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晨晨又哭了!”
“晨晨又跑門口蹲著去了,抹眼淚呢!”
這些“小報告”讓我恍惚有了在幼兒園管寶寶的感覺,可我面對的明明是一群五六年級的大孩子呀!
晨晨來到作文班不久,因為姓馮名字與《上海灘》女主角的名字諧音,所以同學(xué)們經(jīng)常稱她馮程程。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她的諸多優(yōu)點,比如善良,有時候聽到老師嗓子啞了,會告訴同學(xué)不要說話了,讓老師歇一會兒;感性,習(xí)作中常表達一些感恩之情,且發(fā)自肺腑,寫得最多的就是奶奶,她留的聯(lián)系方式也是奶奶的電話。
晨晨的缺點一是性子急,經(jīng)常寫錯一些很簡單的字;二呢,就是這說哭就哭的毛病了。
晨晨的哭是瞬間爆發(fā)的、突如其來的、沒有任何征兆的。前一秒,有可能正和同學(xué)們說說笑笑,下一秒,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唰唰地往下落。
哭得太多了,哭得太厲害了,以至于同學(xué)把她當作個性人物寫進了作文里,并作了如此形容,“不愧是班級里的‘大哭女神’啊!她的眼淚說來就來,時如天街小雨,洋洋灑灑;時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這用的是修辭手法,還有動作描寫,“只見‘馮程程’嗚哇一聲,整個班級的目光都聚集了過去。她捂著臉大哭,邊哭邊喊‘你們都針對我’!然后就按照固定路線跑出班級,在門口蹲了下來繼續(xù)抽泣。而班級里,一個愕然的老師和一群同樣愕然的同學(xué)都在用一種莫名其妙的眼神,呆呆地看著門外……”
同學(xué)們描寫得傳神,這句“你們都針對我”確實是晨晨哭泣的常見理由。我決定找找原因,并發(fā)動了幾個同學(xué)幫我一起找,后來大家得出了結(jié)論,晨晨最近經(jīng)常哭泣的原因是關(guān)于一個課上環(huán)節(jié)——漢字英雄。
為了增加學(xué)生的識字量,我們每堂課都要聽寫一組字詞,由男生女生分組競賽,采用淘汰制的方式。這幾周男生準備充分,獲得連勝,而女生組由于晨晨的馬虎,錯了幾個關(guān)鍵字,加之男生組會因為她寫錯而表現(xiàn)出喜悅,所以被晨晨以為是“都針對她”,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大哭”。
不過是文字游戲,怎么想也聯(lián)系不到“針對她”呀!學(xué)生們倒很大度,男生紛紛表示,他們可以故意“裝輸”,讓女生贏一次;女生則請求我“作弊”,到晨晨上陣時,給她出幾個極簡單的字詞。我欣慰地看著這群懂事的孩子,雖然出于好意,可這樣就失去了公平。她得靠自己的本事成長起來,不能一輩子靠別人讓著她、哄著她吧!
眼看著晨晨這個“大哭女神”的綽號要“名副其實”了,我決定還是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撥通了晨晨奶奶的電話,剛說了幾句孩子的表現(xiàn)。奶奶已經(jīng)著急了:“晨晨是任性,老師你批評她,千萬別打孩子呀!”
我聽得直愣,也沒說什么啊,怎么就擔心我打她了呢?我只得又要來晨晨爸爸的電話,打了幾次他都忙著上班,沒法詳細說。終于在一天晚上聯(lián)系上了他。原來,晨晨的父母感情不是太好,雖然為了孩子還未離婚,但各自在異鄉(xiāng)打工,幾年才回來看孩子一次。回家后給孩子買各種玩具和零食,然后又匆匆走了。從小到大,晨晨都是跟著奶奶生活。奶奶對她寵愛無比,從來不讓她吃半點虧。小時候,奶奶專門給她準備了一根小棍,如果晨晨碰到桌子了,疼了哭了,奶奶就把小棍給她,讓她打桌子,一邊打一邊罵“桌子壞,碰疼了晨晨”。
后來上了幼兒園,晨晨也是一點虧不吃,小朋友鬧著玩碰到她了,她就哭個沒完,直到老師批評小朋友,或者把奶奶叫來,替她教訓(xùn)小朋友為止。慢慢地,晨晨只要有一點不如意,就用哭來抗議,奶奶總會盡量滿足她。長大了上學(xué)了,奶奶不能形影不離啊,于是遇到點挫折,她就會哭個不停。
可別小瞧這“打桌子”的行為。孩子剛會跑的時候很歡快,磕磕碰碰的在所難免,碰疼了是很正常的事。可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就去打桌子敲凳子,邊打邊罵“桌子不好凳子壞”,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會起到讓孩子破涕為笑的效果,也許有的家長還得意自己的這種方式快捷有效,殊不知無形中在孩子心里種下了一粒自私的種子。這等于是教會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有問題無論是非就去責怪別人,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雖然說并沒有教孩子去打人,可對幼童來說,打物和打人沒什么區(qū)別——只要碰疼了自己的都該打。這樣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弱,等到再長大一些,接觸到了更多的孩子,小伙伴們之間發(fā)生了些小摩擦,“打桌子”的孩子會習(xí)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別人,怪這個怪那個,就是不怪自己。
從晨晨在幼兒園的行為來看,小時候的溺愛教育確實影響了她。好在這孩子本質(zhì)不錯,老人雖教育不得法但晨晨心地善良,所以她也一直在努力收斂著任性,卻總會在受挫折的時候爆發(fā),比如不找自己識字量少的原因,只找其他同學(xué)“針對她”的借口,從而大哭一場發(fā)泄不滿。
原因找到了,如果再這樣,只能讓晨晨更加脆弱了。晨晨爸爸說近期回家一次,和老人商量改變一下教育方式。而我在作文班也召集了幾個懂事的孩子,讓大家集思廣益,讓晨晨樹立起信心,只要她憑本事獲勝,有了自信,那她就會樂觀起來了,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了。
聽寫,她識字少,還經(jīng)常粗心;作文還好,但錯字太多,也得不到高分;閱讀理解,因為思想不太成熟,也馬馬虎虎。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有個女生提出了建議:“晨晨平時愛看謎語書,尤其是對猜字謎特別感興趣。老師,你在聽寫環(huán)節(jié)加點謎語吧!”
這個主意倒真不錯,也算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內(nèi)容,一舉兩得,不妨一試。
接下來,我精心準備了兩套題。有漢字聽寫,也有看圖猜成語,還有畫謎和字謎。這下,晨晨有了表現(xiàn)的機會,她在猜謎語方面確實有優(yōu)勢,思維很敏捷,而且考慮的角度往往別出心裁,很多較難的謎語大家都猜不出來,全都指望著她來揭曉答案,而她也不負眾望,連連得分。
女生連扳數(shù)局,總比分上超越了男生。那幾堂課晨晨獲得了同學(xué)們認可的掌聲,她都笑成了一朵花。而男同學(xué)呢——這些“失敗者”,看到晨晨那燦爛的笑容,竟然比獲勝者還開心。
“大哭女神”漸漸變成了“大笑女神”。在晨晨的改變上,我最想感激的是班里這些善良豁達的孩子,正是他們的包容和關(guān)愛,才讓一個脆弱敏感的女孩發(fā)生了質(zhì)的蛻變。
一把心鎖,就這樣被慢慢打開了,晨晨就此開朗起來,因為贏了不少次,所以再遇到失敗時也坦然多了。半年之后的某一天,晨晨的作文第一次獲得了班級最佳,被當作范文朗讀,而且因為寫得情真意切,這篇作文被本市的《少年文萃》錄用了。她激動得臉發(fā)紅,時不時嘴角還流露出笑意。
這時有個淘氣男孩突然裝哭:“哎呀,我的作文怎么沒得最佳,你們都針對我呀!”
全班爆笑一團,笑得最厲害的就是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