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不同國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特點[13]

(一)英國的養老服務

英國屬于自由集體主義福利國家,伴隨著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推行,英國現代福利國家的意識形態轉變發生在二戰之后。英國既不屬于瑞典式的社會民主主義意識形態也不屬于美國的唯意志主義的意識形態,英國提倡平均主義的社會思想以及更加關注服務的直接供給。20世紀70年代英國政府開始對國家福利進行改革,撒切爾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使英國脫離歐洲模式。社區照顧是英國在福利國家政策陷入困境之后提出的一種福利政策,也可被看作一種社會福利的實踐模式?!?963年英國衛生部頒布了被稱作是‘社區照顧的藍皮書’的《健康及福利:社區照顧的發展計劃》,標志著英國社會福利政策的重大轉變。”[14]1990年英國頒布《國家健康服務與社區照顧法令》,將養老問題納入社區,嘗試減輕地方政府的負擔,試圖鼓勵更多非正規服務和私有化服務的發展,開始對老年人采取社區照顧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生活照料,主要包括飲食起居的照顧;二是建立養老服務支持網絡,包括地方或志愿者組織提供餐飲和物業服務,安裝樓梯、浴室、廁所等處的扶手,設置無臺階通道和電器、暖氣設備等設施,改建廚房和房門等;三是醫療康復,包括治病、護理、體檢等;四是人文關懷,由英國政府出資興辦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社區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娛樂、社交場所,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則由中心定期派專車接送等。這種模式與傳統的家庭養老和院舍養老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注重對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人文關懷,更符合人道原則。[15]

(二)美國的養老服務

美國作為福利國家,其養老形式在諸多方面都比較獨特,與歐洲福利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現代福利國家的發展首先基于20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其次是60年代“偉大社會”改革時期社會計劃的迅速擴張。美國福利國家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政策和實踐存在地區的多樣性,隨之帶來缺乏穩定的國民社會政策的一致性。這些特點主要來自美國的政府機構、階層結構和公司資本的獨特性。[16]根據這種福利意識形態,美國的養老模式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形式:一種是產業類型的居家養老,這在美國是一種最普遍的方式。老人住在家里享受社區服務,服務花費昂貴,美國把社區養老作為產業來發展。老年社區運動成功的典范是始建于1961年、坐落在美國佛羅里達西海岸的“太陽城中心”。老人們可以在社區內購房定居,也可以租房居住,房屋有高中低檔次區別,能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老人的需求。二是“以房養老”模式,這在美國已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是一種最有效的養老方式。由于美國的房屋出租業比較發達,美國人支出的房租占個人支出的相當比重。同時美國政府和一些金融機構還向老年人推出“以房養老”“倒按揭”貸款模式,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以房養老模式。[17]

(三)瑞典的養老服務

“瑞典屬于社會民主主義福利國家,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由社會民主黨主導的政策形成過程主要受到民粹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的影響。二戰之后,瑞典成功實現了穩健的經濟增長,是世界最高生活水平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相對比較平等的福利國家之一。但瑞典的福利國家模式實質上是以犧牲個人、家庭、企業的自由為代價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權威主義?!?a id="w018">[18]根據瑞典國家福利制度現狀,瑞典養老模式有三種形式:居家養老、老人公寓、養老院。從瑞典全國推行的養老政策來看,養老院模式主要面向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和患有嚴重疾病的老人提供服務。老人公寓模式是20世紀70年代瑞典興起的一種養老方式,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建造老人公寓樓,稱為“服務樓”,住房全部按照老人特點設計以方便老人居住。居家養老模式是目前瑞典政府大力推行的一種養老方式,為居家老人提供多種養老服務,是一種比較人性化和個性化的養老模式。[19]

上文根據各個國家制度與意識形態概況,簡單總結了目前國外采取的主要養老服務模式。絕大部分國家采用的都是以一種模式為主、多種模式并存的養老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個國家的養老方式也逐漸由家庭走向社會,多元化的養老方式將是必然選擇。當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難以適應發展趨勢時,社會化養老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灵台县| 惠东县| 天台县| 丰顺县| 江油市| 澳门| 新民市| 张家口市| 三门峡市| 云霄县| 宜春市| 美姑县| 麟游县| 甘洛县| 洪泽县| 浦江县| 昌图县| 司法| 昌都县| 茶陵县| 盐亭县| 巴彦县| 安阳县| 丹阳市| 林芝县| 三亚市| 弋阳县| 吴江市| 彰化县| 道孚县| 温州市| 襄城县| 隆德县| 白山市| 弥勒县| 长顺县| 镇坪县| 桐梓县| 通河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