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合同糾紛:發生在你身邊的99個真實案例
- 邱彩霞編著
- 1036字
- 2021-05-20 10:16:10
12.我是一名軟件工程師,我可以被勞務派遣嗎?
◎案情介紹
王某是一名手機APP軟件工程師,年前由于和公司主管鬧得不愉快,從單位辦理了辭職手續。現在他將自己的簡歷放到網上后,一家勞務派遣公司聯系了他,問他愿不愿意到某知名IT企業工作。勞務派遣公司表示,可以和王某簽訂一份兩年期的勞動合同,王某的工作性質處于勞務派遣的性質,簽訂合同后由勞務公司將他外派到那家知名的IT公司工作。對于勞務派遣公司的說法,王某有些心動也有些顧慮,一方面自己不愿意失去這個就業的機會,但另一方面自己也擔心勞務派遣公司的合法性,擔心如果勞務派遣公司無法順利地給自己安排工作,那么自己的收入將會沒有保障。于是便致電我們的法律服務熱線,咨詢相關事宜。
◎律師分析
本案主要涉及了勞務派遣這個概念。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后,將該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從事勞動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
在這種特殊用工形式下,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但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用工單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但是與勞動者之間不建立勞動關系。實際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從保護勞動者的角度出發,《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規定了一些義務。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第六十條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對勞動者有著以下的義務:
(1)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
(2)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3)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4)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用工單位對勞動者有著以下的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在本案中,王某如果可以接受勞務派遣公司所提出的要求,并且想把握住這次工作機會的話,他應該考慮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勞務派遣公司或者那家知名的IT公司違反了上述義務,王某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