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寧夏財政年鑒·2019
  • 《寧夏財政年鑒》編纂委員會
  • 4177字
  • 2021-12-31 12:02:27

開拓創新 勇于擔當努力開創全區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新局面

自治區農發辦主任 許學祿

2018年,全區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農村工作及財政工作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國家農發辦和財政廳黨組的各項決策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緊緊圍繞自治區確定的“三大戰略”,聚焦優質糧食、枸杞、釀酒葡萄、現代草畜、瓜菜“1+4”特色優勢產業,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全面貫徹中央、自治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集中建設高標準農田,著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全面提升農業綜合開發水平和效益,助力自治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

一、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大規模、整建制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在財政資金投入難以大幅增長的新常態下,完成規劃任務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和壓力,需要我們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多措并舉,攻堅克難。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11—2020年)》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投資2.08億元在全區建設高標準農田16萬畝。優化區域布局,突出建設重點,綜合運用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措施,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實施引黃灌區鹽堿地改良工程。按照自治區引黃灌區鹽堿地改良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通過整合項目資金、細化工作措施、強化施工管理等措施,安排資金9500萬元實施鹽堿地改良工程建設面積9萬畝,實施暗管排水4.47萬畝,建設治理排水溝道16.84萬畝,確保如期完成鹽堿地改良任務。繼續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和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分級管理、明確職責,嚴格標準、規范程序”的原則,重點針對項目建設內容、完成情況、建設質量、資金撥付、竣工決算、資料整理等主要驗收內容,做好2016年和2017年批復的7個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寧夏農墾平吉堡農場和靈武市崇興鎮現代農業園區項目試點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認真總結經驗,鞏固擴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項目和現代農業園區項目試點成果,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創新模式,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集中力量扶持特色優勢產業

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把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支持力度,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科學明確扶持范圍和重點,認真組織編制《寧夏農業綜合開發扶持優勢特色產業規劃(2019—2021年)》,進一步優化農發扶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布局和建設目標任務,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引黃灌區鹽堿地改良工程為平臺,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全力支持自治區“1+4”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著力打造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探索改革項目資金分配方式,打破按市縣、按基數分配項目資金和按項目平均分配資金的做法,集中資金扶持1~2個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促進產業鏈和價值鏈形成“閉環效應”,有效解決項目資金碎片化、條塊化、同質化問題,確保農發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創新扶持方式和管理機制,堅持先確定范圍、后據實結算的貸款貼息項目管理方式,合理確定貸款貼息項目財政資金扶持額度,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積極投入農發產業化發展項目,逐步減少對涉農企業的直接補助。加大產業化發展項目投入力度,安排產業化發展項目資金3342萬元,扶持財政補助項目33個,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開展“銀政擔、銀政保”等擔保貸款貼息合作扶持模式,安排產業化發展貸款貼息項目資金3904萬元,扶持貸款貼息項目72個。探索破解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不足、貸款難、融資難等問題。積極引入競爭立項機制,探索實行“先建后補”管理方式,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涉農企業等為扶持對象,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優化資金和項目管理程序,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成效。

三、發揮行業技術優勢,形成部門項目管理合力

按照國家農發辦《關于規范和加強農發部門項目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健全管理制度辦法,構建起權責明確、有效制衡和齊抓共管的項目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部門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和管理流程,不斷提高農發資金使用效益。切實引導和發揮部門行業技術優勢,2018年安排農發部門項目資金9630萬元,安排各類部門項目17個,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提供引領示范和服務保障作用。各級農發機構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抓緊完成2018年度部門項目審批備案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2017年度部門項目檢查驗收工作,做好績效評價等工作,提前謀劃布置2019年度部門項目申報工作。定期召開部門項目管理工作座談會,擬定部門項目管理實施細則,不斷提升農發部門項目管理水平。

四、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脫貧富民”戰略,支持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優先安排貧困地區農發項目資金,通過院地科技合作等方式,探索科技扶貧機制,把高標準農田建設、科技扶貧、產業扶貧、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實施精準扶貧的富民增收項目,為貧困縣“銷號摘帽”注入新動能,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加強對整合試點工作開展經常性調研和督導,確保整合試點資金到市縣后能夠接得住、用得好、見成效。做好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相關農發機構按照國家農發辦有關要求,抓緊完成亞行貸款資金提款報賬和項目竣工決算編報等工作,重點做好亞行項目竣工驗收和總結評價,確保亞行貸款項目圓滿收官。加快實施以色列政府貸款寧夏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抓緊落實以色列政府貸款寧夏農田水利建設項目中期調整的各項工作,組織項目實施單位按計劃完成國外設備供貨和設備安裝調試,做好已完工項目的驗收、移交及運行管護工作。做好寧夏國際農發基金項目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示范項目啟動工作。按照財政部和國家農發辦有關政策規定和要求,在國際農發基金組織考察評估的基礎上,積極配合國家農發辦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談判各項工作。做好項目招標代理機構、合作社指導專家、商業計劃指導專家、勘測設計單位等的選聘工作,完成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計劃編報等工作,力爭項目順利啟動。

五、深化院地科技合作,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圍繞寧夏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需求和技術瓶頸問題,以院地農發科技合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提高三產融合發展水平,大力推廣高效節水、草牧一體、鹽堿地改良等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助力優質糧食、枸杞、釀酒葡萄、現代草畜和瓜菜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升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開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試點工作,通過建基地、育主體、強體制、活體系,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多輪驅動推進產業融合。開展農發院地科技合作與科技扶貧專題調研,充分發揮寧夏農發院地科技合作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推廣的支持力度,將優秀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注入脫貧富民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對脫貧攻堅的貢獻率,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增添新活力新動能。

六、強化項目資金管理,確保農發資金安全有效運行。

按照國家農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要求,推行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網上申報,要求市縣在項目立項審核、計劃批復備案、在建管理、竣工管理、資金和財務管理、上圖入庫、統計分析等工作實行系統操作,不斷提升農業綜合開發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加大信息系統培訓力度,有序做好歷史數據平移工作,努力構建覆蓋全層級、涵蓋全業務、信息互聯共享的農發信息管理平臺。強化農發項目評審工作,以科學立項為目標,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制度和相關行業標準為依據,遵循“依法依規,獨立評審,客觀公正,擇優選項”的原則,制定《寧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評審實施細則》,加強項目庫與專家庫管理,重點做好土地治理項目和土地治理項目科技措施的評審工作,切實提高項目評審工作水平。加強對縣級評審工作的指導力度,創新評審方式、強化評審監督,確保資金安全有效和項目順利實施。開展農發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從績效評價機制入手,制定《寧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績效評價實施細則》,嚴格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和相關專業專家根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全面考評農發項目實施情況,重點開展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現代農業園區項目以及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注重績效考評結果的綜合運用,突出獎優罰劣,緊盯整改落實,提高績效評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七、加強機關自身建設,提升農發工作水平。

堅持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認真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扎實推動“三強九嚴”工程,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推進黨建工作、業務工作“雙一流”。加強農發干部教育培訓,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素養,打牢農發干部公文寫作、數據分析、政策研究功底,全面提升綜合能力。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打造辦實事、求實效、認真負責的農發干部隊伍。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從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訓,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有關要求,推動反腐倡廉建設向縱深發展。時刻繃緊機關作風建設這根弦,進一步統一思想、端正認識,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糾正“懶、散、拖”的作風,增強作風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明確職責,認真履行工作程序,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集體決策、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資產管理、考勤考核等各項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武隆县| 广宗县| 府谷县| 徐汇区| 四川省| 农安县| 北宁市| 满城县| 横山县| 广宗县| 云和县| 会昌县| 濮阳市| 柳州市| 永丰县| 南靖县| 丽水市| 玉田县| 本溪市| 白朗县| 贡嘎县| 青海省| 赤水市| 于都县| 河东区| 镇远县| 新兴县| 延寿县| 成安县| 宾阳县| 伽师县| 岳阳县| 巴彦淖尔市| 长治县| 元阳县| 霍山县| 宣恩县| 民丰县| 泰州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