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子思勸衛(wèi)侯反驕破滿
書名: 學會謙虛禮貌的故事(青少年學會知理的故事)作者名: 蕭楓主編本章字數(shù): 603字更新時間: 2021-05-31 09:41:17
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學生。
一次他到衛(wèi)國去作客。看到衛(wèi)侯說話或處理事情不管對不對,他的群臣都異口同聲地附和。于是他就對他的學生公丘懿子說:“我看衛(wèi)國可真算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公丘懿子說:“您為什么這樣說呢?”
子思說:“當人君的如果不謙虛,認為自己一貫正確,那么別人就是有再好的意見、再好的辦法,他也聽不進去。即使事情辦得對,也應當聽聽別人的意見,何況是讓別人稱贊自己做壞事、助長自己作惡呢!凡事如果自己不考慮是非,只是樂意讓別人稱贊自己,這樣的人再沒有什么人比他更糊涂的了;聽別人的話如果不考慮有沒有道理,只是隨聲附和,一味阿諛奉承,這樣的人,再也沒有比他更無恥的了。當國君的糊涂,當人臣的無恥,這怎么能領(lǐng)導百姓呢?我得找時間和衛(wèi)侯談談。”
一天,子思見到了衛(wèi)侯,對衛(wèi)侯說:“您國家的風氣應當改變,否則的話,您的國家將要每況愈下了。”
衛(wèi)侯驚訝地說:“您說說,是什么原因呢?”
子思說:“您察覺到?jīng)]有,您說出話來,自己認為是對的,您的卿大夫沒有敢矯正其中不對的地方的。您的卿大夫說出話來,也都認為自己對,而那些士人和百姓沒有敢矯正其中不對的。這樣一來,你們當君的當臣的都已經(jīng)自命是賢明的人了,下邊的群眾也隨聲附和。贊揚、順從的人,就會得到好處;矯正、不順從的人,就會有禍患。像這樣,您想想,好事從哪能生出來呢?”
衛(wèi)侯聽完子思的話,起來說:“謝謝先生的教導,我今后一定謙虛謹慎,以禮待人,改變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