世紀時,在小鎮(zhèn)開鑿了運河,從外地把煤、焦炭和石頭等都運進了格蘭舍姆小小鎮(zhèn),同時也把玉米、面粉、麥芽、羊毛和牛奶等源源不斷地運了出去,小鎮(zhèn)從此有了可靠的經濟收入。
但是,格蘭舍姆小鎮(zhèn)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那還是在1850年修建了鐵路之后。大的運輸帶動了小鎮(zhèn)大的發(fā)展。
在格蘭舍姆鎮(zhèn)上,最具有特點和最有意義的建筑,那是金碧輝煌的市政大廳,還有聳立在它前面的格蘭舍姆最有名的兒子伊薩克·牛頓爵士的一座塑像。
瑪哥利特在小的時候非常乖,每當陽光透過菩提樹葉照進房間,她的媽媽、姐姐或者在店里干活的其他人,都不時過來摟抱她或塞給她一塊糖。
在格蘭舍姆小鎮(zhèn),瑪哥利特有生以來第一個清晰的記憶是關于交通的記憶。那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小瑪哥利特坐在嬰兒車里,大人推著她穿過小鎮(zhèn)前到公園。她在路上看到了格蘭舍姆鎮(zhèn)的繁忙場面,那就是斑駁的色彩,穿梭般的車流,來往的人群,還有雷鳴般的嘈雜,互相交織在一起。
這是一個快樂的記憶,有一種田園詩般的朦朧,使首次置身于外部世界的小瑪哥利特產生了良好的自我感覺。
小瑪哥利特的父親羅伯茲世世代代都是北安普敦的鞋匠,當時那里是一個巨大的制鞋業(yè)中心。羅伯茲當初本想當老師的,但家里供不起他上學,于13歲輟學。他到歐德爾學校的食品店做工,這是一所不錯的私立學校。
1913年,羅伯茲當上格蘭舍姆一家食品店的經理。他當時一個星期掙14先令,12先令用于食宿、一先令積攢起來,剩下的一先令才用來零花。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羅伯茲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至少六次報名參軍,每次都由于健康原因被拒絕。
羅伯茲來到格蘭舍姆四年后,在當?shù)氐男l(wèi)理公會教堂認識了后來的妻子比阿德利絲·艾塞耳·斯蒂芬遜。她是一個裁縫,自己開了一家店。1917年,羅伯茲與比阿德利絲·艾塞耳·斯蒂芬遜在他們相識的那座教堂結婚。
比阿德利絲·艾塞耳·斯蒂芬遜很節(jié)儉,至1919年他們就能夠利用抵押貸款在白帕娜特買下他們自己的店。他們的家就在店的樓上。
1925年10月13日,他們的第二個孩子瑪哥利特就誕生在這里。然而,夫妻倆做夢也不會想到,幾十年后,這個小女兒竟然成為叱咤風云的英國女首相。
后來,羅伯茲的經營又擴大了,店里請了三個店員,童年的小瑪哥利特也會忙著幫助大人把茶、糖或餅干分裝成一磅或兩磅的小袋,以使顧客買這些食品時不耽誤時間。
瑪哥利特在柜臺前忙著時,窗外不遠處的通往北方的鐵路上不時有列車隆隆駛過。她干起活來從未感到厭煩,經常覺得很快樂。她的家強調勤奮工作,只要店里忙,她隨時幫忙。
在房子的后部有一個涼爽房間,他們稱作“老面包房”,那里掛著咸肉,需要剔骨,切成細片。整個房間里彌漫著香料、咖啡和熏肉的宜人香味。
住在商店的樓上,小瑪哥利特可以比其他階層的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見到父母。無論是吃早飯時,還是吃午飯時,或者是下午喝茶或吃晚飯時,她都能見到父親。
父親對女兒非常關心和疼愛,全家人在一起和睦快樂,周末一起出外做禮拜、郊游、參加音樂會、舉行家庭音樂會,有時父親甚至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他們更多的時間是用來交談。
在這個家庭里,父親道德高尚,媽媽性情賢淑,他們恪守著維多利亞時代的價值觀:節(jié)儉、克制、愛國、富有責任感,他們把這個家操持得井井有條。
這個家庭強調勤奮工作,每個人在家里從不懶散。這一方面是因為家人認識到懶散是罪過,另一方面是因為總有很多活要干。
小瑪哥利特還向媽媽學習做家務。媽媽教瑪哥利特正確熨燙男襯衫的方法,還教她不損害刺繡的熨燙方法。
媽媽在火上把大而扁平的熨斗燒熱,并告訴瑪哥利特一個秘密:在熨斗上涂大約六便士硬幣那么大小的一塊蠟,這樣燙出的亞麻制品特別光亮。
瑪哥利特在白帕娜特的家不僅每天打掃,每周打掃,而且每年春季進行大掃除,為的是把平時打掃不到的死角打掃干凈。她把地毯吊起來抽打。
媽媽從拍賣行買來的紅木家具質量很好,她和媽媽用溫水和醋質混合液刷洗,然后上光。
瑪哥利特童年生活清淡艱苦,家里沒有洗澡間、自來熱水和室內廁所,她也沒有值錢的玩具、服裝。這并不是羅伯茲沒有錢,而是他執(zhí)意為女兒創(chuàng)造一種節(jié)儉樸素、拼搏向上的習慣。
她們家是從不浪費東西,節(jié)儉,量入為出。一般來說,對一個家庭的最過分的挖苦莫過于說這一家子太“小器和吝嗇”了,他們卻從不以為恥,還因此而自豪。
戰(zhàn)時的艱苦對她家來說并未有太大影響,甚至能節(jié)省出來一些食物,并將它們分送給孤寡老人或病人。他們聽收音機時記下節(jié)約型的菜譜,如“伍頓爵士土豆餅”,這是以戰(zhàn)時的糧食部長命名的一道節(jié)約型的菜。
她父親不僅參加教會發(fā)起的募捐,而且還常作為市議員或以個人名義參加募捐。而她最喜歡參加的是圣誕兒童食品救助團募捐,為生活困難的孩子募捐。
媽媽是一位出色的家庭廚師,而且很有條理。媽媽一周烤兩次面包,還烤制餡餅、蛋糕等糕點。她的家制面包頗有名氣,她的姜汁面包也一樣享有美名。
媽媽是個專業(yè)裁縫,瑪哥利特穿的大部分衣服是她縫制的。那時有兩種很好的衣服式樣,一種叫新款,一種叫巴特里克。
在格蘭舍姆和諾丁漢的減價市場上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質量很好的布料。所以家里人的衣服花錢不多,質地不錯,且款式時髦。
瑪哥利特的空閑時間比其他孩子要少,但她喜歡獨自一人長時間散步。格蘭舍姆座落在一個小山谷中,周圍是小山丘,這與林肯郡大部分地區(qū)不同,那里地勢平坦。
瑪哥利特喜歡鄉(xiāng)間的美景并在其中陶醉于自我思考。有時她沿曼索普路走到鎮(zhèn)子外邊去,然后插到鎮(zhèn)的北部,從北大路回來。有時漫步走上霍爾山,到那里采集野薔薇或黑莓。
如遇下雪,那里還可以滑雪橇。
平民生活環(huán)境帶給人的是艱苦勞碌,教給人的是努力奮斗,告訴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經驗。
瑪哥利特從政以后,對這段平民生活充分利用,使她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民眾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