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系氏族時期的教育
- 人類的繼承與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世界歷史百科)
- 聞明 彭萍萍主編
- 406字
- 2021-05-27 14:10:21
父系氏族時期是氏族公社的第二個階段。由于青銅器的冶煉和使用,使生產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并出現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在農業生產和畜牧業生產中,都需要較強的勞動力,男子的勞動逐漸占了主導地位,婦女則轉為主要從事家務勞動。原來以母系為中心的母權制氏族逐漸轉變為以父系為中心的父權制氏族。
父系氏族社會由若干個家長制的大家族組成。家長制大家族,是社會基本的經濟細胞,也承擔了教育青年的職責。這個時期,教育的內容更加復雜了,兩性在教育上的差別也越來越大。女孩主要學習管理家務,從事家務勞動。男孩除學習照管牲畜、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知識外,還要參加軍事操練,學習騎馬、投矛、挽弓射箭等技能。“成年禮”因而得到進一步發展,青年人往往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經考查合格,才能成為氏族社會的正式成員。
父系氏族時期教育的特點一方面是教育內容擴大了、豐富了,教育的項目也有所增加,增添了軍事體育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道德倫理教育也受到更大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