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谷為養,為身體提供基礎能量(1)
- 五谷膳食養生經(書立方養生館 第2輯)
- 《書立方·養生館》編委會
- 5817字
- 2014-06-25 15:47:03
小麥
【養生功效】
性涼、味甘,可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益腎、養心安神、調胃腸。
【食養宜忌】
小麥適宜心血不足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者及產婦回乳時食用。體虛、自汗、盜汗、多汗者,宜食浮小麥。糖尿病患者限量食用。
【營養提示】
小麥中含糖類、粗纖維、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煙酸等營養素。
【服法要領】
面粉與大米搭配吃最好。小麥磨粉做法的食品有蒸食、煮食、烙食、炸食、爐食和涼食等。
以小麥為主食應注意搭配動物性食品或豆制品。
麥麩玉竹茶飲
麥麩50克,玉竹10克,甘草2克。先將玉竹去除雜質,在清水中洗凈,撈出后切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曬干或烘干,研為細末,與麥麩充分混勻,一分為二,放入準備好的綿紙袋中,掛線封口即可。代茶飲,每日2次,每次取1袋,用沸水沖泡。本品可補虛健脾、生津止渴、降糖降脂。
麥麩薏米紅棗羹
麥麩、薏米各50克,蓮子20克,紅棗15個。
將麥麩放入炒鍋內,小火反復炒香,研成細末。
將薏米、蓮子、紅棗用冷開水浸泡片刻,紅棗去核后,三味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蓮子熟爛,薏米、紅棗呈羹糊狀,調入麥麩末,攪拌均勻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具有健脾利濕、養心益血、補虛抗癌的功效。
麥麩蜂蜜糊
麥麩、粗制面粉各50克,蜂蜜30毫升。將麥麩、粗制面粉放入炒鍋內,小火反復炒香,研成細末,盛入碗內,用沸水沖泡,邊沖邊攪,調成糊狀,加入蜂蜜,拌勻即可。每日早、晚分食。
本品可補血和胃、強身抗癌,適用于動脈硬化癥、習慣性便秘及消化道癌癥的防治。
小麥鴨血粥
小麥150克,鮮鴨血20毫升,米酒100毫升。
將小麥加水適量煮粥,鮮鴨血用米酒拌勻,放入小麥粥內煮熟。本品可養心益腎。
大麥
【養生功效】
性涼、味甘,可益氣和胃、寬腸消結。
【食養宜忌】
適宜于食積不化、脘腹悶漲、泄瀉等脾胃虛弱之證。凡肝病、食欲不振、傷食后胃滿腹脹者宜食大麥芽。寒體等體虛之人應少食或不食。
【營養提示】
含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煙酸等營養素。
【服法要領】
大麥芽可制成麥芽糖,也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大麥自古以來就可當做藥物食用,果實可磨粉,麥芽入藥能助消化。
麥芽消食飲大麥芽30克,谷芽20克,神曲15克。將大麥芽、谷芽、神曲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即可。每日早、晚分飲。本品可健脾開胃、消食和中。適用于厭食癥、小兒傷食癥、慢性胃炎等病癥。
黃白麥片粥
大麥片50克,雞蛋1個,紅糖適量。大麥片用開水沖成糊狀,加紅糖攪勻。雞蛋煮熟,去殼,蛋白、蛋黃剝離,蛋白剖成兩半,將蛋白蛋黃置麥片糊上即可。本品可益氣和胃、消食和中。
大麥紅棗粥
大麥仁60克,紅棗10個,大米100克。將大麥仁洗凈后加水煮熟,再放入洗凈的大米、紅棗煮沸,改小火煮30分鐘即可。本品可健脾和胃。
大麥糯米粥
大麥仁270克,糯米、紅糖各30克。將大麥仁淘洗干凈,用水泡2小時。將鍋置火上,加入水,下入大麥仁,用大火熬煮,待大麥仁開花,放入糯米,鍋開后轉小火熬至米爛粥稠。分盛碗內,撒上紅糖即可。本品可健脾益氣、和胃寬腸。
麥芽荷葉蓮子湯
大麥芽20克,鮮荷葉蒂4個,蓮子60克,白糖適量。將荷葉蒂洗凈,對半切開;蓮子洗凈,用開水浸泡1小時,剝衣去心;大麥芽洗凈。把三者倒入鍋內,加冷水2大碗,以小火慢燉2小時,加適量白糖,燉片刻即可。本品具有補益心脾、健胃消食、升舉清氣、消暑止血的保健功效。
燕麥
【養生功效】
性溫、味甘,可降糖、減肥、通大便、健脾益氣、補虛止汗、養胃。
【食養宜忌】
可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對脂肪肝、糖尿病、便秘和水腫等也有輔助療效。適宜體虛自汗、多汗、易汗、盜汗者食用。
【營養提示】
含亞油酸、蛋白質、脂肪、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和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鈣、磷、鐵等。
【服法要領】
以燕麥為原料精加工的麥片、燕麥餅干糕點、膨化燕麥粉、速食燕麥片等已風靡全球。一次不宜吃太多,否則會造成胃痙攣或是脹氣。
纖體養顏粥
燕麥片100克,水發銀耳50克,胡蘿卜1根,葡萄干、枸杞子各10克,白糖適量。胡蘿卜、銀耳、葡萄干、枸杞子洗凈。胡蘿卜切丁。銀耳切小塊。胡蘿卜丁、銀耳置凈鍋內,加適量清水煮至沸,加入燕麥片,再煮。粥將成時,加入枸杞子。食時加入白糖拌勻,撒上葡萄干即可。此粥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美膚養顏的功效。
燕麥地黃糊
燕麥面150克,生地黃30克,枸杞子15克。
先將生地黃、枸杞子分別去雜,洗凈,曬干或烘干,共研為粗末,與燕麥面混合均勻,用適量清水在大碗中攪拌成稀糊狀,入沸水鍋,邊加邊攪拌,熬成稠糊狀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清熱解毒、補益肝腎、降血糖、降血脂。
南瓜燕麥粥
燕麥片100克,南瓜200克。先將南瓜洗凈,剖開去子,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入鍋,加水煮至半熟,撒入燕麥片,攪拌均勻,以小火再煮至沸,繼續煨煮10分鐘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補虛健脾、降糖止渴、降血脂。
燕麥糯米粥
燕麥片100克,糯米50克。將糯米去雜,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糯米熟爛,加入燕麥片,煮熟攪勻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具有益肝和脾,寬腸利濕的保健功效。適用于高脂血癥、脂肪肝、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病癥。
蕎麥
【養生功效】
性涼、味甘,可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
【食養宜忌】
適宜高血壓、心臟病、食欲不振、胃腸積滯、泄瀉患者食用。患有腫瘤的人不能食用蕎麥食品;脾胃虛寒者禁用。忌與野雞肉一同食用。
【營養提示】
蕎麥營養豐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蘆丁、磷、鐵、鎂等。
【服法要領】
蕎麥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否則容易造成人體消化不良。敏感體質的人要慎食蕎麥。
桂圓甜蕎粥蕎麥100克,干桂圓肉60克,紅糖50克。蕎麥浸泡3小時,淘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大火煮開,轉成小火煮20分鐘,加入桂圓肉、紅糖,再煮5分鐘,攪勻,離火后再悶10分鐘即可。
當飯或點心食用。本品可降壓補血。
蕎麥綠豆粥
蕎麥、綠豆各100克,大米50克,小茴香、鹽各適量。蕎麥、綠豆、大米、小茴香分別去雜,洗凈,曬干或烘干,研成細末。將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成粥,加入鹽拌勻,再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清熱消暑、健脾除濕。
味汁拌蕎麥面
蕎麥淀粉400克,蔥花、蒜蓉各5克,鹽、醬油、醋、芥末油、辣椒油各適量。將蕎麥淀粉加水和成面團,蘸水捶軟,邊加水邊捶,直至攪成稀糊,然后將稀糊用勺舀入碗內,上籠蒸熟,取出涼涼即可。食時切成條,拌上醬油、醋、鹽、芥末油、辣椒油、蒜蓉、蔥花調制成的濃汁食用。本品可健脾開胃、消積祛瘀、除煩利濕。
蕎麥韭菜餅
蕎麥面粉400克,韭菜末200克,鹽、雞精、胡椒粉、精制植物油各適量。蕎麥面粉中加入適量清水拌勻成糊狀,加入韭菜末、鹽、雞精、胡椒粉拌勻。鍋上火燒熱,用植物油擦鍋后,倒入蕎麥韭菜糊攤平,翻動,至兩面焦黃、香熟,盛盤即可。本品可消積行氣、活血散瘀。
大米
【養生功效】
性平、味甘,可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
【食養宜忌】
適合大多數人群食用,但在發熱、久病或消化功能減弱時,煮成稀粥進食更為妥當。適宜陰虛火旺者以及癰腫疔瘡熱毒熾盛者。
【營養提示】
大米中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有機酸、糖類、磷、鈣等。
【服法要領】
大米入饌,多以蒸米飯、煮米粥和煮米糝或下米粉條為主。
米湯牛奶飲
大米適量,優質奶粉20克,白糖少量。大米洗凈加水煮飯,煮至沸,用勺舀出適量米湯水裝于杯中。溫熱后加入奶粉、白糖攪勻即可。本品是極佳的嬰兒輔助食品,也適宜體弱者。
米皮糠人參茶
大米皮糠20克,生曬參5克。將生曬參洗凈后切成薄片,與大米皮糠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45分鐘,合并2次煎液,小火濃縮至200毫升,即可飲用。每日早、晚分飲。本品可補虛益氣、和胃抗癌、補充維生素。
米糠芝麻藕粉羹
大米皮糠、黑芝麻各30克,藕粉60克,白糖20克。將大米皮糠與擇凈的黑芝麻同入鍋中,小火翻炒至香,趁熱研成極細的末,放入較大碗中,加藕粉,先用適量冷開水調化均勻,再加白糖及清水拌和均勻,置于冷水鍋中,隔水加熱,在水沸騰過程中將其調成亮糊狀稠羹即可。本品可補腎益氣、和胃養血、強身抗癌。
豆汁米糊粥
大米100克,黃豆20克。用水將黃豆泡軟,加水磨成豆漿,用紗布過濾去豆渣。大米淘凈后用水泡過,磨成糊,用紗布過濾去米渣。鍋內加水適量,燒沸后加入豆漿,再沸時撇去浮沫,又沸,邊下大米糊邊用勺向一個方向攪勻,開鍋后撇沫,繼續攪拌并煮5分鐘以上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益氣健脾、補虛去脂、降壓降糖。
糯米
【養生功效】
性溫、味甘,可補中益氣,止尿多、自汗,發痘疹。
【食養宜忌】
脾肺虛寒者宜食。濕熱痰火征象的患者或濕、熱體質均不宜食用;老人、小兒及消化能力減弱者少食或熬成薄粥食用。
【營養提示】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淀粉等。
【服法要領】
糯米除了做點心外,磨成粉或熬煮成粥,既有滋補營養作用,又可增進食欲。
糯米阿膠粥糯米100克,阿膠30克,紅糖適量。將糯米煮粥,將熟時放入阿膠攪勻,稍煮2~3分鐘至沸后加入紅糖即可。本品可養血止血,滋陰補虛。
楊梅糯米粥
糯米200克,綠豆50克,楊梅90克。綠豆淘洗凈,用清水泡4小時。糯米淘洗凈后與綠豆一并放入鍋內,加入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熬至米開花、豆爛,加入楊梅即可。本品可健脾消食。
蛋皮什錦飯
糯米飯100克,雞蛋3個,豬瘦肉丁50克,筍丁30克,水發香菇丁、熟青豆各15克,青蔥、鹽、淀粉、植物油各適量。將筍丁煮熟,豬瘦肉丁拌上鹽。炒鍋放油燒熱,下豬瘦肉丁、筍丁、香菇丁炒勻,倒入糯米飯翻炒,加鹽調味,投入熟青豆炒勻,起鍋作餡。雞蛋打入碗中,加鹽、淀粉調成糊,攤成薄餅,放一半糯米餡,從兩邊向中間對折起鍋。依法制成另一個蛋卷,兩個蛋卷裝一盤即可。本品可健脾養血、益氣降糖。
糯米豆沙糕
凈糯米500克,泡發紅小豆450克,白糖100克,青梅脯末、金糕末各50克,桂花10克,熟豬油克。紅小豆放入冷水鍋,大火煮至酥爛,做成豆沙。熟豬油燒熱后加入白糖,溶化后倒入豆沙,小火慢炒至發亮、稠濃時,即為豆沙餡。糯米加水蒸熟,攤涼,壓成薄片,抹勻豆沙餡,把另一半糯米飯鋪上,切成菱形塊,將青梅脯、金糕與桂花一起撒在切好的豆沙糕上即可。
黑米
【養生功效】
性溫、味甘,可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固澀補精。
【食養宜忌】
少年白發、婦女產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腎虛者宜食。所有人都可以食用。
【營養提示】
黑米中含蛋白質、錳、鋅、銅、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苷等營養素。
【服法要領】
黑米應該先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后再煮,一定要煮爛,否則大部分營養成分不能溶出。
滋陰補腎黑豆米漿
黑豆50克,黑米30克,枸杞子適量。黑豆、黑米洗凈,用清水浸泡一夜,連同水一起倒入豆漿機中,補足水量,開啟五谷豆漿程序,趁熱放入洗凈的枸杞子即可。本品可滋陰補腎。
黑米紅棗紅糖粥
黑米100克,黑木耳10克,紅棗5個,紅糖適量。黑木耳放入溫水中泡發,去蒂及雜質,撕成瓣狀;黑米淘洗干凈,在清水中浸泡30分鐘后瀝干;紅棗洗凈,用小刀剔去核。將黑木耳、黑米和紅棗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置大火上燒成粥后,再轉小火燉至黑木耳爛熟、黑米成粥后,加入紅糖調味即可。本品可補血強身、補中益氣、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補血安神。
紅棗桂圓黑米粥
黑米30克,紅棗8個,桂圓干16顆,大米70克。
黑米、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紅棗和桂圓干用水沖洗干凈。黑米、大米加入到陶瓷煲中,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煮開,將紅棗和桂圓干加入,轉小火熬制45分鐘左右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此粥有補氣養血、清熱利水、補血安神的作用。尤其適宜于女性經期食用。
黑米紅小豆粥
黑米、紅小豆、白糖各適量。紅小豆和黑米洗凈,清水浸泡5小時以上。將浸泡的水倒掉,將黑米及紅小豆和適量冷水放入鍋里,大火煮沸,轉至小火煮至熟透加糖即可。每日早、晚分食。
本品可滋陰補腎、活血化瘀、健脾益胃、通氣除煩,還是很好的瘦臉美腿佳品。
小米
【養生功效】
性涼、味甘咸,可滋陰養血、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
【食養宜忌】
適宜于失眠、體虛、低熱者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食不消化、反胃嘔吐、泄瀉者食用。胃部虛寒者忌食。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營養提示】
小米含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
【服法要領】
小米的常見烹調法是煮小米粥、蒸小米干飯、煎小米餅、做小米面窩窩頭。小米可單獨煮熬,亦可添加紅棗、紅小豆、蓮子、百合等。小米磨成粉,可制糕點,美味可口。
小米雞內金粥小米100克,紅小豆50克,雞內金15克。將雞內金研為細末。紅小豆、小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按常法煮粥,粥熟時加入雞內金末,調勻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健脾養血、消食開胃,適用于慢性胃炎、腸炎、小兒疳積等病癥。
小米棗仁粥
小米100克,棗仁末15克,蜂蜜30毫升。小米煮粥,待其將熟時下入棗仁末,攪勻。食用時加蜂蜜。佐餐食用。本品可補脾潤燥、寧心安神。
小米薏米綠豆羹
小米60克,薏米、綠豆各30克。將小米、薏米、綠豆分別去雜,洗凈后同放入砂鍋,加溫開水浸泡片刻,待其浸漲后,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煮至綠豆呈開花狀,小米、薏米均酥爛成羹即可。每日早、晚分食。本品可清熱解毒、潤燥止渴、生津降糖。
雞蓉小米羹
小米100克,雞脯肉50克,雞蛋1個,蔥花、淀粉、高湯、黃酒、鹽、胡椒粉、雞精、熟豬油各適量。將雞脯肉在清水中洗凈,撈出,瀝干水分,再將其切成細丁,再剁成蓉,加入黃酒、鹽、雞蛋、淀粉及適量清水,用力攪拌成糊。小米加高湯適量,用小火熬煮,邊煮邊攪拌,見起小泡,調入雞蓉糊,加入鹽、雞精攪勻,煮沸后淋上熟豬油,撒上蔥花、胡椒粉即可。
薏米
【養生功效】
性涼、味甘淡,可健脾補肺、清熱利濕。
【食養宜忌】
適宜急慢性腎炎水腫、癌性腹水、面浮肢腫者,各種癌癥、關節炎患者,粉刺、贅疣、皮膚粗糙者,肺痿、肺癰者食用。便秘、尿多者及孕早期的婦女應忌食。
【營養提示】
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薏米酯、薏米油、三萜化合物和各類氨基酸。
【服法要領】
薏米除藥用和釀酒外,主要作為糧食和補品食用,服法是蒸薏米飯,煮薏米粥,熬薏米湯,也可以將薏米磨成粉狀來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