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破鱔魚片的姑娘
- 學會與人合作的故事(青少年學會成熟的故事)
- 蕭楓主編
- 1177字
- 2021-05-31 09:40:51
幾年前,我與表叔開了一家魚店,生意挺火。
大師傅炒得一手好鱔魚,店里每日鱔魚片的需求量很大,從采購到洗、切、煮一條龍,三位師傅忙不過來。我在店門前貼了個小廣告,想招聘兩名新員工。也許是給的待遇不錯,前來應聘的人還真不少。
一天傍晚,我與表叔正準備打烊,進來一個小姑娘,年紀約十五六歲。她進門打量了半天,卻不說一句話。一見她那樣子,我就猜出了八九分:“是來應聘的吧?我這里需要的不是你這樣的人,對不起啊。”
小姑娘臉上閃過一絲失望的神情,但她似乎有些不甘心:“如果我在這里做小工,不要你們的工資,你們收不收下我?”
我仔細地打量她,她生得眉清目秀,就是個頭矮小,體質偏瘦,顯然不是做工的料。“你是來長見識的嗎?”我知道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采取零薪水的方式去長見識,但我這家小小的魚店,能有多少見識可言?于是我問:“看你長得挺標致的,可以去站柜臺啊,做這種小工很累,你的身體可能吃不消。”小姑娘搖搖頭說:“我還在念書,不能站柜臺的。再說,就是做小工,也只能每天晚上來做一個鐘頭。所以,我不能要你們的工資。”
我疑惑了:“不要工資的勤工儉學,還要占用你的學習時間,事情不會這么簡單吧?”我這么一問,她的眼圈紅了,我馬上說:“是不是家里遇上難處了?”小姑娘說:“難處是有,不過不會讓您為難的。我只要……只要你們每天能到我媽那兒買鱔魚就可以了……因為我媽……她是殘疾人……”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
第二天一大早,在小姑娘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她的母親——一位破鱔魚片的大嬸。“我媽以前的生意是這兒最好的,去年出了車禍,左手失去了三根指頭,破鱔魚片的速度變慢了,現(xiàn)在賣出去的魚還不到以前的一半。”小姑娘解釋說,“除了賣鱔魚,媽媽沒有別的賺錢路子。賣不出鱔魚,一家人就沒有經濟來源,我就得輟學……”
就在那一瞬間,我做出一個決定:今后店里所有的鱔魚一律從這里進貨。這樣一來,店里還得增加破鱔魚的成本。雖然小姑娘每天主動來幫著破鱔魚,但速度還是跟不上。高峰期的時候,還得請“外援”。這時候小姑娘就很著急,有兩回還劃傷了手指,但每次沒等傷好,她就又在店里忙來忙去。
日子一晃過了兩年,小姑娘也為我破了兩年鱔魚。破魚的速度由慢到快,到后來,基本上不用請“外援”了。兩年后,小姑娘成了大學生,開學那天,我和表叔商定,將她兩年來應得的工錢封了一個大紅包給她。小姑娘先是一愣,說什么也不肯收。后來,她收是收了,但要求作為預支的工資,每年的寒暑假,她還會來店里幫著破鱔魚。
有一件事,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實小姑娘破鱔魚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只不過在她劃傷手指的那些日子里,店里的幾名員工都學會了破鱔魚,大家知道她的家境不好,都想幫她。
善無大小之分,只要心誠。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做出像捐資助學、鋪路架橋那樣的大善之舉,但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也能表達我們的善意,也能像春夜喜雨般潤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