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思維習慣篇: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活得更輕松

第一節 忽視:每一朵小花都有獨一無二的花瓣

很多時候,雖然父母是愛孩子的,但無意中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嚴重影響他們的思維習慣。他們可能會有空虛感,出現自我責備、不愿溝通和不愿求助等問題,父母如果稍微回顧一下孩子成長的環境,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是由情感的忽視造成的。

情感的忽視從嬰兒期開始就在孩子的思維中留下烙印。他們一方面無法放下過去的忽視帶給自己的憤恨與不滿;另一方面又拒絕在自己已經有選擇時往前一步,為自己爭取關注。于是,他們活在過去的心理陰影中不能自拔,反而將問題的原因歸結為是現在的環境令人不滿。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在兒童青少年各個年齡階段中,情感的忽視是如何發生的,又該如何改變。

嬰兒期的情感忽視習慣及心理分析

表面看起來,家長對孩子都是眾星捧月式的撫養,傾盡所有滿足孩子的愿望,并主動提供很多孩子沒有索要的禮物給孩子。為什么說這個階段也會有情感忽視的現象呢?這個階段的情感忽視,一般是因為父母的“為你好”思想。為了孩子好,他們會努力糾正孩子的左右手習慣;為了孩子好,他們會使勁喂輔食;為了孩子好,一年好幾萬元的早教班,他們也舍得花錢報名。然而,他們有沒有觀察到孩子是否愿意呢?

然而情感總是雙向的。家長的“為你好”思想導致孩子的意見無從表達,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回應,會感到委屈和不滿,于是直接表現出來的就是家長覺得這個孩子難帶、脾氣大,搞不清孩子在想什么。

幼兒期的情感忽視習慣及心理分析

幼兒開始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會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剛開始,他們會努力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幼兒會說:“我不想學畫畫,我想學打球。”可是家長認為畫畫更需要專業的指導,至于打球,等上學了,跟小伙伴們一起玩玩也就可以了。于是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忽視孩子對打球的渴望。還有一類家長,滿足了孩子的所有需求,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不僅如此,在孩子放棄時,也毫不猶豫地支持,如孩子自己吵著要報英語興趣班,可是沒上兩天不愿意去了,家長就順從孩子的意思,不去就不去了。下一次,孩子又中途退出一個活動,家長都無條件支持。盡管如此,孩子并不感到快樂和滿足。相反,他們總是感覺很無聊,沒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總想找點兒新鮮的事情玩一玩,等到他們找到新鮮的事情,又很快覺得不好玩了。他們不能持續一個愛好,做什么事情都缺少韌性和堅持。

青少年期的情感忽視習慣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期處在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階段,他們的同理心獲得了良好的發展。這時,即便面對父母的忽視,有些青少年也會試圖去替父母解釋,認為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自己不夠優秀,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他們在生活中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敢深入思考自己的認知。也有一些青少年則會繼續我行我素,任由父母的溺愛將自己寵上天。但是他們會隱隱約約覺得難受,因為他們的上一個愿望很快被滿足了,毫無成就感,他們要去找尋一個更難被實現的愿望,然而他們心里很清楚,父母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滿足他們。他們覺得做什么都沒勁,對未來充滿迷茫。而父母在此刻同樣覺得自己很累,傾其所有卻不能把孩子培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這兩種怨氣一相遇,則會容易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戰爭。

每一朵小花都有獨一無二的花瓣,只有做到尊重孩子的與眾不同,傾聽孩子的聲音,孩子才能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才會養成自信的心態,對未來充滿希望。我們應該以此為目標,不讓孩子的情感被忽視。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忽視自己的感受,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要想養成專注的好習慣,我們該怎么做

第一,正確認知家庭教養模式。

追求完美型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臉面,希望孩子拿第一,做不到就會指責孩子,忽視了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被肯定的心理,導致孩子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總擔心自己犯錯,渴望得到家長肯定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孩子在思維上表現出來的習慣就是對待任何事情都是敷衍和無所謂的態度。

溺愛型父母:毫無原則地答應孩子的要求,不給孩子施加任何壓力。這同樣也是一種忽視,因為這類父母沒有在孩子成長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約束,沒有承擔應有的教育責任,導致孩子陷入迷茫。孩子在學業、人際交往和情商上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表現在思維上的習慣就是天馬行空、任意妄為,但是又心有不甘、不知所措。

專制型父母:自己說的才是真理,孩子應該無條件地服從。一旦這類父母認定了自己的看法,就容不得孩子解釋反駁。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孩子逐漸放棄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他們認為溝通是無效的,寧愿做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正是這類孩子思維的危險狀態。

第二,直面孩子的情緒。

嬰兒階段的表達方式會很模糊,家長需要認真辨別,并耐心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正確對待孩子的需求。不能一味地按照家長的喜好去決定孩子的習慣,也不能把決定權交給毫無經驗的孩子,正確的做法是通過逐步的觀察試探,與孩子達成共識和默契,并保持靈活的態度,隨時可以做出調整。允許孩子哭鬧,在哭鬧過后,孩子會對自己的情緒有更清晰的認知。

幼兒階段的孩子腦海里有“十萬個為什么”,也就有十萬個需要被回應的期待。家長要及時回應孩子的提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在向孩子提問時,要尊重孩子的答案,欣賞孩子的思路。不要一味地去糾正孩子的看法,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允許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但也可以在必要時讓孩子保持安靜。允許孩子大叫宣泄,允許孩子釋放消極情緒,并及時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消極情緒,讓孩子認識到消極情緒也是有利的。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心里本身就充滿矛盾和不平衡,他們的情緒隱藏得更深。因此,家長需要耐心溝通,探尋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思想,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青少年的觀點往往是有些偏激的,家長首先要肯定這個觀點中可取的一面,然后才去探討有失偏頗的部分。對孩子的觀點持開放的態度,切忌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與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給予孩子思想的自由。

第三,關懷的練習與思維的呵護。

如果前期的情感忽視已經造成孩子思維消極、不愿意表達意見或不信任別人,現在要及時改變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改變思維習慣。首先,要幫助孩子管理情緒,讓孩子敢于承認現在的問題是由于自己的情感被忽視所造成的。其次,回顧過去情感被忽視的事件,重新認識這些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并接納現在的自己。鼓勵孩子通過自我關懷、家庭互助和社會支持等多種渠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呵護自己的思維,發出自己的聲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喀喇沁旗| 滨海县| 高碑店市| 虹口区| 石门县| 屏山县| 临泉县| 定襄县| 尉氏县| 隆回县| 南漳县| 昔阳县| 临泽县| 靖宇县| 汉川市| 密云县| 宜章县| 通河县| 元氏县| 英山县| 瓮安县| 刚察县| 青铜峡市| 武清区| 思南县| 虞城县| 洛宁县| 岐山县| 如皋市| 得荣县| 米脂县| 富源县| 澳门| 灌南县| 中阳县| 乐昌市| 海盐县| 光泽县| 织金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