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再說“秦”。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為何以“秦”為名?這還要追溯到周孝王時期。據《史記·秦本紀》所載,非子為周王室養馬,馬群大增,于是周孝王“邑于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據此則“秦”是早已存在的地名,周孝王只是將“秦”這塊地方分封給了非子而已。秦人在秦地慢慢發展壯大,到了秦襄公時期,因護送周平王有功,遂得以躋身諸侯之列而立國,國號即為“秦”。

我們來看看“秦”這個字的字形演變。“秦”的甲骨文字形之一(圖24),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會意字,共有三個部分組成:上面是兩只手,中間是一根舂搗糧食的杵,下面是兩株“禾”,“禾”垂著頭,表示已經成熟?!扒亍钡募坠俏淖中沃?span id="nui4ifu" class="ys">(圖25),大同小異,只是杵的形狀有所變化。

“秦”的金文字形之一(圖26),中間的杵形填實,上下“手”和“禾”的樣子更加栩栩如生。“秦”的金文字形之二(圖27),來源于秦國墓地出土的秦公鼎、秦公簋(guǐ)上的銘文,據學者研究,應為春秋初期的字體。有些學者認為“秦”的各種字形中,雙手所持的并不是杵,這個字形有力地駁斥了這種論調??梢院芮宄乜吹?,雙手和“禾”之間,是一個“臼”,杵臼是一套搭配的農具,持杵在臼中舂搗糧食。所有的甲骨文字形和絕大多數金文字形都將這個“臼”給省去了,只有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西周師酉簋和現藏上海博物館的這幾件秦公器上的銘文保留了杵臼之“臼”。

圖24 甲骨文[秦]

圖25 甲骨文[秦]

圖26 金文[秦]

圖27 金文[秦]

“秦”的小篆字形(圖28),下面的“禾”從兩株簡化為一株,其他組成部分相同,但是也省去了“臼”。今天使用的“秦”字,除了下面的“禾”一仍其舊之外,上部則完全看不出雙手持杵的樣子了。

《說文解字》:“秦,伯益之后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一曰秦,禾名。”伯益是秦人的始祖,“伯益之后所封國”,說的正是非子“邑于秦”這件事。

近代學者林義光在《文源》一書中質疑道:“地名從禾從舂,理不可通……秦,獲禾也,獲禾可以入舂,故從二禾?!睆埶椿障壬凇墩f文解字約注》一書中認同這一觀點,但他認為“秦”的本義不是“獲禾”,收割谷物,而是“撲取禾實也”:“禾稻既刈之后,則手持之反復拂擊,俗稱打禾,或曰打稻,亦有鋪禾于地用椎杵擊之者……蓋秦為打禾,舂為搗粟,秦在前,舂在后,非一事也。”

張舜徽先生所說的打禾、打稻,也就是脫離谷粒的過程,谷粒脫離之后,才能夠做進一步的舂搗加工,因此“秦”的本義是指收獲谷物之后第一步的脫離谷粒的程序,而“舂”則是脫離谷粒之后的舂搗程序。

圖28 小篆[秦]

但上述師酉簋和秦公器上保留“臼”的銘文“秦”,顯示的正是在臼中舂搗的工作程序。因此,“秦”的本義是持杵舂禾,可想而知秦地糧食產量之豐富,即許慎所言“地宜禾”。事實也是如此,所謂“八百里秦川”,歷來是農業發達的地區,著名的縱橫家張儀曾經形容秦國“積粟如丘山”,以至于“秦富十倍天下”。據《秦律·倉律》記載,秦國國內“萬石一積”的禾倉極多,今西安附近的櫟陽倉則“二萬石一積”,國都咸陽倉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十萬石一積”!“秦”字之所以造成雙手持杵舂禾的模樣,可以想見是因為糧食出產極富,人們不停地勞作,以至于以這種繁忙的景象造字,并拿來命名這塊富庶之地。當然,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也奠定了秦朝的統一大業。

《樂府詩集》中收錄有晉人傅玄的一首詩,其中吟詠道:“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鼻厥蓟式y一中國之后,無疑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西域諸國就稱中國為“秦”,一直沿用到漢代?!稘h書·西域傳》載:“匈奴縛馬前后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丐若馬?!必?,給予。匈奴仍然用“秦人”稱呼漢代中國。晉人傅玄更是將“胡與秦”對舉。古代印度稱中國為“支那”,就是“秦”的音譯,佛教典籍中屢見不鮮,并沒有輕蔑之意。

秦地為天下之糧倉,當然得益于灌溉便利,國都咸陽有涇河、渭河、灃河等大大小小八條河流,因此東漢學者劉熙在《釋名·釋州國》中給“秦”下了這樣一個名義:“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彪m然是以音釋義,但是也準確地道出了秦地之所以產糧豐富的根本原因。

這就是以“秦”命名這塊“宜禾”土地的由來。秦人以“秦”為國號,正如同周人以“周”為國號的道理一樣,反映的都是農業立國的歷史事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余干县| 邯郸市| 文登市| 山阴县| 巩义市| 新丰县| 仙游县| 平邑县| 隆尧县| 普兰县| 天峨县| 阜平县| 亚东县| 慈溪市| 永寿县| 浏阳市| 洮南市| 南丹县| 铜川市| 台前县| 广西| 普宁市| 栖霞市| 边坝县| 河曲县| 峨边| 邓州市| 五峰| 永新县| 房山区| 黄浦区| 高安市| 浏阳市| 临漳县| 贡山| 丰县| 芜湖市| 海门市| 西丰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