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脂硯齋的導示
《紅樓夢》密說順治出家
——六論《紅樓夢》“獨創性”的寫作技法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紅樓夢》第四回“護官符”

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定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改族稱為滿洲。

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極突然病故。他生前未立儲嗣,于是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激烈地爭奪皇位,幾乎兵戎相見,皇室內部出現繼位危機。在此緊急關頭,皇太極的妃子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后,孝莊是其謚號,后人習慣稱其為“孝莊”)聯合圖賴、索尼、鰲拜等兩黃旗重臣,并聯得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等人支持,擁戴其六歲的兒子福臨繼承了皇位,這便是清朝的順治皇帝。

1644年5月,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機構。

孝莊文皇后堅持皇太極推行的滿蒙貴族聯姻政策,先后為順治皇帝挑選了五位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后妃,但順治皇帝卻與這些來自額娘家鄉的少女格格不入,形同陌路。他不但廢掉了第一位皇后,而且疏遠第二位皇后。

順治十三年(1656),董小宛入宮,被封董貴妃,這便是董鄂妃,受到順治皇帝的獨寵。這樣一來,孝莊文皇后與順治皇帝之間便出現了尖銳的矛盾。

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十五年,幼小的皇四子病逝,被封為榮親王。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痛失嬌子之后,心靈受到極大創傷。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第二年因出天花駕崩,年僅二十四歲。

在《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中,明確地記載著順治皇帝因“出天花”死在了“養心殿”。原文只有短短二十字:

順治十八年春正月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養心殿。

順治皇帝是因出天花死于皇宮的養心殿嗎?這是官方的記載,但民間有傳說,順治皇帝不是因出天花死亡,而是出家五臺山當了和尚。這兩種說法哪個符合事實呢?《紅樓夢》中說,順治皇帝確實是出家當和尚了。

《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中,有一張“石頭”抄來的“護官符”。所謂“護官符”,護的絕不是一般的“官”,而是清朝最大的“官”,這個最大的“官”就是順治皇帝。“護官符”中寫道: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我們從脂硯齋的評注中知道,這個“護官符”中隱藏著賈、史、薛、王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聯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榮俱。賈、史、薛、王,還諧音為“家事消亡”之意。可誰能想到,除此之外,“護官符”里還隱藏著一個更重大的秘密,這個重大的秘密就是順治皇帝出家當了和尚,請看以下分析。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府發生的這件事兒,如果說“不假”就是真。“白玉為堂”,白玉就是皇字(玉在隸書中就是等三橫一豎,白在上玉在下就是一個“皇”字)。“金作馬”,皇家的馬車稱為鑾駕,金鑾殿就是皇帝召見百官的殿堂。全句話的意思是說,清朝皇宮金鑾殿發生的這件事情是真實的。這是件什么重大的事情呢?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阿房宮,是指秦始皇的宮殿,這里所指的是清朝皇家的宮殿。“三百里”,形容宮殿規模之宏大。“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這“金陵一個史”是說江南曹家(史家)嗎?當然不是,因為江南曹家(史家)是康熙皇帝派去江南的官員,既沒有這么大的地盤,也沒有這么大的派頭。再說,曹家幾輩人在江南住得不是挺好嗎,怎么會住不下去呢?這里所說的“金陵”,金即鐵,陵諧音“嶺”,鐵嶺即大清國發祥之地。史即使者、官員、皇帝。這句話是說,這規模宏大的宮殿,清朝的順治皇帝卻住不下去,竟然義無反顧地出走了。順治皇帝究竟去了哪里呢?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里說的豐字,是繁寫的“豐”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即是豐年。豐字頭有兩個二十,中間是豎一,合起來隱說四十多年。“好大雪”,大雪是白色的,是天上的云形成的,隱說的是“白云”二字。珍珠如土,強調的是土;金如鐵,強調的是寸金寸鐵。上土下寸,即是一個“寺”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順治皇帝在白云禪寺出家當和尚四十多年。

不對呀!清廷正式宣布順治皇帝是在皇宮出天花死的,難道不是真的?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此句中的“東”和“陵”,指的是清東陵。“缺少白玉床”,白玉(上白下玉)即“皇”字,白玉床就是“皇床”“皇床”就是皇陵地宮中的靈床。全句話的意思是說,東陵地宮里的“靈床”上,缺少順治皇帝的尸體,說明他不是因出天花而死。

通過對“護官符”的分析,文字中隱藏著的秘密可以解釋為,清朝皇家在金鑾殿發生的這件事情是真實的。金鑾殿雖然金碧輝煌規模宏偉,皇帝雖然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是順治皇帝卻心灰意冷住不下去,毅然出家當了和尚。清東陵雖然為順治皇帝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陵寢,但陵寢里的靈床上卻沒有順治皇帝死后的遺體。因為他不是因出天花死的,而是活著時毅然拋棄皇位出走了。順治皇帝去了哪里呢?去了五臺山當和尚,后又去了白云寺,并在白云寺住了四十余年,最后在白云寺圓寂。

據調查,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順治皇帝就離開了紫禁城出走了。他先是到了北京西郊天臺山的慈善寺,然后又去了山西五臺山的善財洞黃教寺。

在五臺山黃教寺,順治皇帝結緣了一位修煉多年得道成佛的有名高僧,此僧法號佛定和尚。之后,順治皇帝同佛定高僧一起來到位于河南省民權縣的白云寺,取法號“行癡”。

康熙皇帝曾三次到白云寺尋訪父親。第一次尋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時當順治皇帝六十六歲壽辰。這次雖然見了面,但其父不認,問其法號,答曰八乂。康熙皇帝回來之后一拆解,恍然大悟,八乂即父,此人就是自己的父親。第二次尋訪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這次不知何故,沒有見面。第三次尋訪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值順治皇帝七十壽辰,康熙皇帝賜給白云寺的重禮是:滿朝鑾駕、天子寶劍、八柜藏經,還有珠寶玉器等物品。

康熙皇帝還在父親七十壽辰時,御筆為白云寺題寫了“當堂常賞”四字,并刻石銘記。這“當堂常賞”什么意思呢?這四個字都是“尚”字頭,說明是敬獻給佛的,“當堂”是父親,“常賞”是孝敬,可解釋為敬獻給父親順治皇帝的禮物。

順治皇帝七十大壽后,又在白云寺生活了三年,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在白云寺終老圓寂。

結論:“護官符”護的是什么官?當然不是一般的官,護的正是當時最大的官即順治皇帝。這種隱藏很深的文字,只有熟悉清宮內幕的人才能寫得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伊吾县| 太和县| 阳山县| 无锡市| 电白县| 收藏| 阳城县| 仁怀市| 长乐市| 平远县| 桃园市| 崇州市| 丰镇市| 大洼县| 陈巴尔虎旗| 潜江市| 北京市| 综艺| 宁城县| 丹江口市| 万安县| 镇江市| 托克托县| 澎湖县| 曲阳县| 云南省| 武穴市| 易门县| 贵溪市| 内黄县| 徐水县| 手游| 庆城县| 黄梅县| 遂平县| 阜城县| 稷山县| 南川市| 姜堰市|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