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我所認識的趙季平

我知道趙季平的名字,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三十歲出頭,在《長安》文學雜志當編輯,涉足于寫作。他為陳凱歌執演、張藝謀攝影的電影《黃土地》擔綱作曲,那首委婉凄美的《女兒歌》讓我動情,也與他在一些場合謀過面。這時,他已蟄居省戲曲研究院任指揮配器十多年,寫出了《陜南素描》《祝福》等作品,尤其是管弦樂曲《秦川抒懷》和管子與樂隊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征服了初試鋒芒的電影人,由此做了《黃土地》作曲,便一發而不可收。

此后,我陸續在電影《紅高粱》中欣賞到趙季平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類似夯歌,充滿狂野的陽剛之氣。影片《菊豆》以一個塤的獨白,像幽靈飄蕩,如一首古老的童謠。為《秋菊打官司》設計的音樂,采用民間老藝人說唱的叫板“哎,走著”,起到一種暗喻的藝術效果。《大紅燈籠高高掛》以京劇“西皮流水”引子加工的循環圈,深化了愛與無奈的主題。《霸王別姬》使用了一把京胡,打擊樂“急急風”與交響樂隊的錯位,簫的吟唱,富于審美張力。之后的《梅蘭芳》,音樂風格則力求表現人格魅力。趙季平為幾十部電影譜曲,在探索中尋求新意,屢獲大獎,建構了他的個性音樂世界。之后,他為電視劇《水滸傳》配樂,借鑒民間小調寫出了《好漢歌》,由劉歡唱紅的這首歌廣為流傳。《笑傲江湖》的音樂,營造了一種書卷氣,“咿呀”則飄著一股俠氣。《大宅門》主題歌,是京韻大鼓的風格。《喬家大院》音樂中,用了晉胡和二股弦及“咚嗆里格隆咚嗆”的男聲合唱。在《大秦帝國》中,那句“赳赳老秦”,是秦人的錚錚鐵骨,也是華夏民族精神的吶喊。他的影視音樂作品,可謂不勝枚舉。

新世紀伊始,我從客居八年的海南島回到故都,在陜西省文聯做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與趙季平主席對面房子辦公,在工作和生活上來往較多。他平時忙于創作,不在單位坐班,也疏于社交應酬,重要會議和文藝活動他從不馬虎。平時,也經常和他談論音樂和文學創作的話題,無拘無束,感覺親切。這時,我開始潛心收集趙氏的家世、經歷、作品及軼聞趣事,從他哥趙振川家搬來一大摞子原始資料,撰寫《百年望云》,其中《趙望云的三個徒弟》發表于《人民日報》。一次,他應邀譜寫西安南門仿古迎賓入城式主題歌,拿到我寫的歌詞《有朋自遠方來》,覺得意境好,但也不客氣地說,篇幅起碼可刪去三分之一。幾易其稿,他譜曲時又幾次打電話給我,推敲字句,將曲譜傳真給兒子趙麟配器,譚晶演唱,得以廣泛傳播。受人之托,我把寫好的一首《都說彬縣好地方》的歌詞送去請他作曲。他說,實在沒時間。我說,人家聽說你是在平涼出生的,回西安是從彬縣路過的,作曲非你莫屬。他笑了笑,那好吧。幾天后,我接到他電話,說他正琢磨這首歌,與我榷商調整詞句。曲譜寫出來了,常思思演唱,很好聽。由此可見,趙季平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該是怎樣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

我在與趙季平漫談中得知,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應邀前往瑞士參加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一位西班牙記者寫道,聽了《炮打雙燈》音樂之后,認為中國的趙季平是東方能夠和日本坂本龍一相競爭的對手。阿蘭·米勒從瑞士來到西安拍攝《音樂家趙季平》,在陜北,他把《黃土地》里唱酒歌的賀玉堂找來唱民歌。米勒對他說,你是最具東方色彩和中國風格的作曲家。華納唱片公司莫爾聞風趕來,編輯出版《趙季平音樂專輯》。之后,他被邀前往柏林森林音樂會,草坪上有兩萬多人。序幕在晚風中拉開,先是音樂大師伯恩斯坦、拉威爾的名作,下半場第一個是中國作曲家趙季平的《太陽鳥》音畫樂章和交響敘事曲《霸王別姬》。由他作曲的舞劇《大漠孤煙直》,曾在臺北劇院首演。第一次到美國時,譚盾請他到家里去,送給他譜子,并說譜子一般人是不給的。他應馬友友約寫的音樂《關山月》首演后,索尼投資方老板說,我最喜歡趙季平的作品。

我記得,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當趙季平在北京為舞劇《情天恨海圓明園》譜曲時,他妻子孫玲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一度使他想放棄創作,全身心給妻子治病。可孫玲不答應,他只好每天上午在昌平兒子家中寫樂譜,下午去通縣腫瘤醫院照料妻子,百十里路,每天一個來回。他是在煉獄中完成這部作品的,他把自己和孫玲苦澀而甜蜜的愛情往事以及她所受的磨難全都化作了音符,堪為絕唱。在寫民族交響樂《和平頌》時,孫玲已辭世,他卻覺得她時刻都在身邊陪著,還是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坐在鋼琴前寫,一直寫到中午,憂傷不已。之后,他與曾在神話川劇電影故事片《芙蓉花仙》中扮飾主角花仙的張寧佳結識,重續新弦,恩愛有加,又激發出音樂人生的靈感,在家中完成了《和平頌》樂譜,之后在南京首演。前幾年,他應約為馬友友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莊周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首演。此作幾易其稿,歷經十年,終于化繭成蝶。他為電影《孔子》寫的音樂,是體現孔圣人的一種精神,其中的《幽蘭操》汲取了史詩與傳說的氣質,帶著蘭花的冷艷,訴說著人生的變化與永恒。

也就在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和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張建明,在曲江的寓所征求主人公對《音樂家趙季平》一書初稿的校正意見。此刻,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正在舉行名琴對話音樂會,有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的《梁祝》,古琴演奏家趙家珍的《憶故人》,重頭戲是由趙季平為小提琴、古琴、女高音及樂隊創作的《幽蘭操》的首演,演唱者是張寧佳。稍后,趙季平在家中憑窗接聽妻子張寧佳打來的電話,他祝賀愛人演出成功,等待她的歸來。

為趙季平作傳,是我年屆六旬的一個心結。盡管他的創作和公務繁忙,總是騰出時間,在家中與我多次長敘,追憶往事,解疑釋惑,核實并校勘書稿,其嚴謹作風和寬厚胸懷令我感佩。先賢以文延長個體生命之價值,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魏晉才子卻也看開功名,隨緣自述,也是一種人生境界罷了。

幾年前,我作為編劇,將陳忠實《白鹿原》改編成舞劇,夏廣興導演,首都師大出品并在北京和西安公演。劇組籌備期間,曾把趙季平請到唐人酒店,向他討教音樂設計。趙季平想了想,順口哼了一段秦腔曲牌的美妙旋律。在北京專家研討會上,趙季平說,把《白鹿原》改編成舞劇是個相當難的題目,作曲又是一南一北的楊青和張大龍,不能不說該舞劇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實踐。

也就在幾天前的傍晚,與趙季平在大雁塔喝茶,熱心讀者圍攏過來,請主人公和作者為《音樂家趙季平》一書簽名。有讀者向他打探電影《白鹿原》作曲底細,他委婉謝絕,依然沒有撩開神秘的面紗。

《中國教育報》2014年6月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罗田县| 嘉祥县| 兴义市| 南木林县| 吴堡县| 淄博市| 抚顺市| 荥阳市| 岑巩县| 清苑县| 民权县| 蓝山县| 旬阳县| 绥德县| 汤阴县| 龙游县| 宜丰县| 广东省| 霍城县| 江口县| 彝良县| 施甸县| 武平县| 茂名市| 南宁市| 丰都县| 通道| 长武县| 雷州市| 东光县| 元谋县| 西平县| 泰来县| 新巴尔虎右旗| 寿光市| 徐州市| 中阳县| 会泽县| 涞源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