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27年
紅堿淖開始成湖。
1929年
湖泊積水逐年增多,面積近兩平方千米,始稱紅堿淖。
1940年
神木縣高家堡商人在紅堿淖南岸的馬蓮河畔興辦“三盛長”堿坊。
1947年
秋雨連綿,降雨月余,湖泊面積增長。
1948年
3月13日 西北野戰軍獨立二旅在紅堿淖東北的雞圪坨殲滅國民黨二十二軍二五六團,紅堿淖地區解放。
1949年
神府縣人民政府與“三盛長”堿坊協商,將其改造為公私合營陜北榆神堿廠。
1953年
3月 神木縣十四區(爾林兔區)成立。
1954年
湖泊面積擴大至36平方千米。
1956年
全長26.5千米的中雞經爾林兔至西葫蘆素村公路竣工通車。
陜北榆神堿廠轉為神木縣地方國營企業,更名為神木堿廠。
1958年
紅堿淖湖面益闊,面積達40平方千米。淹沒農田6000余畝,迫使350戶村民遷居。
9月 陜西省神木縣在湖泊東岸、內蒙古自治區札薩克旗在湖泊北岸分別創辦漁場。
1960年
1月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并入爾林兔農場,后轉解放軍農建十四師東風三場管理。
爾林兔公社河網化水利工程竣工。
紅堿淖放養鯉魚逐漸取得與湖中自有鯽魚同等產量的效果。
神木縣在爾林兔公社創辦糖廠,以甜菜為原料土法熬糖,兩年共生產4噸,1962年停產。
4月 中雞人民公社成立。
1966年
12月 撤銷爾林兔農場。
1969年
紅堿淖湖泊面積漲至67平方千米,達到歷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積。
全長23.9千米的中雞至活雞兔公路竣工通車。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恢復成立。
1970年
12月30日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冬捕單網日產達5000余千克,創歷史紀錄。
1971年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捕獲30余千克大魚,制作成標本送陜西西安展出。
1972年
經紅堿淖的府谷至新街公路建成通車。
1974年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達到建場以來最高產量24萬千克,平均畝產3.6千克。
爾林兔、中雞等公社興辦社隊蒲柳編織廠。
1980年
爾林兔、中雞公社納入“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防護林建設范圍。
1981年
5月6日 陜西省一八六煤田地質勘探隊506鉆機在紅堿淖區域開鉆找煤,當年五個鉆孔全部見煤。
陜西省水產主管部門組織相關單位,對紅堿淖水域魚類餌料生物情況進行調查,該項工作至1983年結束。
1982年
夏季暴雨,湖泊水漲1米。
1983年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規定每年4—6月為封湖禁捕期。
陜西省畜牧獸醫總站主持的“西葫蘆素萬畝草場建設”項目完成治理規劃任務,通過鑒定驗收。
1985年
10月2日 陜西省委書記白紀年、省長李慶偉、榆林地委書記霍世仁等視察紅堿淖漁場。
神木縣紅堿淖漁業派出所成立。
1987年
文物普查時發現位于中雞鎮的溫家河遺址。
1990年
投資20萬元修建東岸石頭碼頭。
7月 由陜西省羊改辦組織的陜北25個縣改良羊人工授精現場會在神木縣召開,推廣爾林兔鎮西葫蘆素村經驗。
1992年
秋,煤炭部部長黃毅誠、陜西省省長白清才、榆林地委書記李鳳揚、專員劉壯民等在紅堿淖考察電廠選址,白清才提出漁場可轉型發展旅游。
同年,神府精煤公司職工周末到紅堿淖休閑度假。
1993年
神木縣委托陜西省旅游設計院對紅堿淖旅游開發進行規劃。
1994年
神木縣紅堿淖漁場建成110畝精養防滲魚池和旅游廣場。
1995年
神木縣紅堿淖旅游區管理委員會成立。
9月12日 紅堿淖被陜西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2月 神木縣漁場引進大銀魚卵900萬粒。
同年,開始修建景區商業街。
1996年
神木縣政府將環湖1000米范圍內的112平方千米土地確認為國有土地,出臺鼓勵旅游開發的政策措施。
神木縣化工廠(原神木堿廠)破產。
1997年
6月6日 神木紅堿淖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縣級)。
7月 神木縣紅堿淖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將神木縣漁場并入,公司劃歸神木縣水利局管理。景區商業街建成營運。
神木縣政府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聘紅堿淖旅游公司經理。
1998年
10月 錦界至中雞二級公路通車。
1999年
8月 榆林地區青年文學筆會在紅堿淖召開。
2000年
9月 紅堿淖首次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遺鷗。
2001年
4月 《野生動物》雜志發表了徐振武《遺鷗在陜發現記》的署名文章。
5月11日 國務院發出《關于內蒙古自治區與陜西省紅堿淖和克珠爾灘(席芨灘)地段行政區域界線劃定及有關問題的批復》。
少量遺鷗在紅堿淖開始嘗試性營巢。
榆林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在紅堿淖設立鳥類觀察站。
8月 紅堿淖景區首次使用郵資明信片門票。
8月30日 榆林市科普創作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1年科普創作筆會在紅堿淖舉行。同年,景區舉辦小型賽馬會。
2002年
紅堿淖賓館建成營業。
6月 在紅堿淖中部水深7.5米處用重力采樣器獲得柱狀巖芯,經測定、推算,紅堿淖成湖時間為1927年。
7月26—28日 “榆林市首屆書法藝術研討會”在紅堿淖召開。
2003年
6月 神木縣紅堿淖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成立。
9月12日 陜西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開幕式演出配樂舞蹈《神奇紅堿淖》。
4月11日 根據民政部要求,陜西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在榆林召開聯席會議。后因“非典”疫情暴發,雙方未繼續聯系。
9月12—13日 榆林市羊產業協會、畜牧局、農發辦、經貿委和神木縣政府,在紅堿淖聯合舉辦中國西部——榆林·神木紅堿淖賽羊大會暨羊產業成果展示會。
2004年
札薩克河因筑壩被攔截。
紅堿淖景區辦在叨嘮窯子設置旅游項目。
紅堿淖被評為陜西省十大自然風景名勝區。
12月 神木縣舉辦紅堿淖冰雕藝術展。
2005年
3月 紅堿淖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轉隸神木縣旅游辦管理。
紅堿淖魚類資源枯竭,無捕撈量。
著名國畫家劉文西為紅堿淖景區題名。
8月3 日 神木縣政府以神政辦發〔2005〕37號文件將“紅堿淖”更名為“神湖”。
8月8 日 紅堿淖濕地被陜西省林業廳列入“陜西省濕地保護總體安排”。
在叨嘮窯子實施滑沙場項目。
2006年
1月13日 神湖冰雕藝術節在紅堿淖舉行開幕式。
9月30日 包茂高速公路陜蒙界至榆林段建成通車,設置紅堿淖出口。
2007年
4月 神木縣在紅堿淖南側的畜牧獸醫中心舉辦首屆陜北白絨山羊賽羊大會。
5月22日 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為團長,全國政協常委盧榮景、程安東為副團長的全國政協常委“黃河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視察團在紅堿淖視察。
6月3日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中國福利會主席胡啟立在神木縣紅堿淖景區考察。
6月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理事會理事長程安東與西安理工大學專家在紅堿淖考察。
8月20—21日 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與陜西省林業廳、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在紅堿淖共同舉辦紅堿淖濕地及鄂爾多斯高原遺鷗保護與可持續管理研討會,并通過“紅堿淖及鄂爾多斯高原濕地保護倡議”。
9月23日 中國音樂家協會采風團徐沛東、趙季平等音樂家在紅堿淖區域對神木的酒曲民歌和二人臺進行觀賞調研。
在紅堿淖成立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
2008年
神木縣政府投資200萬元,對紅堿淖四條匯水河流進行恢復治理。
4月26日 神木縣舉辦了第二屆神木縣陜北白絨山羊賽羊大會。
5月25日 西安市文聯組織“西安市青年藝術家陜北行”在紅堿淖采風。
10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紅堿淖調研。
紅堿淖被陜西省政府列入重要濕地保護名錄。同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2009年
6月 修建紅堿淖景區辦辦公樓。
7月23日 紅堿淖濕地與遺鷗保護國際研討會在神木縣召開,國家環保局、國家林業局、水利部、中國科學院、世界自然基金會和陜西省各相關廳局、榆林市政府、神木縣政府的領導及專家參加研討會。
8月 陜西省林業、水利、環保等部門派出七位專家組成調研組,對紅堿淖濕地保護問題進行專題調研。
2010年
1月20日 中國農工民主黨陜西省委員會向政協陜西省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關于把陜西紅堿淖濕地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議》的提案。
4月6日 神木縣紅堿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7月6日 國內首只陜北白絨山羊克隆羊“亮亮”在神木縣畜牧科技示范園出生。
7月9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梅穎帶領全國政協調研組在紅堿淖調研,全國政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陜西省委主委張道宏等陪同。
7月29日 榆林市編制辦公室批復同意神木縣紅堿淖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加掛紅堿淖濕地動物保護站牌子。
陜西省氣象局制作完成《關于紅堿淖水體面積衛星遙感監測情況的報告》。
2011年
陜西省科學院、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共同建立紅堿淖濕地e-Science網絡監測平臺。
紅堿淖景區將收費范圍縮小至廣場東側,新建檢票口及景區圍網,原景區入口處建設漢闕式形象大門。
5月5日 昭君懷抱琵琶立像在紅堿淖景區廣場落成。
6月 紅堿淖發生大面積水禽死亡事件。
7月5日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思卿,陜西省原省長程安東一行,就紅堿淖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等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10月15日 舉辦紅堿淖首屆環湖自行車賽。
10月25日 投資20.8億,全長82.198千米的店塔至紅堿淖一級公路開工建設。
12月 程安東、郭立宏等編著的《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基于陜西紅堿淖景區的研究》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2年
3月13日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民政廳廳長曹莉莉,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榮民集團董事長史貴祿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分別就保護紅堿淖濕地提出建議。
3月13日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楊公社,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對陜西內蒙古交界處紅堿淖濕地實施搶救性保護的提案》。
5月11日 神木縣紅堿淖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成立,縣長黃建軍任組長。
6月15日 “人文神木·陜西詩會”暨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成立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詩歌朗誦會在紅堿淖舉行。
6月 國家發改委赴陜西召開座談會,聽取氣象、水利和國土資源等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制訂紅堿淖的具體保護方案。
7月3日 環境保護部生態司調研組在紅堿淖調研。
7月21—22日 舉辦紅堿淖第二屆環湖自行車賽。
8月14日 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紅堿淖為國家AAAA旅游景區。
8月28日 陜西省副省長祝列克就紅堿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調研。
紅堿淖被列入陜西省第一個全國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
紅堿淖湖泊人工增雨工程項目立項,總投資1177萬元,對紅堿淖進行專項人工增雨作業。
紅堿淖被列為國家2012—2014年度湖泊生態保護示范項目,被環境保護部和財政部列為重點支持項目。
2013年
6月 陜西省環保廳組織科研人員在紅堿淖開展湖泊生態安全調查,分別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水質監測與湖泊流域社會經濟調查。
6月12日 歌劇《昭君出塞》主創團隊及演員李玉剛采風“重走昭君路”,露宿紅堿淖。
6月17—20日 水利部專家組對紅堿淖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進行現場考察評審。
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氣象局推動下,陜西省氣象局和內蒙古氣象局簽署了《共同推進紅堿淖濕地保護區人工影響天氣協同作業合作協議》,兩省(區)聯合開展紅堿淖地區人工增雨作業。
8月3日 紅堿淖第三屆環湖自行車賽。
9月 紅堿淖生態環境保護湖泊水質自動監測站以及生態監測站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
11月7日 水利部公布紅堿淖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12月 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陜西省牽頭在北京召開紅堿淖濕地保護省際合作第一次會商會議,建立了紅堿淖濕地保護省際會商制度。
8月3—4日 紅堿淖旅游風景區、神木縣攝影家協會及神木論壇聯合舉辦“沙漠明珠——神奇紅堿淖”為主題的攝影展和攝影采風活動。
2014年
6月20—21日 神木縣旅游局主辦“遺鷗之鄉·人間天堂”——紅堿淖首屆觀鳥節。
8月24日 紅堿淖景區舉辦紅堿淖第四屆自行車環湖賽。
10月 “2014年陜西最美鄉村公路”評選活動組委會采風活動團在紅堿淖環湖公路勘測體驗。
12月12日 陜西省政府批復紅堿淖自然保護區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5年
3月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陜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王二虎,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呼吁加大紅堿淖周邊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5月15日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和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聯合籌辦的紅堿淖濕地保護省際合作第二次會商會議在北京召開,對札薩克水庫向紅堿淖濕地生態補水等相關事宜進行協商。
5月22日 榆林市編制辦公室批復同意神木縣紅堿淖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加掛紅堿淖濕地動物保護站牌子并更名為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
6月19—21日 由神木縣旅游局主辦的“遺鷗之鄉·人間天堂”——紅堿淖第二屆觀鳥節隨手拍活動啟動儀式,在紅堿淖景區舉行。
6月18日 天津日報社、天津濱海新區宣傳部、濱海新區農委、天津濱海新區濕地保護志愿者協會一行,與陜西日報社、陜西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簽訂“陜津兩地共同關注遺鷗”行動的戰略合作協議。
遙感監測顯示,紅堿淖水體面積萎縮速度呈逐年放緩趨勢,并首次控制在1%以內。
11月6日 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商定,通過札薩克水庫為紅堿淖補水,每年補水100萬~150萬立方米,增加紅堿淖水量。
12月11日 水利部通過《紅堿淖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
12月30日 全長67千米的店塔至紅堿淖一級公路舉行通車儀式。
2016年
秋季暴雨,湖面有所增大。
3月 全國人大代表孫俊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呼吁對紅堿淖濕地實施搶救性保護。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霍學喜在“兩會”上提出搶救性保護紅堿淖濕地的建議。
9月1日 紅堿淖景區門票從70元/人降至30元/人。
9月23日 由神木縣旅游局主辦,新浪內蒙古承辦,昭君博物院、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紅堿淖景區辦、紅堿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16神木縣昭君文化研討會暨內蒙古自媒體神木行”活動開幕式,在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舉行。
9月24—25日 在紅堿淖舉辦“神木縣昭君文化研討會”。
10月19日 札薩克水庫開閘放水10余天,放水總量100萬立方米。
12月25日 環境保護部評審通過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
紅堿淖平均水體面積實現了近10年來正增長,同比增幅4.54%。
在紅石島遺鷗繁殖區安裝攝像頭,對遺鷗種群實行全天24小時監控。
2017年
1月15日 陜西省省長胡和平在陜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紅堿淖保護力度。
2月 紅堿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經整合重組,成為神木文旅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2月9日 “陜北榆林過大年”神木站活動在紅堿淖景區舉行啟動儀式。
2月17日 神木縣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
3月15日 中央環保巡視組在紅堿淖巡視檢查。
4月5日 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對紅堿淖候鳥春天遷徙盛況進行報道。
4月26日 榆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寧擔任紅堿淖市級河長。榆林市林業局、國土局、水務局、環保局、旅游外事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
4月 《榆林日報》及網絡媒體宣傳中雞鎮公格溝村發現的地質奇觀——公格溝丹霞地貌。
5月19日 紅堿淖景區實行“全國旅游日”免門票游覽。
5月27日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發布《關于陜西紅堿淖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公示》。
6月 神木縣全面推行河長制,確定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劉亞萍為紅堿淖縣級河長。
7月23日 經國務院批準,神木撤縣設市,紅堿淖區域相關機構舉行掛牌儀式。
8月18—27日 神木市舉辦“樂動仲夏·激情紅堿淖”大型旅游主題活動,為“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月活動”的組成部分。
8月20日 紅堿淖景區舉辦“紅堿淖第五屆自行車環湖賽”。
8月23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在紅堿淖進行實地調研。
8月31日 榆林市委書記戴征社在紅堿淖自然保護區調研。
9月12日 水利部第十督導組和省水利廳檢查組在紅堿淖自然保護區檢查調研。
9月16日 第二屆陜蒙昭君文化旅游神木交流會暨“憶昭君·長安夢”活動在紅堿淖舉行。
9月27日 神木市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掛牌成立。
9月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編制完成《紅堿淖自然保護區遺鷗種群保護可行性研究報告》。
10—11月 伊金霍洛旗確定旗、鎮兩級紅堿淖河長,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劉槐予為札薩克河、紅堿淖河長。
11月4日 陜西省副省長張道宏在紅堿淖自然保護區調研。
11月21日 北京衛視報道“紅堿淖濕地迎來大批越冬白天鵝”。
11月24日 伊金霍洛旗札薩克水庫開閘,為下游地區及紅堿淖進行生態補水。
2018年
1月 神木文旅集團舉辦紅堿淖迎春燈會。
2月8日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紅堿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月2日—28日 在神木大劇院展出由神木市委、市政府、西安美術學院本原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神木文旅集團承辦的《陜北之北——郭慶豐石峁與紅堿淖主題油畫展》。
2月25日 陜西省湖長制啟動,陜西省省長劉國中擔任省總湖長,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魏增軍擔任省副總湖長和紅堿淖湖長。
3月 神木市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工建設保護區南北兩座管理站。
4月5日 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神木紅堿淖濕地保護區迎來北遷遺鷗”。
4月16日 在札薩克水庫舉行紅堿淖生態補水啟動儀式,鄂爾多斯市水務局、伊金霍洛旗水利局、札薩克鎮政府、札薩克水庫與榆林市水務局、神木市水務局、神木市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參加。
4月 在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發布的“神奇西北100景”中,紅堿淖景區上榜。
5月5日 神木文旅集團在紅堿淖景區舉辦酒曲擂臺賽活動。
5月19日 紅堿淖景區實行“全國旅游日”免門票游覽,并由神木市旅游局、市文聯、文旅集團聯合主辦,市音樂家協會、市詩詞協會、紅堿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詩詞朗誦音樂會。
6月11—14日 由神木市旅游局、神木市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主辦,陜西省科學院、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神木市文旅集團紅堿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新浪陜西開啟“72小時直播守護遺鷗”大型生態公益直播。
7月13日 陜西省副省長、省副總湖長、紅堿淖湖長魏增軍檢查紅堿淖自然保護區工作。
7月25日 陜西省政協舉行“加強我省濕地保護”月度協商座談會,重點協商紅堿淖湖泊和濕地動植物多樣性保護問題。
7月28—30日 “清爽榆林”神木·紅堿淖旅游文化節在紅堿淖景區開幕,為期三天的“清爽榆林·樂動仲夏·激情紅堿淖”大型主題旅游活動開始。
8月4日 來自陜晉蒙的43名游泳愛好者,參加紅堿淖景區舉辦的橫渡紅堿淖8000米比賽。
8月26日 央視財經頻道“魅力中國城”第二季平涼市—榆林市競演節目播出,紅堿淖遺鷗在節目中得到展示。
10月18日 《紅堿淖水質調查評價報告》通過評審。
10月20日 《紅堿淖濕地生態環境變化歸因及保護對策研究報告》通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