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精明人說話的150個小絕招
- 善之
- 5650字
- 2014-06-30 15:12:06
男友不能回答:“是啊,你是沒有模特兒的身材,可是模特兒都是餓出來的。”或“你不需要這么苛求自己,我不在乎你的身材。”而是應(yīng)該說:“我覺得你很美,而且我喜歡這樣的你。”然后給她一個擁抱。
如果她說:“你覺得我們相配嗎?你還愛我嗎?”
男友不該說:“我覺得我們還有些方面必須再溝通。”或“你還要問幾次?這個話題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了。”
而是最好這樣說:“是啊,我好愛你。你是我生命中最特別的女人。”或“我越了解你,就越愛你。”
(3)當她覺得怨恨
通常,當女人心情愉悅,她會付出更多,同時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回報。當她發(fā)現(xiàn)她付出的遠比她所獲得的要多,而且她心情正好又處于低潮時,她會產(chǎn)生怨恨的感覺。而對象有可能是她的伴侶、工作、生活、父母甚至交通狀況或其他對象。男人在這時候千萬別指責她,罵她想法太負面或不講理,也不要嘗試立即把她從這些情緒中拉出來。
如果女友說:“我討厭我的主管,他對我要求太多了。”
男友千萬別說:“他可能不知道你已經(jīng)做了很多事了,他只是希望你能有最好的發(fā)揮。”或“你應(yīng)該告訴他你的負擔夠大了,直接拒絕他。”
你可以說:“他不知道你做了這么多事,他到底想怎樣?”然后,聽她抱怨。
如果一個女人因為某件事而產(chǎn)生怨恨的感覺,她最不希望的就是對方將那件事看得一點也不重要,反而認為她小題大做。她需要的是把事情說出來,發(fā)泄一下她的情緒,希望對方跟她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這也就是親密關(guān)系的意義所在,她希望對方是她的親密盟友。
女人希望與男人分享完全的自己,一種被愛包圍著的感覺。
23、學會戀愛中的道歉
道歉將伴隨著戀愛的整個過程,而學會了其中的技巧,也就懂得了一半解破女人的方法。
若要保持戀愛關(guān)系和諧,需要雙方的經(jīng)營。從戀愛到到順利地訂婚、結(jié)婚,必須練習兩大技巧:道歉與原諒。這兩種技巧就像飛鳥的雙翼,沒有它們,愛的飛鳥就無法飛翔。道歉與原諒是相輔相成的。當一方勇于道歉時,另一方要原諒就很容易;當一方常常心胸寬大地原諒對方,對方自然愿意誠心地道歉。如果一個男人知道他不會被原諒,道歉對他來說自然是多此一舉了。
以下是幾點向女友道歉時的建議:
(1)先說你很抱歉
當你先說你很抱歉的時候,表示你愿意開放你的耳朵聽她的抱怨。簡短地向她說你抱歉的原因,不要做任何解釋,越簡短效果越好。
(2)認真傾聽她的反應(yīng)
當你說抱歉,表示你關(guān)心她的感受,愿意聽她表達她的感覺。一旦她表達完了,千萬不要想解釋或和她爭辯。如果她還有更多話要說,就讓她說個夠,如果沒有,就可以采取第三個步驟。我們知道聽女人抱怨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你盡力而為就好,畢竟一時的忍耐可以避免幾個禮拜的不愉快。當女人心情不好,她希望對方能夠了解那種感覺。
(3)用負面形容詞進行解釋
當你犯錯了,請記得用負面形容詞描述你所犯的錯。以下是幾個以負面形容詞描述的例子,讓我們看看女人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當你說:“很抱歉我遲到了,我真是太不體貼了。”
她會覺得:“沒錯,你真的很不體貼。既然你知道我的感覺,我心里就好過多了。只要不是每次都遲到就好了。你不需要凡事完美,只要你有想到我在等你就好,沒什么,我原諒你。”
當你說:“很抱歉你在宴會中受到冷落,都是我太不體貼了,這是很糟糕的事。”
她會覺得:“對啊,你真是太不體貼了,但是你能夠了解就表示你不是真的那么糟糕。我想你并不是故意要在宴會中冷落我的,我愿意原諒你。”
當你說:“我很抱歉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太容易生氣了。”
她會覺得:“你太生氣了,所以根本聽不進我說的話。我想我也有錯,至少他是在乎我,所以試著聽我說話,我應(yīng)該原諒他。”
在以上幾個例子當中,男人用幾個負面形容詞:不體貼、容易生氣的、糟糕的。女人對于男人用這些形容詞來道歉,永遠不嫌煩。就像男人聽到:謝謝你,很有道理,好主意,感謝你的耐心這些句子,也永遠不嫌煩一樣。
男人必須使用適當?shù)淖盅巯蚺说狼福艜嘈А6嗽谠從腥藭r也是有方法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當他說:“很抱歉我遲到了,我實在太不體貼了。”
你應(yīng)該說:“沒關(guān)系,下次再打電話給我吧!”
當他說:“很抱歉你在宴會中受到冷落,都是我太不體貼了,這是很糟糕的事。”
你應(yīng)該說:“沒什么,只要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就好了,我相信你會補償我的”;當他說:“我很抱歉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太容易生氣了。”
你應(yīng)該說:“謝謝你,你不需要說這些,你能試著去了解我的想法,我就很感激了。”
當一個女人以上述表達方式原諒對方,可以避免激怒男人,并使他更有責任感、更體貼她的需要。
如果男人的道歉都能得到對方的原諒,他會越變越體貼。
而女人如果能夠體會寬容原諒的力量,她可以拋開那些使她怨恨的小事,不讓這些小事在她心中累積,反而變得更關(guān)愛對方。
24、盡量使自己的話避免被別人誤解
自己認為是一句妙語,可說出來也許令聽者很不高興,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話語有歧義,讓別人誤解。
年輕小伙子阿偉打算為新交的女友小蘭買一件生日禮物。他們交往時間不長,小伙子經(jīng)過仔細考慮,認為送一副手套最恰當不過,因為這樣既浪漫,又不顯得過分親昵。
下午,阿偉去百貨商店給女友買了一副白色的手套,讓女友的妹妹小麗帶給她姐姐。小麗給自己買了一條內(nèi)褲。回家的路上,小麗把兩件物品弄顛倒了,結(jié)果送給小蘭的禮物變成了內(nèi)褲。
當晚,阿偉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小蘭的電話:
“你為什么買這樣的禮物送我?”
沒有聽出來對方的怒氣,阿偉的情緒很高,他說起話來非常的流利,根本容不得小蘭插嘴:
“小蘭,我之所以選了這件禮物,是因為據(jù)我留心觀察,你晚上和我出門時總是不用它,我沒有給你買長的,因為我注意到,小麗用的是短的,很容易脫下來。它的色調(diào)非常淺,不過,賣它的女士讓我看她用的同樣的東西,她說已經(jīng)3個星期沒洗了,但一點都不臟。我還讓她當場試了試你的,它看上去好看極了……”
“神經(jīng)病!”
等待對方夸獎的阿偉猛然聽到這三個字,他當時就懵了,愣在那里根本說不出話來……
為什么戀愛的雙方會造成誤會?粗心的小麗固然有一定的責任,但是當事人雙方交談不明確恐怕是主要原因。在電話中,雙方都以為自己話中的“禮物”非常明確,所以,都沒有說出來,結(jié)果鬧出了笑話。
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聚集成的,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工作性質(zhì)也不一樣。在這眾人聚集的工作場所里,總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誤解,甚至是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糾紛。
當遭人誤解時,開展工作就會顯得困難重重,夫妻生活也會失去和諧,不但是自己的損失,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幸福,甚至團體的利益。
所以,必須具備一套化解誤會的說話術(shù)。這里首先談?wù)勗斐烧`解的幾種原因。
(1)言詞不足。有的人不管是在表達信息,或者說明某些事情時,常常在言詞上有所缺失,結(jié)果弄得只有自己明白,別人一點也搞不清真相,這種人就是缺乏“讓對方明白”的意識,以致容易招來對方的誤解。比如,英軍有一個團買了一頭驢子作為吉祥物。不幸的是,沒有幾天驢子就死了。由于團長出差在外,于是副團長便打了個電報給團長:“驢子不幸逝世。再買一頭,還是等你回來?”如果改成“驢子不幸逝世。再買一頭驢,還是等你回來再買?”就不會鬧笑話了。
(2)過分小心。有的人不管什么事,都謹小慎微,從不發(fā)表意見。因此,個人的存在與否也變得微不足道,變成容易受人誤會的對象。
這樣的人總希望對方不必聽太多說明就能明白,缺乏積極表達自己意見的魄力。對于這種類型的人而言,含蓄并不是美德,這一點要深刻反省。
(3)自以為是。這一種人是頭腦聰明,任何事都能辦得妥當,但是卻經(jīng)常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即使著手一件新工作,也從不和別人照會一聲,只管自作主張地干活。這么一來,即使自己把工作圓滿完成,上級及周圍的人也不會表示歡迎。
(4)外觀的印象不好。人對視覺上的感受印象最深刻。雖然大家都明白“不可以貌取人”,但是,實際上雙眼所見的形象,往往成為評判個人的標準,這個印象可能是造成誤解的原因。如果讓周圍的人有了不好的印象,且造成誤解,若不早點解決,恐怕不好收拾。
(5)欠缺體貼。縱然只是一句玩笑話,但若造成對方的不快,恐怕也會導致意想不到的誤解。甚至是一句安慰、犒勞的話,如果對方接受的方式不同,也可能變成誤解。因此,在說話之前,一定要先考慮對方的狀況以及接受的態(tài)度。
那么,怎樣才能盡量使自己的話不被別人誤解呢? (1)不要隨意省略主語。從現(xiàn)代語法看,在一些特殊的語境中,是可以省略主語的。但這必須是在交談雙方都明白的基礎(chǔ)上,否則隨意省略主語,容易造成誤解。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在一家商店,一個男青年正在急急忙忙挑帽子,售貨員拿了一頂給他,他試了試說:
“大,大。”
售貨員一連給他換了四五種型號的帽子,他都嚷著:
“大,大。”
售貨員仔細一看,生氣了:
“分明是小,你為什么還說大?”
這青年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
“頭,頭,我說的是頭大。”
售貨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旁邊的顧客“撲哧”一聲笑了。造成這種狼狽結(jié)局的原因就是這位年輕人省略了他陳述的主語:“頭”。
(2)要注意同音詞的使用。同音詞就是語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在口語表達中脫離了字形,所以同音詞用得不當,就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如“期終考試”就容易誤解為“期中考試”,所以在這,不如把“期終”改為“期末”,就不會造成誤解。
(3)少用文言詞和方言詞。在與人交談中,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詞,文言的過多使用,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不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表達。有這樣一件事:有個小伙子,年過三十仍沒娶妻,他母親非常著急。后來別人給他介紹了一位姑娘,幾天后,他寫信告訴母親:“女方爽約”。母親非常高興,認為約會是爽快的,逢人就講兒子有對象了。一年后,母親要求見見姑娘,兒子才把“爽約”解釋清楚。母親連連責怪兒子話沒說清楚,耽誤了時間,小伙子也后悔莫及。如果小伙子當初把“爽”,字改為“失”字,或許早就有妻室了。
(4)說話時要注意適當?shù)耐nD。書面語要借助標點把句子斷開,以便使內(nèi)容更加具體、準確。在口語中我們常常借助的是停頓,有效地運用停頓可以使你的話明白、動聽,減少誤解有些人說起話來像開機關(guān)槍,特別是在激動的時候就不注意停頓了。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剛看完電視球賽的學生,就問:
“這場比賽誰贏了?”
有一個學生興奮地說:
“中國隊打敗日本隊獲得冠軍。”
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國隊打敗了日本隊,還是日本隊獲得了冠軍呢?他又問了另一位學生,才知道是中國隊勝了。所以,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語句的停頓,使人明白、輕松地聽你談話。
25、恰到好處地拒絕別人的求愛
被愛是一種幸福,但愛你的人是你不愛的人就未必幸福。拒絕別人的愛要狠心地說出,輕輕地撫平,猶豫只會使彼此傷得更深。
被愛是一種幸福,如果愛你的人正是你所愛的人。但是,假如愛你的人并不是你的意中人,或者你一點也不喜歡他,你就不會感覺被愛是一種幸福了,你可能會產(chǎn)生反感甚至是痛苦,這份你并不需要的愛就成了你的精神負擔。
別人愛你,向你求愛,他(她)并沒有錯;你不喜歡,你拒絕他(她)的愛,你也沒錯。最關(guān)鍵的是看你怎樣拒絕,如果拒絕得恰到好處,在得到解脫的同時,也省去了諸多麻煩。如果你不講方式,不能恰到好處地拒絕別人的求愛,你就可能犯錯誤,不但傷害他人,說不定也危害自己。
初次交朋友,你也許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左右為難,因為她或他的條件實在讓人愛不起來。但是,由于是你的上司介紹的,或者是上司的子女,所以你在拒絕上產(chǎn)生了猶豫,雖然每次見面都會使你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你一想到對方的身份、上司的威嚴,屢次想謝絕卻又不好出口。有時候,也許你為了顧全對方的面子而難以開口說個“不”字,或者懾于對方的威嚴,你不知所措。你被這份多余的愛折磨得痛苦不堪,不知該如何去做。生活中處在這種矛盾中的人太多了。有些人遇到這些情況時不知該如何拒絕,因處理不當,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
怎樣對愛你的人說出你的不愛,并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讓他接受這個事實呢?
拒絕求愛的方法有多種,但可以口頭交談,是最需要勇氣和智慧的一種,以下幾點技巧,可以供參考:
(1)直言相告,以免誤會
你若已有意中人,又遇求愛者,那么就直接明確地告訴對方,你已有愛人,請他另選別人,而且一定要表明你很愛自己的戀人。同時,切忌向求愛者炫耀自己戀人的優(yōu)點、長處,以免傷害對方自尊心。
(2)講明情況,好言相勸
倘若你認為自己年齡尚小,不想考慮個人戀愛問題,那就講明情況,好言勸解對方。
(3)婉言謝絕
倘若你不喜歡求愛者,根本沒有建立愛情的基礎(chǔ),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基礎(chǔ)上,婉言謝絕。對自尊心較強的男性和羞澀心理較重的女性,適合委婉、間接地拒絕。因為有這類心理的人,往往是克服了極大的心理障礙,鼓足勇氣才說出自己的感情,一旦遭到斷然的拒絕,很容易感覺受傷害,甚至痛不欲生,或者采取極端的手段,以平衡自己的感情受創(chuàng)傷。因此拒絕他們的愛,態(tài)度一定要真誠,言語也要十分小心。你可以告訴他(她)你的感受,讓他(她)明白你只把他(她)當朋友,當同事或者當兄妹看待,你希望你們的關(guān)系能保持在這一層面上,你不愿意傷害他(她),也不會對別人說出你們的秘密。
你不妨說:“我覺得我們的性格差異太大,恐怕不合適。”
“你是個可愛的女孩,許多人喜歡你,你一定會找到合適的人。”
“你是個很好的男人,我很尊重你,我們能永遠當朋友嗎?”
“我父母不希望我這么早談戀愛,我不想傷他們的心。”
一些自尊心強的人可能并未向你直接示愛,只是用言行含蓄地暗示他們的感情,那么,你也可以采取同樣的辦法,用暗含拒絕的語言,用適當?shù)睦涞蚴柽h來讓他(她)明白你的心思。
要記住,拒絕別人時千萬不要直接指出或攻擊對方的缺點或弱點,因為你覺得是缺點或弱點的東西,他人也許并不認為是缺點。所以,不能以一種“對方不如自己”的優(yōu)越感來拒絕對方。特別是一些條件優(yōu)越的女青年,更不能認為別人求愛是“瘸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推了之,或不屑一顧,態(tài)度生硬,讓人難以接受。
(4)冷淡、果斷
如果求愛者是那種道德敗壞或違法亂紀的人,你的態(tài)度一定要果斷。拒絕信要冷淡,對這類人也無必要斥責,只需寥寥數(shù)語,表明態(tài)度即可,但措詞語氣要嚴謹,不能使對方產(chǎn)生“尚有余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