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這樣做就能過上好日子

生活在天地之間,那最好跟上天地變化的節奏,做到天人合一。這樣,你就能交到好運氣,活得不累。

古代的人是最貼近自然的,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清清楚楚,而過了這個時機,你就是再辛苦,出再多的力,流再多的汗,施再多的肥,也沒用了。這個時間、節奏和腳步,古人把握得非常精準。

不要小看《黃帝內經》里講的如此簡單通俗的東西,你真要按它說的方法去實踐,做事會很順。否則,你要走背運,要倒霉。

1.祝您稱心如意

梁冬:現在,我們要學習《素問》的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請徐老師給我們破一下題。

什么是“和于術數”?古人認為“術”泛指謀生的技術,如果選擇跟自個內心相抵觸的職業,那是最下賤的職業,最不建議讓人去選擇。另外,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吉祥數字。

徐文兵:在《素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里,我們已經聆聽了黃帝老師岐伯的諄諄教誨,他誨人不倦,反復提到,上古之人——幸福快樂的人都能做到“法于陰陽,和于術數”,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按照陰陽的變化規律去做的,而一些不善于養生的短命之人呢,他們則是“不知持滿,不時御神”。

“不時御神”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說他們不按晝夜和四季的變化去調整自己生命的節奏。

梁冬:因為生命是有節奏的。

徐文兵:生命的節奏要是和大自然的節拍一致的話,你的日子就過得很順。否則的話,你就活得很累。所以岐伯在提到什么是“真人、至人、圣人、賢人”時,特別強調說:圣人、賢人也是根據四季的變化(調于四時)來安排自己身心作息節律的。這樣,“調于四時”的內容就被他擴展開了,歸結成一篇大的文章,就是我現在要講的“四氣調神大論”。

什么是“不知持滿”?透支!

梁冬:“調神”作何解釋?

生命的節奏要是和大自然的節拍一致的話,你的日子就過得很順。否則,活得很累。

徐文兵:就是說人的意志,也就是我們出生后被培養出來的后天理性思維,可以干什么用呢?可以慢慢用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排起居作息,然后調攝自己的魂魄。

魂魄是先天賦予你的,改變不了,但你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讓自己的心和意和諧共振,讓“神”本能地去按照你的意愿,按照一種新的規律去做,去發展,這就叫“調神”。

梁冬:心和意顯然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徐文兵:舉個例子,過年時我們經常說:祝您萬事如意!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說法,叫“祝您稱心如意”。很多人認為這兩句話的意思一樣,都是排比句,“祝我好”的意思,但這是不對的。

生活中很多事雖然稱心,但不如意。而如意的,卻不稱心。怎么辦?調神!不讓它們老打架。

大家觀察一下,生活中很多東西是稱心的,但未必如意。如意的,未必就稱心。

梁冬:此話怎解?

徐文兵:“心”是先天賦予你的那個本心,是本能的東西,不以后天意志為轉移的。而“意”是人出生后被灌輸培養、教育出來的。禪宗有個故事,說一個小和尚跟著老和尚第一次進城,小和尚從小就在廟里長大,沒見過世面。走到大街上,突然看見許多花姑娘,他就問:“哎,師父、師父,這是什么?”師父說:“老虎啊,那是老虎,是要吃人的。”

晚上回到廟里后,師父看小和尚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就問:“你干嗎呢?”小和尚說:“我想老虎。”

真正的幸福是稱心如意!

這就是心和意的區別。小和尚發自本能、發自內心地喜歡看美麗的姑娘,想和她們親近,這是他的本心,可他師父灌輸給他的是什么呢?說那是老虎,要吃人的,很危險。這就叫“意”。所以小和尚的“心”和“意”就會老打架,這就是心和意的不一樣。

小和尚將來怎么辦呢?要么就順心去做,一般就是還俗回家了,娶個老婆;要么就是消滅自己的欲望,慢慢地把出于自己本心的這種性欲——來自于先天本能的能量引導到另一條路上,去參禪悟道,開慧,轉化成一些更高級別的快感。他有兩條路可走。

梁冬:這不是存天理,滅人欲嗎?

徐文兵:這不是滅人欲,是引導人欲。他要是滅人欲,干脆把自己閹割,做太監得了。把這種先天本能的能量引導到另一條路上,這叫開慧!

開慧就是把本能的能量引導到另一條路上。

還有一個例子也能說明“心”和“意”的區別,比如丈母娘選女婿的時候,她是動心還是動意?

梁冬:應該是動意了。

徐文兵:丈母娘挑女婿,一般會說:哎,這孩子有什么學歷啊?是不是博士、碩士啊?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子啊?什么單位呀?結沒結過婚?帶沒帶小孩等等。她考慮的都是理性的、后天的一些東西。

那閨女選老公,她考慮的是什么問題呢?

一般來講,她是先動心:這個人讓我怦然心動,讓我心頭撞鹿。很多剩女找對象找不著,什么原因?沒感覺。什么叫“沒感覺”?沒動心!沒動神!碰上有感覺的都結婚了。所以矛盾在哪兒呢?閨女看上的人,讓她怦然心動的人,丈母娘看不上,還說:“唉,你怎么對一花花公子動心?要錢沒錢,要房沒房,外面還搞著好多女人。”

為什么很多剩女找不著對象?

女孩子說:“沒辦法,我就愛上他了。”這說明什么?稱了閨女的心,沒滿足丈母娘的意!當丈母娘介紹了一個老實巴交的,哎,很好,有學歷,有收入。什么什么都挺好的一個男人來了,很reasonable的一個男人,但放到女兒那兒呢,沒感覺。這叫滿了丈母娘的意,沒動閨女的心。

生活就是這么無奈。稱心的不如意,如意的不稱心。道家或中醫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怎么辦?在心和意中間架一座橋梁。

梁冬:做什么呢?

徐文兵:讓你的心和意溝通起來,不讓它們老打架。

梁冬:如何做到呢?

要想活得不無奈,就不要讓心和意打架。

徐文兵: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能用意識控制自己的胳膊、腿,讓它們動起來,能隨著你的意識動的肌肉,西醫稱之為“隨意肌”。但是,你能控制你的心跳嗎?你有本事讓你的心跳快點嗎?當一個女孩見到媽媽介紹的那個reasonable man時,一定會馬上怦然心動一下嗎?

這往往是不可能的,你的意識是指揮不了你的心的。那么,有沒有一個辦法讓我們的意識能影響到自己的內心呢?

道家說:“有!”就是說人的身體上有一個器官可以讓意識影響到內心,因為,它同時受心和意這兩個指揮官控制。請問這個器官是什么呢?

梁冬:我猜想應該是肺!原因很簡單嘛,我自己的體會:平常突然有一件什么事情發生,心情很緊張的時候,通過調節呼吸,我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

徐文兵:調節呼吸的肺就是唯一受心和意同時控制的器官。你睡著了,沒有意識的時候,它還在呼吸,這是受心支配的。但你要想調節它,改變呼吸的節奏和頻率,只要通過大口喘氣就能做到,因為它是受你意識支配的。所以,肺是架在心和意之間的一座橋梁,而調節呼吸就是溝通“心”和“意”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肺就是架在心和意之間的一座橋梁,調節呼吸就能讓自己稱心如意。

不管是歷朝歷代的各門養生學說也好,還是瑜伽、太極、靜坐、站樁等招數也好,第一件事:調形!擺出一個姿勢;下一個步驟是調息,調整自己的呼吸,慢慢地,你的意識就會影響到內心,久而久之就會達到一種心和意的溝通。

調節呼吸,讓心和意相通,你就能像一個孩子那樣簡單幸福。

2.調神就能撞到好運

梁冬:剛才我們聊到了“四氣調神”,我總覺得有一個問題,它既然叫“大論”,古書又講究微言大義,顯而易見,它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么叫“大論”呢?

為什么有很多穴位帶有“神”字?

徐文兵:講“大論”之前,我們還得說說“調神”。

為什么有很多穴位帶有“神”字?

s-32

身體里的“神”。

中國人很有意思,他把能指揮人的內心,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個東西稱為神!中醫穴位里就有很多帶神的名字,比如肚臍叫神闕穴。胸腔正面有神封、神藏,后背還有神道、神堂,頭上有神庭。中醫發現,只要調整經絡之氣的運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神,這是一個調神的方法。

s-33

調整好它們,就能活得很滋潤。

另外,能指揮宇宙萬物變化的,中國人也叫神,天神和人神應該是合二為一的。所以調神的另一個含義就是:讓身體這個小宇宙里的神和主宰天地的那個大神和諧統一。

調神就能收獲身體的正能量。

“四氣調神大論”并不是講怎么去調呼吸吐納,而是教你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神,以便跟主宰天地的那個神變得同步,調神的真正意思是這個。

梁冬:就是和諧共振!

只有調好神,才能交到好運氣。

徐文兵:就像你騎馬,就要做到人馬合一;你生活在天地之間,那最好跟上天地變化的節奏,做到天人合一。這樣,你就能交到好運氣,活得不累。

梁冬:共振的力量是很大的,以前我們學物理的時候就知道,一隊人過橋的時候,不能齊步走。如果齊步走,“啪”的一聲,就有可能把橋壓斷。

不要小看《黃帝內經》里講的如此簡單通俗的東西,你真要按它說的方法去實踐,做事會很順。否則,你要走背運,要倒霉。

徐文兵:共振起來,力量是匪夷所思的,像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讓美國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卷風,所謂“蝴蝶效應”就是這樣產生的。

我們不要小看共振的力量,雖然它開始的時候力量可能很小;我們也不要小看《黃帝內經》里講的如此簡單通俗的東西,你真要按它說的方法去實踐,會額外得到天地之氣的眷顧,你做事會很順。否則,你要走背運,要倒霉。

梁冬:生命是一種節奏,生命的節奏一定要和天地的節奏共振才行。但是,當我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卻會感到無助,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節奏在哪兒?以前從沒有意識到。

如何讓生命的節奏與天地共振?很簡單,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節氣做什么事。

徐文兵:今天我就告訴你節奏在哪兒!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節氣做什么事。就這么簡單。

3.什么叫“大論”

梁冬:“四氣調神大論”中的“大論”還沒有談。

徐文兵:古人論述這種篇章時,非常講究。凡是叫“論”的,都有問答。黃帝問,岐伯答。或者是孔子的學生問,孔子答,所以它叫“論”。如果沒有問答,那叫“述”或者“篇”,就是一個人在那獨白。

咱倆的對話整理成文章叫論,你的獨白叫述,梁冬口述。

對話整理成文章叫論,獨白叫述。

《黃帝內經》一共上下兩部:《素問》《靈樞》,各八十一篇,共一百六十二篇。只有“四氣調神大論”這一篇是叫論而沒有問答。

梁冬:為什么呢?

徐文兵:不知道,只有這一篇完全是一個人口述下來的東西,沒有問答。

其他都符合我的論述。所以有人說它應該叫“四氣調神大篇”,而不是“大論”。

梁冬:有可能是歷史的文字錯漏,也有可能是在這種看似不經意的錯誤里面,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徐文兵:可能《黃帝內經》的竹簡有脫漏的,有人又把別的簡給補到這兒,就出現了問題。但是我們要存疑待考,別輕易去否定古人,我們就把自己的觀點放在這好了。

讀《黃帝內經》的時候,我有種什么感覺呢?讀得懂的地方,讀;讀不懂的地方,查查書,看看別人的注解,千萬不要強行解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別輕易去否定古人。

梁冬:不要霸王硬上弓。

徐文兵:對!因為古人的解釋也可能有錯,可能脫了簡了,落了字了,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跳過去。高考前,老師不是經常說,考試時碰到特難的題,跳過去,先做那些會的,不然它會把你堵在那兒了。

學經典不明白時,先跳過去,不要強行解釋。

“四氣”不是四季,而是指寒、熱、溫、涼。中醫講,人吃的食物和藥物分四氣五味。四氣就是說它有四種性質,吃了以后會讓你熱,讓你溫,或者是讓你涼,甚至是特別寒。這是四個不同的等級。

“四氣”不是四季,而是指寒、熱、溫、涼。

另外,“四氣”也代指天氣對地球或者對我們居住環境的影響,分成溫、熱、涼、寒(春、夏、秋、冬)這四個帶有明顯特點的階段。因此,“四氣調神大論”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我們怎么跟著四季中寒、熱、溫、涼的變化節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起居習慣、身心行為,從而達到天神和人神合二為一、和諧共振的目的。

梁冬:這是周而復始的,所以在這個名字里,你還能看到輪回的概念。

徐文兵:真是一種輪回。

4.緊跟節氣,人才不會過氣

徐文兵:在講“四氣調神大論”的同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漢語的一些基本詞匯。因為現在我們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是只認字不識字的。像孔乙己,他是中國優秀的知識分子,是我的偶像,他居然知道“茴”字有四種寫法,還知道“偷”和“竊”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都是只認字不識字的。

古人發現,天地每五天就有一個明顯的小變化。所謂明顯,就是說你能看出一些端倪來。比方說花會次第開放,在冰天雪地的時候,梅花開了,接著水仙花開了,古人把每五天就會發生的一個顯著變化叫什么?

每五天就會發生的一個顯著變化叫“一候”。

梁冬:一候!

徐文兵:但很多人不知道一候。在中國古代,一般是五天一個輪回,從初一到十五, 五天五天地走。古代的中醫開方子,比如說有人今天來找我看病,如果是急性病,我必須是 “半日許令三服盡”,把人家的燒趕緊給退了,不能說你過三天再來。

如果中醫碰到一些慢性病,需要調養的,他一般給你開幾服藥呢?

梁冬:我覺得應該是五服。

徐文兵:對!五服藥。為什么?因為當你接受我的治療后,我的氣,我所做的一切,包括扎針、點穴、按摩、艾灸、針刺等對你產生了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在五天后才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所以中醫一般開五服藥讓你回去吃,五天后回來復診,這叫一候。

為什么中醫開藥一般開五服?

梁冬:“氣候”這個詞不是隨便來的。

徐文兵:一年下來有多少候呢?

一年有七十二候。

梁冬:五天為一候,三百六十五除以五, 一年下來有七十三候。

徐文兵:古人往往算得簡略一些,一般計七十二候。

梁冬:所以叫七十二變嘛。

花從來都如期而至,可人有時都不如花守信。

徐文兵:七十二變,一百零八將,它都有講究。大家可以上網查一下花在春天次第開放的順序,就北京來講,最早開的,大概是三月中下旬的玉蘭(辛夷花,木筆花),然后,杏花、桃花、梨花接著開放。人們把這個叫花信,信仰的信,該來的時候,它如期而至,這叫“信”。你看,人有時都不如花守信呢。

二十四節氣,標準的叫法是二十四氣。

徐文兵:古人把一年計為了七十二候,然后又把三候,也就是十五天的一個變化叫“一氣”。我們經常說氣候、氣候,實際上“氣”和“候”是兩個意思,“候”是指五天的變化,“氣”是指十五天的變化,而二十四節氣,其實多了一個字,標準的叫法應該是二十四氣。

每十五天的一個變化叫“一氣”,“候”是指五天的變化。

梁冬:節又不是二十四個。

每四十五天叫一節。

徐文兵:節是建立在氣的基礎上的,三氣即四十五天,叫一節,它也是一個時間單位。

平時,我們說這個人過氣了,什么意思?不是說他咽氣了,而是錯過了“花開”或是“播種”的季節,誤了“農時”。《小二黑結婚》里的二諸葛不就是算日子算得誤了耕種良機,過了氣,結果一年沒收成嘛。

說一個人過氣是指錯過了“花開”或是“播種”的季節,誤了“農時”。

你看,古代農耕社會的人是最貼近自然的,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清清楚楚,而過了這個時機,你就是再辛苦,出再多的力,流再多的汗,施再多的肥,也沒用了。這個時間、節奏和腳步,古人把握得非常精準。

錯過了時機,再辛苦也沒用。

梁冬:遺憾的是現在熱的時候,我們有空調;冷的時候,有暖氣;想吃新鮮菜的時候,有溫室的蔬菜。我們當時是舒服了,但我們整個身體和大自然的節奏以及氣候規律其實已經亂了。

徐文兵:亂的表現先是氣亂,節奏亂,然后是心情亂,就產生很奇怪的情緒和想法,最后就是始亂終棄,把自己了斷。

梁冬:這個終棄也可能是我們被大自然所拋棄。

5.到什么節氣做什么事

徐文兵:現在,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二十四節氣,比方說一到雨水這個節氣,電視臺報節目時就說:“今天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們中國人用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公轉對地球四季的影響而定下來的,是按照標準的太陽歷來定的。

跟節氣對著干,人會活得不正常。

梁冬:那農歷呢?

徐文兵:農歷是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對潮汐的影響,對人的心情、女性月事的影響而定的。它沒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

農歷沒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二十四節氣是按公歷來定的。

梁冬:既然說女子屬陰,所以用這個陰歷二十八天來指導女性的月事,那男人是不是就受到陽歷的影響,每三十天來一次呢?

徐文兵:不是的,男人體內血的變化沒那么明顯。所以在中國古代,人都是用二十四節氣來指導工作、農耕的。比方說,男人在田里干活,什么節氣該去做什么事,都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進行的。而陰歷是用來指導生活的,初一、十五,什么時候適合上香?什么時候適合外出趕集?這些安排就是根據陰歷來的。

陰歷是用來指導生活的。

我們平時用的陰歷也不是純陰歷,它經常要加閏月來調整時間。比如某一年就閏了一個七月或是八月。為什么要補這一個月呢?目的就是讓正月初一的春節和二十四節氣里的立春差不了太遠。

世界上用的純陰歷是伊斯蘭的歷法,即回民用的回歷,它是純粹按照月亮的變化來制定的,所以很多人叫伊斯蘭教為拜月教。我們正在用的陰歷是經過調整的,叫陰陽合歷。

大家記住了,二十四節氣是陽歷的說法!而且,二十四節氣的日子和陽歷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是跟著太陽變化的。像立春一般在二月四號、五號,清明一般是四月四號或五號,冬至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號,這就叫“氣”。

依據節氣調整自己的生活,你就能活得安然自在。

6.節氣一變,身體也會變

徐文兵:在前面,我說了“候”,又說了“氣”,“氣”之后就是“節”,三氣為一節。平時,我們經常說“四時八節”,“八節”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還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有一些老人到了節氣這個坎節上就不好過,相反,一些重病的人如果在某個坎節上,比如說冬至,順順當當地過去了,那他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就會比較安全。

有些敏感的人一到變節氣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癥狀,不舒服。因此,百姓的一個保健思想就是,每到八個節的時候,都要去吃點藥調整一下身體,讓自己很順利地度過這個節。如果節過得不好,那這個“節”就很可能會變成劫難的“劫”了。

節氣一變,身體也會變。

梁冬:元宵節過得不好,那可能就是“元宵劫”了。

徐文兵:有人問:“元宵”為什么不叫“元夜”呢?“宵”和“夜”有什么區別?

我們經常說難忘今夜,也說難忘今宵。吃宵夜,吃夜宵,都混成一個字了。什么叫“夜”,什么叫“宵”?你看甲骨文,“宵”上面是小,像個小鳥,底下是月亮的“月”,意思就是說有月亮的晚上叫“宵”。

有月亮的晚上叫“宵”,見不著月亮的時候就叫“夜”。

本來黑夜是什么?沒有光明的,突然出現一輪明月,就好像能給人帶來一種特別歡快、喜悅的心情。而那種暗無天日,見不著月亮的時候,就叫“夜”。所以我們常說“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

什么時候沒月亮呢?大年三十、初一,所以大年三十晚上吃飯叫吃年夜飯,而不叫年宵飯,年三十晚上守歲又叫守夜。

正月十五的時候是元宵,元是零,或者叫第一個,第一個月亮圓的時候就叫元宵,這時春宵一刻值千金。

梁冬:那一定是月圓之夜,好行房!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絕對是踩著天地的點同步去做事的。

徐文兵:“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絕對是踩著天地的點同步去做事的。

梁冬:有一次,李老(李可老中醫)就跟我說過這事兒,他說做這個最好是在月圓之夜,因為此時整個人的激素水平比較高。

徐文兵:很多女性的排卵期也正好處于這個時候,這樣,她懷孕的概率就非常高。所以,你踩著這個點走,就能借天地之力來完成自己的心愿。

要想懷孕,最好在月圓之夜。

立春 2月4日或5日,“天地俱生”。我們要珍惜自己萌動的生機,鼓勵它往好的方向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镇沅| 扶沟县| 六安市| 龙川县| 青神县| 察雅县| 嘉黎县| 萨嘎县| 甘德县| 休宁县| 长岛县| 慈利县| 昭平县| 玛曲县| 镇康县| 德令哈市| 都江堰市| 禹城市| 望江县| 泽库县| 黄石市| 芜湖县| 扶风县| 明光市| 遵义县| 全椒县| 喜德县| 赤水市| 特克斯县| 龙山县| 玛曲县| 七台河市| 宜川县| 陵川县| 金川县| 长沙市| 临潭县| 长宁区| 乾安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