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硬件產品:從0到1的方法與實踐
- 少宇
- 2353字
- 2021-04-30 12:38:01
5.3 產品定位的4項原則
許多人認為產品的市場定位是產品之間的戰爭,認為最好的、最優質的產品終將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產品之間的確會存在可量化的差異,比如質量、性能等,但不是各方面都好的產品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在市場中,產品好與不好不是客觀因素決定的,而是用戶主觀因素決定的,即產品好與不好是由用戶決定的。企業在進行產品定位時,可以遵循以下4項基本原則:不求更好,但求不同;爭做用戶心目中的第一;創造新品類并成為第一;成為一個代名詞。
5.3.1 不求更好,但求不同
絕大多數企業宣稱自家的產品是最好的,但用戶無法辨別到底哪家的產品更好。長此以往,用戶就對這種宣傳麻木了。人們的大腦會篩選掉那些不重要的、普通的事情,只會記住那些不同尋常的事情。產品的質量好、性能好、服務好等這些特點對用戶來說都只是一些基本前提。用戶真正想知道的是:企業的產品和其他同類產品相比有什么區別?什么是只有這款產品可以做到,而別的產品做不到的?
以洗發水產品為例,如果所有洗發水都以“我們的洗發水是最優質的”或者“我們的洗發水洗得最干凈”為產品定位,那么它們可能不會在用戶的心中留下任何印象,因為優質、洗得干凈這些特性對用戶來說是購買產品的前提,所以這樣的定位毫無特色。用戶想知道的是除了優質、洗得干凈之外,這款洗發水與市面上其他同類產品有什么區別。只有差異化的、與眾不同的特性才有可能讓用戶記住,才可能在用戶的認知中留存。我們看看寶潔公司是怎么做洗發水定位的:飄柔定位于使頭發更加飄逸柔順;海飛絲定位于去屑功效;潘婷定位于發質修復及深層護養;沙宣定位于高檔有品位的形象。由此可見,將差異點定位于產品優勢可以讓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時把差異點定位于產品劣勢,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寶馬旗下的豪華小型汽車MiniCooper就以“小車身”這個差異點展開宣傳,最終憑借這一看起來是劣勢的差異點成為經典。當用戶對產品的負面特征存在疑慮時,企業會努力打消這種疑慮并把用戶的注意力引到產品的優勢上。但是,承認產品的某些不足可能會使產品更深入人心,然后再使劣勢轉為優勢。比如MiniCooper的劣勢是容量小,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劣勢使它具備了外觀可愛精致、停車方便等優勢。承認產品的劣勢可以使用戶對企業更加信任,而只宣傳優勢,用戶可能會半信半疑。而且關于劣勢的任何陳述,用戶會馬上相信,無須企業去證明。由此可見,若想以產品的劣勢作為定位,需要在聲明劣勢后,盡快將劣勢轉為優勢,這樣產品才更有可能獲得成功。所以,定位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找到產品與眾不同的特性。
5.3.2 爭做用戶心目中的第一
企業的產品不一定要比競爭對手的產品好,但一定要爭取成為行業/品類中的第一。本來想把標題寫成“爭做行業/品類第一”的,但是有些商業案例表明,也許誰是真正的第一可能沒那么重要,人們認為誰是第一才最重要。杜蒙發明了第一臺商用電視機;杜里埃制造了第一輛汽車;施樂發明了圖形操作界面。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但在絕大部分人的認知中,亨利·福特發明了汽車,蘋果或者微軟才是圖形操作界面的創造者。即使這些并非事實,但產品只要成為用戶心目中的第一,它就具備了獲得市場成功的前提條件。
市場定位是一場關于用戶認知的戰爭,而非產品之間的戰爭。企業在投放產品之前應該搶先讓產品進入用戶的認知中。用戶對產品的認知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了。所以,產品定位的第二條原則就是:力求成為用戶心目中的行業/品類第一。一種方式是把行業/品類第一的產品發揚光大,因為第一款產品出來之后難免有缺陷,企業修復了這些缺陷并做得更好,然后進行大范圍的宣傳,可能會在用戶心目中替代別的產品成為第一。另一種方式是努力成為真正的行業/品類第一,然后大力宣傳,為人們所知悉。
5.3.3 創造新品類并成為第一
如果產品不能在當前的品類中成為第一,那么就創造一個品類使產品成為第一。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并不是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但是他是第一位不帶供養設備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在開發一款新產品時,普通的思維方式是“與競爭對手相比,這款新產品具備哪些優勢”,但產品定位的思維方式是“這款產品能在哪個品類中成為第一”。所以,在進行產品定位時,我們要考慮的是產品可以最先進入哪個品類。通常情況下,人們很難改變消費習慣。但出現新的品類時,人們總是愿意去嘗試。
我們可以在手機行業看到這樣的定位方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一款音樂手機、第一款自拍手機、第一款全面屏手機、第一款折疊屏手機、第一款5G手機等。已經成為某一品類代名詞的產品是很難被同行超越的。而且如果去爭奪競爭對手產品的代名詞,可能會強化用戶認知,使其更具影響力。所以,新產品進入市場往往需要依靠創建新品類并成為第一,然后成為品類的代名詞。
品類范圍越小,產品越容易成為第一。產品成為第一后,更容易成為該品類的代名詞。然后,企業通過宣傳該品類的特性和優點來擴大這個品類的市場。當產品成為品類中的第一時,在用戶的認知中其就代表了該品類,比如處理器代表有英特爾,空調代表有格力。所以,市場定位的第三條原則就是:如果不能在現有品類中成為第一,那就創造一個使產品能成為第一的新品類,并成為新品類的代名詞。
5.3.4 成為一個代名詞
如果一款產品(或品牌)能夠在目標用戶的認知中和一個詞關聯起來或成為代名詞,那么這款產品成功的概率很大。通過把產品聚焦在一個詞上,使產品在目標用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聯邦快遞讓目標用戶記住了“隔夜達”,七喜讓目標用戶記住了“非可樂”,海飛絲讓目標用戶記住了“去屑”。
電動汽車成為特斯拉的代名詞,這個詞表現出產品特性和產品類別。在特斯拉面世的幾年中,其他汽車廠商不斷進入電動汽車領域。但一提到“電動汽車”,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還是特斯拉。一旦產品在目標用戶的認知中能以某一個詞代替或定位,其競爭對手很難將其代名詞或定位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