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身體在唱歌——運用舞蹈來釋放被壓抑的情緒

問題提出

當你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壓力時,你會選擇怎么做呢?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支配身體來進行一些運動,如眺望一下遠方,去操場上揮灑一下汗水或者干脆去KTV唱歌。我們心里不痛快時,會讓身體動起來,我們心里痛快時,也會表現在身體上,如手舞足蹈、眉開眼笑和歡呼雀躍等。

我們看到一些舞蹈演員,他們不僅舞姿優美,氣質也十分優雅。舞蹈不僅僅讓他們的肢體在旋轉傾訴,心靈也在逐漸玲瓏剔透。這就是舞蹈的魅力,凈化身心,放松自我。

技術理念

舞蹈是一種身體運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意識形態和精神現象。舞蹈作為藝術之母,其本質正與人的本性息息相通,正如我們不能把人的本質理解成一種物質、一種由分子原子構成的碳水化合物、一種簡單的物理運動和物理現象一樣,我們也不能把舞蹈藝術的本質簡單地理解為一種身體運動、物質運動和物理現象(身體只是舞蹈的工具和載體)。人的本質是精神,人最重要的是精神,藝術的本質也是精神,美的精神才是藝術活的靈魂。

人的身心是一體的,我們表達或者調節情緒時,往往都會利用身體來將其外放,我們的思維和認知依賴于身體以及身體與環境的交互。

自身認知為我們找到了很好的科學依據。我們每個人的生態統一需要認知、身體以及環境的和諧,身體同時也歸屬于環境,所以我們往往通過身體來與環境進行互動,從而達到身心合一。

那么身體是怎么影響認知過程的呢?首先認知過程的進行方式和步驟等是由身體的物理屬性決定的。身體的構造、神經的結構等塑造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所以每一個人感知到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另外,有國外學者提出“認知在身體中得到進化”這一觀點,也就是說,身體屬性和認知過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甚至存在著聯合進化。其次,大腦與身體的“感覺—運動通道”在認知的形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談到身心合一,就要說一下深受現代女性歡迎的瑜伽。“瑜伽”一詞出自梵語,其含義為“合一”“和諧”,它是一項使身體、心靈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瑜伽起源于印度,已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目前,瑜伽作為一種時尚的健身方式,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有完善鍛煉者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塑身、美體、緩解精神壓力的輔助療法。

瑜伽能夠對心理產生重要影響。斯特里特等人將健康被試分成瑜伽組和步行組,進行3次/周、60分鐘/次,共12周的練習。結果顯示,與步行組相比,瑜伽組被試的焦慮情緒有更大的改善,焦慮情緒的減少與丘腦γ-氨基丁酸(簡稱GABA)水平呈正相關。醫學家已經證明,GABA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性傳遞物質,是腦組織中最重要的神經遞質之一,其作用是降低神經元活性,防止神經細胞過熱。GABA能結合抗焦慮的腦受體并使之激活,然后與另外一些物質協同作用,阻止與焦慮相關的信息抵達腦指示中樞。所以,瑜伽練習對焦慮水平的緩解是有重大作用的。

拉赫沙尼等以孕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瑜伽組和對照組,瑜伽組接受綜合瑜伽干預,3次/周,1小時/次。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進行測量,結果顯示,瑜伽組受試的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等領域的問題都顯著改善;通過基本人際關系傾向問卷(FIRO-B)進行測量,結果顯示,瑜伽組表達歸屬和需求控制兩個領域的得分明顯提高。這表明綜合瑜伽可以改善孕婦生活質量,改善其人際關系。所以,身體與環境進行互動,有助于自我達到身心合一。

佛學就比較講究身心合一。圣嚴法師在《如何讓身心合一》中曾經說過,“身體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體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腳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著名學者石文山、葉浩生教授也采用佛學視角研究具身認知,發現“心色不二”的蘊積身體觀、“根”“塵”“識”相互緣起的認知觀以及獨到的“第一人稱研究方法”(禪觀)等,對于當前具身認知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另外認知科學的研究也支持具身認知這一理論。加萊塞和萊考夫在2005年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研究了“抓握”概念。我們頭腦中執行抓握的動作實際上是感覺—運動系統執行過的動作,由此得到結論:“認知的關鍵方面是神經系統的開拓,即在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時,把感覺—運動的大腦機制服務于新的角色,在理性和語言中發揮新的作用。”

所以,我們的身體是和認知密切相關的,情緒和認知也是分不開的,認知系統通常會控制情緒系統。詹姆斯—蘭格理論甚至認為,情緒體驗的產生來源于身體的生理反應,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直覺,所以,我們悲傷是因為哭泣,我們開心是因為微笑,雖然此觀點有一些片面,但是卻關注到了身體和心理的密切關系。不管怎么說,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送情感,利用身體與環境的互動來表達我們的情緒。通常意義上的講道理、聊天雖然也可以改善我們的認知,釋放我們的情緒,但總覺得不如揮灑來得盡興。正如陳慧琳唱的那首歌,“聊天倒不如跳舞,讓自己覺得舒服,是每個人的天賦”。所以,我們需要身體唱歌來釋放自己的靈魂。

核心目標

身體的跳舞技術屬于積極心理技術中的積極意義轉化技術,我們通過舞蹈來釋放那些不良體驗,在主動環境中提升自己的積極能量,使情緒和身體達到完美的融合。

技術特點及優勢

運用舞蹈來釋放心靈。舞蹈的優勢就是輕松、自在、隨意。每個人展現自己最快樂的狀態,不管是什么肢體動作,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好,把這種快樂的語言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都會不自覺地附和起來,使整個場面沸騰起來,那些壓抑、煩惱、煩躁、生氣等情緒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被蒸發掉。

技術操作指南

1.全體成員起立,圍成一個大圓圈。

2.選取一首歡快的歌曲,如《最炫民族風》,作為背景音樂。

3.輪流推出一個人,站在中央,用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來領導眾人跳舞,每人五秒鐘以上。

4.全體單人領舞結束后,兩個人一組,牽手跳起來。

5.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一個圓,盡情展現自己的歡樂。

6.八人一組,大家一起跳起來。

7.全場圍成一個大圓,跟著音樂的節奏,跑起來,跳起來。

8.結束時,大家一起向中間涌,匯聚向上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士強(2012).瑜伽的生理心理功效研究進展.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平心(2001).試論舞蹈心理學的體系與理論:關于《舞蹈心理學》學科建設的思考與探討.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3.葉浩生(2011).有關具身認知思潮的理論心理學思考.心理學報.

4.葉浩生(2010).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心理科學進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淮安市| 侯马市| 龙里县| 岑巩县| 济源市| 武冈市| 乌拉特后旗| 浦江县| 和平区| 三原县| 德兴市| 潮安县| 若尔盖县| 建湖县| 莆田市| 湛江市| 吴江市| 通海县| 宁国市| 津南区| 盐山县| 永州市| 新竹县| 静宁县| 安康市| 德江县| 和林格尔县| 多伦县| 芒康县| 罗甸县| 涞水县| 格尔木市| 和政县| 保山市| 和顺县| 洛宁县| 阿拉尔市| 万源市| 南康市|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