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底改結局(2)
- 方法總比困難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 水中魚
- 4189字
- 2014-06-13 15:15:01
3. 再堅持一下,跨越成功的那一步之遙
青年農民達比賣掉自己的全部家產,來到科羅拉多州追尋黃金夢。他圍了一塊地,用十字鎬和鐵鍬進行挖掘。經過幾十天的辛勤工作,達比終于看到了閃閃發光的金礦石。繼續開采必須有機器,他只好悄悄地把金礦掩埋好,暗中回家湊錢買機器。
當他費盡千辛萬苦弄來了機器,繼續進行挖掘時,不久就遇到了一堆普通的石頭,達比認為:金礦枯竭了,原來所做的一切將一錢不值。他難以維持每天的開支,更承受不住越來越重的精神壓力,只好把機器當廢鐵賣給了收廢品的人,“卷著鋪蓋”回了家。
收廢品的人請來一位礦業工程師對現場進行勘察,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再挖三尺,就可能遇到金礦。收廢品的人按照工程師的指點,在達比的基礎上不斷地往下挖。正如工程師所言,他遇到了豐富的金礦,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達比從報紙上知道這個消息,氣得頓足捶胸,追悔莫及。
也許,你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只要你再堅持一下,你就可以叩起成功的大門,但如果此時停住前進的腳步,就意味著你與成功失之交臂了。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堅韌之心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心態。你可以是不聰明的,不機智的,沒有經驗的,沒有天賦的,但是你不可以是沒有恒心的。沒有一顆堅持到底的心,再簡單的事情也可能因為你不堅持而以失敗告終。
狄更斯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痹S多人在事業上的失敗,常常不是因為沒有選準目標,也不是因為難度太大了,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品格。
科學上的許許多多所謂“一舉成功”、“一鳴驚人”的壯舉,都是長久地默默地堅持付出的結果,都是以鋼鐵般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戰勝無數困難的結果。也許我們在平日里并沒有多大的欲求,只是執著于自己的某種愛好,也許我們的舉動曾經遭到別人的譏笑,但只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事就要堅持下去,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 毅力和堅韌是成功的臂膀
海倫14歲時就夢想成為作家,但沉重的經濟壓力使她像一般人一樣,過著勞碌奔波的生活,從來沒有創作過任何一樣作品。
到了50歲時,好不容易卸下生活的重擔,她才有機會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新的規劃。
海倫加入一個寫作團體,開始嘗試寫作,并將自己的第一部懸疑小說寄給三家出版社。
結果,她收到三份退件。海倫仍不死心,又將書稿寄給33家代理商,只是這33家代理商同樣寄了33份退件給她。他們客套地稱贊海倫頗具創意,但是從事寫作,光有創意是不夠的,言下之意,他們認為海倫除了創意之外,一無可取。
海倫并不為此感到沮喪,她很高興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意見,并虛心地把這一切都看成是學習的機會,讓自己知道在哪些方面比較缺乏,在哪些部分需要加強。憑著對寫作的熱情,她參加了一個犯罪調查和辯論技巧的研習班,開始收集有關犯罪事件的文章,并經常請教犯罪專家,從中汲取各種經驗。
經驗使人成長,海倫內心積累的能量越來越多,也受到許多啟發,并把各種零星事件串聯起來,開始構思故事。
后來,海倫帶著完成好的前半部作品參加一個作家會議,與會之前,海倫用心調查每位代理商的背景,并決定把書稿交給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家。這一次,代理商沒有支支吾吾,看完海倫的小說,只問了一個問題:“你想要多少稿酬?”海倫想了片刻,大膽提出足以令她安心寫作兩年的價錢:“12萬美元。”代理商欣然同意。于是,海倫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鹽的世界》,當時她已經52歲了。
人只要還有夢想,無論到了什么年紀,都還有圓夢的希望。要想取得成功,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沒有什么“錦囊妙計”,最需要的就是堅韌不拔的品格。
2. 百折不撓,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
喬治的父親辛曾經是個拳擊冠軍,如今年老力衰,臥病在床。
有一天,父親的精神狀況不錯,對他說了某次賽事的經過。
在一次拳擊冠軍對抗賽中,他遇到了一位人高馬大的對手。因為他的個子相當矮小,一直無法反擊,反而被對方擊倒,連牙齒也被打出血了。
休息時,教練鼓勵他說:“辛,別怕,你一定能挺到第12局!”
聽了教練的鼓勵,他也說:“我不怕,我應付得過去!”
于是,在場上他跌倒了又爬起來,爬起來后又被打倒,雖然一直沒有反攻的機會,但他卻咬緊牙關堅持到第12局。
第12局眼看要結束了,對方打得手都發顫了,他發現這是最好的反攻時機。于是,他傾全力給對手一個反擊,只見對手應聲倒下,而他則挺過來了,那也是他拳擊生涯中的第一枚金牌。
說話間,父親額上全是汗珠,他緊握著喬治的手,吃力地笑著:“不要緊,才一點點痛,我應付得了?!?
看著父親,喬治也想起自己經歷過的那段艱苦日子,當時碰上了經濟大危機,他和妻子先后都失業了。
但是為了生活,他們夫妻倆每天仍努力地找工作。晚上回來時,雖然總是望著彼此搖頭,但是他們從不氣餒,而是相互鼓勵說:“放心,我們一定能應付過去。”
如今,一切都過去了,喬治一家人又回到了寧靜、幸福的生活中。
于是,每當晚餐時,喬治總會想到父親說的那段話,決定要將這段話傳播開去,他要告訴子孫們與朋友們,甚至是他遇到的每一個生活艱苦的人,那便是在困境中要告訴自己“我一定應付得過去”。
冠軍永遠都是那些百折不撓被打倒了還會再爬起來的人。一次、兩次不成,就再試幾次,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否堅持到底。多數人沒有達到目標,原因就在于不能堅持。
耐心地把事情做好
要做好一件事,解決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智慧、經驗,但也更需要耐心。
有智慧、有經驗的人固然能做好事,也能解決問題,但如果缺乏耐心,時間長了就產生不耐煩的心理,就無法做好小事,也無法解決復雜多變、不知從何下手的問題。所以,光有智慧和經驗還不能成就大事,要考驗一個人做事的態度,還需要一點耐心。
和客觀環境比耐力,和競爭對手比耐力,你能“耐煩”,就不會輸。若因不耐煩而半途放棄,那么就先輸了。很多在人生競賽中落后的人都是因為沒有耐心所致,而不是因為智慧不如人。永遠記?。鹤钃踉谀愫椭卮蟪删椭g的敵人就是缺乏耐心。只要你能勇敢地反省和檢討自己不夠耐心的原因,然后一一去克服那些弱點,那你就能抓住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做事需要耐心,而碰到困難時就是考驗我們的忍耐力。法國作家拉伯雷曾經說過:“忍耐力強的人,什么事業都能完成。”
學會忍耐,學會在忍耐中鍥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悟人生。在忍耐中發憤,在忍耐中拼搏。
堅強的忍耐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磨煉。無論你現在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還是一個不甘于繼續當下環境的三分鐘工作者,如果你想真正改變自己,真正讓自己在工作上有突出的表現,那你就必須學會暫時的忍耐,忍耐環境對你的磨煉,對你的考驗。只要你擁有了忍耐的品質,有了恒心的堅定,有了一步踩下去就準備踏實地向前走的決心,那你就能成為命運的主宰者,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1. 成功需要一點堅忍
一個叫阿呆和一個叫阿土的人,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漁民,卻都夢想著成為大富翁。有一天晚上,阿呆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對面的島上有一座寺,寺里種著49棵株模,其中的一棵開著鮮艷的紅花,花下埋藏著一壇閃閃的黃金。阿呆便滿心歡喜地駕船去了對岸的小島。島上果然有座寺,并種有49棵株模。此時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來,等候春天的花開。肅殺的隆冬一過,株模花——盛放了,但清一色的淡黃。阿呆沒有找到開紅花的一株。寺里的僧人也告訴他從未見過哪棵株模開紅花。阿呆便垂頭喪氣地駕船回到村莊。
后來,阿土知道了這件事。他也駕船去了那個島,也找到了那座寺,又是秋天了,阿土沒有回去,他住下來等待第二年的春天,株模花凌空怒放,寺里一片燦爛。奇跡就在這時發生了:果然有一棵株模盛開出美麗絕倫的紅花。阿土成了村莊最富有的人。
只要你有一定的意識,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你就應該培養自己擁有持久的耐心。它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它能幫助你實現更多的目標。
2. 善待時機
一個名叫尤爾加的美國人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尤爾加在底特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后搬到了新奧爾良。他在底特律時只是一個鉛管匠,努力了好多年,也沒有發展起自己的事業,原因是缺乏資金。
剛搬到新奧爾良的時候,他帶著老婆、三個孩子和120元錢,那是他全部的家當和資產。搬來后的第一天,他找了八家鉛管公司,可是沒有人愿意雇傭他,那些人只是告訴他人手已經夠了。
無奈,第二天他跳上了一輛公共汽車,走過了一條長長的、繁忙的大街。那條街上有幾家快餐店,他記下了窗口上張貼征聘店員廣告的店名。走到路盡頭時,他跳上了另一輛返回家的車,一路上去了四家快餐店,可是都沒有找到工作。
最后,總算第五家的經理對他有點興趣。他向那個經理保證,他工作勤奮,而且做人誠實。那個經理告訴他,薪水相當低。但他告訴經理待遇不成問題,他會為顧客提供一流的服務。
他的工作一直做得都很努力,結果在六個星期之內他成了那家快餐店的營業部經理。在那期間,他結識了不少顧客,根據他們的要求,他改善了服務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九個月后,這家快餐店的老板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原來這個老板除了經營餐飲業之外,還有別的投資項目,尤其是在房地產方面也搞得不錯。這個老板看他的能力很強,也很敬業,就想派他去一座有90戶的大廈當助理經理。
他當時就愣住了,然后告訴這個老板,他只當過鉛管匠,對管理大廈一無所知。但老板笑著對他說:“我查過你在快餐店的記錄,利潤增加了83﹪。管理大廈與管理快餐店的道理是一樣的——樂于助人、推行計劃和委派。我想你一定能讓大廈保持客滿,準時收到房租,而且保養良好?!?
結果他接受了那個工作——工資是他在快餐店時的三倍,還有一間漂亮的公寓。兩年后,他已經升為了高級經理,不久以后,他就有足夠的錢來開創他自己的事業——創辦一家大規模的鉛管企業。
成功是需要機遇的。有了優勢這張王牌,你還要等待有用武之地的好機會。不如意的事情過去了,好的時機必然來臨。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無不等待時機的來臨。既不焦急,也不慌張,靜靜地處理眼前的工作。沒有儲蓄潛力,時機縱使到了,仍然一無所成。
化壓力為動力
我們必然要承受生活的負擔,而這些生活的負擔也給了我們難以擺脫的壓力。社會競爭的激烈,導致人們經常處于高度精神緊張的狀態。而在國內的一些大中型城市,許多上班族和大學生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這是因為他們心理負荷過重。在激烈的競爭中,一旦理想和現實反差太大,就會出現挫敗感、自卑感。這種長期受壓抑的精神狀態會給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因此,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學會消除心理壓力,達到心理平衡,學會給自己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