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未來的農業如何提供食品
- 未來:將來我們會怎樣
- 鐘哲編著
- 1377字
- 2021-05-30 12:36:10
人造種子
農業生產都要在作物成熟時選擇優良的果實作為種子。這種傳統的選種方式有兩個弊端。一是在幾代選擇后,種子性能會發生退化;二是數量不足。現在,科學家已經找到一種人工合成種子的方法,一旦實踐成功,可望解決上述矛盾。
世界上第一批人造種子已由法國農業專家研制出來,其中有小麥、水稻、苜蓿、胡蘿卜和山茶等。這些人造種子和天然種子不同。天然種子形狀各異如大豆種子是圓形的,小麥種子是紡錘形的,而人造種子都是球體膠囊,形狀像蛙卵。不過,把它們播種到地里,都可以生根、發芽,生長成正常的作物。
人工制造種子,首先要篩選秧苗,從原來作物的植株上選切一塊組織切片,然后把切片置入事先注滿營養液的培養試管中。經過快速的無性繁殖,原植物的細胞發育成胚胎——種子,就可用于播種。
用人造種子繁育農作物,可以避免后代性能的退化。因為人造種子的優選非常方便,只要在優良的植株上切下一小片組織就可以了。這一小片組織細胞,經過營養液培養,就成為后代植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種子源泉。由于培養的是優良品種,所以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產量。
現在,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主要靠使用大量的農藥,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也造成了環境污染。人造種子經過處理,可以消除種子上的病毒和細菌,還可以直接在培養箱中做專門的預防接種處理,這就從根本上提高了作物的防病、抗病能力。
人造種子還可制成具有不同功能的作物的品種。如現在的小麥,做面條、制面包都是同一種。將來生產的小麥就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有的專做面條,有的制成面包,還有的供牲口用等等。每種用途都是根據小麥的不同特性,如蛋白質的含量、含糖量和各種維生素的含量而定的。
生產副食的農業工廠
這個工廠可以生產蔬菜、瓜果、藥材和花卉等植物,所以稱為“農業工廠”。
農業工廠全然不像農場和溫室,它不用土壤種植,不需露天和耕耘。它很像現代化工廠,幢幢廠房內設有自動生產線,它們上下不停地循環、轉動,生產秩序井然。從播種到收獲,全采用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光線、溫度、濕度、肥力和二氧化碳濃度等都根據不同植物作適當調節,因此,不用“靠天吃飯”,天南地北的作用,不論東北的大豆、南方的榨菜、北京的西紅柿、新疆的哈密瓜等,都可以在同一農業工廠中生產出來,而且按人們需要來生產。
農業工廠的生產流水線可以是立體的,蔬菜生產線的上層生產萵筍,萵筍上面可再生產瓜果,不受土地和光照的限制。因為玻璃廠房里用陽光和高壓納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光照,甚至還可以直接給植物“注射”某種激索和它們所缺少的微量元素,使植株長得又快又好,比起田野的栽培植物成熟期要快十幾倍。
農業工廠的廠房分成六個作業區。先是將種子播在鋪有木屑和肥料的培育盤中,在沒有窗戶和照明的溫室里發芽。等長出小芽后,被傳送帶送入玻璃溫室。經過光照、根部加壓,溫度控制、氣氛控制等栽培管理,第六天,蔬菜走完溫室全程離開傳送帶到收獲區時,已經長成翠綠的嫩菜,就可包裝上市,供人們食用。這樣,可以天天有播種,天天有收獲,常年供應各種新鮮蔬菜和瓜果。
農業工廠所用的“肥料”是多種營養液,它不使用任何農藥、除草劑和消毒劑,連空氣也是經過嚴格過濾后通入的,因此不用擔心農藥中毒,也無需用水沖洗,而且生產的植物營養很豐富,外觀誘人。
農業工廠的生產可以不受地點和氣候條件的影響,人們可以在居民聚居區、旅館、飯店、食品廠及超級市場附近建設,專門生產各自需要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