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天 安瑟倫

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年

意大利的奧斯塔

“你們都誤解了我對上帝存在的證明。”

在少年時代,安瑟倫就向往修道院的生活,無奈當地修道院看不上他,把這乳臭未干的小家伙給拒了。馬云說得好,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胸懷壯志的安瑟倫鐵了心,他離開故鄉,繼續求學問道,潛精研思,終于成為名動天下的大主教。

在為上帝工作的過程中,安瑟倫留下了不少著作,其中一篇論證上帝存在的曠古之作,讓他的名字被世世代代永遠記住,甚至還有數學家哥德爾用模態邏輯語言,把他的這個證明又重新構造了一遍。可見,人類對上帝的種種好奇心和窺視癖,不是靠一些虔誠的神學家所能威脅阻擋的。

安瑟倫的這個證明,是寫在他的《論道篇》里的。但實際上,在寫下這個證明之前,安瑟倫已經在另外一篇《獨白篇》里,給出過另外幾套證明方案了。但是安瑟倫總覺得那些證明還不夠給力,他覺得自己應該再寫一篇能鎮場子的。于是他真去做了。

從安瑟倫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發現他對上帝是非常謙卑的,但對人世間那些不信神的家伙,他是很不友好的,他直接稱他們是一群愚者。為了對付愚者,他在《論道篇》里果然想出了一個更加高妙的證明,這個證明讓無神論者雀躍不已,既然你跑出來當出頭鳥,那么大家就可以在邏輯的領域,公平扳一次手腕,看看你們的上帝到底存不存在。

安瑟倫的證明思路,大致格式是這樣的:

因為:無與倫比的存在者不僅在頭腦里存在,也在現實中存在;

并且:上帝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存在者;

所以:上帝在現實中存在。

安瑟倫這個證明一經公布,馬上就遭到各種反對意見,連他們基督教內部都有人沒法同意。天雷滾滾沖我來,上帝怎么能證明?法國僧侶高尼羅就反駁說,那要照您這想法,我可以設想一個誰也沒去過的美得無與倫比的海島,但是,這個海島并不在現實中存在呢。

這個反駁其實是沒有力量的。因為安瑟倫的支持者可以幫腔說:上帝這個概念設計,要比無與倫比的海島不知道完美多少倍。所以海島可以在現實中不存在,但這一點不妨礙比海島更完美的上帝,在現實中存在。

高尼羅敗下陣后,過了700年,康德又來說這事。康德認為安瑟倫的這個句子有問題啊,什么叫無與倫比的存在者也在現實中存在啊?當你說出無與倫比的存在者這個主語的時候,你已經把謂語里的存在的意思給包含進去了,于是這就等于是在同義反復,等于在說“存在存在”,這不就什么也沒有證明嗎。當然,康德并非首先發現這個問題的人,在他之前,阿奎那已經指出過:“上帝存在”這句話,主詞和謂詞同義,等于白說。

然后康德以為這個事情就這么愉快地結束了,但安瑟倫要是還活著,他一定會很不愉快地撰文反駁的。因為他說的這個無與倫比的存在者,只是一個在語言里的存在,而后面那個存在,是現實里的存在。所以當表述為“存在存在”的時候,兩者不是同義反復,因為論域不同,它們只是字面上重復了。安瑟倫認為,只要前面那個語言中的存在者,進入語言論域的無與倫比狀態,就能在現實論域里找到對應的存在物。這才是安瑟倫這個證明的跳空之橋,這座跳空之橋建立在叫作無與倫比的語境之中,不把那個語境破壞掉,這座跳空之橋就沒法徹底拆除。

并且,如果我們仔細讀了安瑟倫在這個簡明版證明之前寫在另外的《獨白篇》里的完整版證明,就會知道,語言進入無與倫比狀態,不是隨便這么說說的。安瑟倫認為:上帝在創造事物之前,預先已經有了事物在形式上的概念。當他用一個詞造萬物的時候,這個詞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內心語言,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其他概念就能自行獲取。愚人的語言只能說出他思想里能掌握到的,再怎么無與倫比,也都在他的想象范圍內,這就是愚人語言的天花板;但是,還存在比這個天花板更高的語言,那是愚人無法想象的,那才是真正的不可企及的無與倫比,能言說那個狀態下的存在者,也就是上帝內心語言的,當然就可以保證其在現實中也存在。這樣來理解為什么無與倫比的上帝不僅在語言里存在,也一定在現實里存在,才是正確的理解。這真是:此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如果安瑟倫不寫后一個簡明版證明,關于上帝存在是否能證明,就不會上千年來吸引那么多關注;可也正是因為他寫了簡明版證明,使得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前一個完整版證明,導致很多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以為安瑟倫干了一件大蠢事。但只要我們把前后兩個版本的證明連在一起琢磨,我們就會明白,安瑟倫的整個思考過程并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證明,只是一個完整的形而上學的闡釋。

也就是說,關于上帝的本體論證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安瑟倫可真是一個中世紀的標題黨啊。但這個標題黨真的是很有實力的。

安瑟倫認為,上帝從虛無中創造萬物,這是無中生有,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無,提供了什么實質性的幫助。相反,這個無中生有的無,只是一種靜止的描述狀態,其實真正發生的事情,是上帝將某物造出來,從而把無的狀態改成了有的狀態,所以這個無中生有的“生”,其實是上帝在“生”,不是無在“生”。上帝在“生”萬物的時候,是按照內心語言來做的,這種內心語言就是上帝本身,或者說,道即上帝。并且他還聲稱,這個最高實體的上帝,不僅生成了萬物,還滲透到萬物之中。

行文至此,終于圖窮匕首見:原來安瑟倫用另外一套語言,在距離周口市鹿邑縣8702公里之外的坎特伯雷,重新闡釋了1500年之前的老子的道,是如何做到無中生有產生天地萬物的。

過濾掉這些活躍一下氣氛的鄉曲之見,我們是不是可以掩卷感慨:人類的哲學史,就是一部陰差陽錯的調配史。雖然很多哲學家彼此在時空上老死不相往來,比如這個安瑟倫和老子,或者之前那個阿那克西美尼和張載,再或者之后會遇到的斯賓諾莎和王陽明,他們兩兩之間跳空相接,藕斷絲連,冥冥中齊頭并進,只是為了解決人類帶給人類自己的一個千古課題:

這個宇宙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它竟然是可思議的。

愿他們功不唐捐、玉汝于成[2]

推薦閱讀:《安瑟倫著作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龙岩市| 肇州县| 阿荣旗| 安福县| 梁河县| 新营市| 西宁市| 伊宁市| 青海省| 体育| 敦煌市| 西和县| 正阳县| 望江县| 德州市| 绩溪县| 漯河市| 广宁县| 新宾| 崇义县| 景洪市| 宜兰县| 偃师市| 肃南| 稻城县| 铜山县| 丹巴县| 舒城县| 高台县| 涟源市| 尚志市| 云和县| 五原县| 利川市| 余姚市| 夏河县| 崇礼县| 曲阜市| 荥经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