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別找任何借口,解決才是硬道理(1)
- 方法總比困難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 水中魚
- 4120字
- 2014-06-13 15:15:01
態度四:不找借口找方法,解決問題是根本。
當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聰明的人總是能夠主動用方法去解決問題,因而容易獲得成功。所以,成功的人善于用腦筋思考問題,用智慧解決問題,而不會像懶惰者那樣用借口去逃避困難,用回避掩蓋失敗。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這是所有成功者具備的做事態度,只有抱著不找借口的態度,一切問題才能夠得以解決。
成功的人找方法,懶惰的人找借口
有時,面對困難,我們常常退縮,理由是困難太大;面對競爭,我們常常逃避,理由是對手太強;面對責任,我們常常推卸,理由是擔子太重;面對坎坷,我們常常……不錯,人生給我們的太多太多,而我們用以逃避的理由也同樣太多太多。
工作不順利時,我們常常會找種種借口,認為是領導故意刁難,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給自己;認為最近健康狀況欠佳,才導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懶,還把偷懶理由正當化,總認為期限還有三天,明天、后天再拼,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不要為你的放棄找借口,最關鍵的是你還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比如說,你沒有機會,沒有人幫助你,沒有人吹捧你,沒有人拉你一把,沒人讓你變得重要,沒人告訴你出路。如果你有潛力,如果你真的稱職,你就會在找不到路的時候開創出一條路來。
找借口是執行力不夠的表現,如果內心里不想做某件事,就會以種種借口來應付。當我們用借口來應對一件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的事,而成功也就被借口阻擋在了門外或者更遲了一步。
成功者做事從來不找借口。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會努力做到,如果遇到困難則會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如果自己力不從心的事,也不會去刻意勉強自己,而是直接表示自己無能為力。無論是能做到的事還是不能做到的事,他們都不會找借口作為擋箭牌。所以,成功的人善于遇到問題找方法,而只有懶惰的人、不喜歡動腦筋和動手做事的人才會找各種借口和理由。
1. 不給自己找借口
羅杰是一位體育界的成功人士,他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400米銀牌和世界錦標賽400米接力賽的金牌。然而,他的出色和優秀并不僅僅是因為他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更讓人感動的是,他所有的成績都是在他患心臟病的情況下取得的,而他在每一次比賽時從來沒有把患病當做自己的借口。
除了家人、醫生和一些朋友,沒有人知道他的病情,他也沒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當他第一次獲得銀牌之后,他對自己并不是很滿意。如果他如實地告訴人們他是在患病的狀態下參賽的,即使他在運動生涯中半途而廢,也同樣會獲得人們的理解和體諒,可羅杰并沒有這樣做。他說:“我不想小題大做地強調我的疾病,即使我失敗了,也不想以此為借口。”
成功的人不見得有超人的能力,卻有著超凡的心態。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創造機遇,而不是拿自己的客觀因素作為借口,來逃避困難,回避問題。如果我們經常給自己找借口,就不能完成任何事情,這對我們以后的職業生涯是極為不利的。
2. 少一個借口,多一分進取
美國職業籃球協會1994—1995賽季最佳新秀杰森?基德在談到自己成功的歷程時說:“小時候,父母常常帶我去打保齡球,我打得不好,每一次總是找借口解釋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使自己打不好,而不是誠心地去找沒打好的原因。父親就對我說:‘小子,別再找借口了,這不是理由,你保齡球打得不好是因為你不練習。如果不努力練習,以后你有再多的借口你仍打不好。’他的話使我清醒了,現在我一發現自己的缺點便努力改正,決不找借口搪塞,這才是對己有益的。”達拉斯小牛隊每次練完球,人們總會看到有個球員在球場內奔跑不輟一小時,一再練習投籃,那就是杰森?基德,因為他是一個不為自己尋找理由的人。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他們懂得如何去尋找,而不是整天為自己找理由開脫。
對責任的態度:沒有任何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是一種對責任的態度。在企業中,優秀的員工從來不找任何借口,他們會養成尋找方法而不懼怕困難的習慣,凡事力求做到最好。在優秀者看來,不存在困難這樣的字眼,他們相信任何事情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即使看似極其困難的事,只要用心尋找方法,就會攻克難關。
可見,不是有的事情難以做到,而是我們缺乏足夠的責任心而不愿意尋找制勝的方法。
優秀的人在困難面前總能表現出創新的精神和活躍的思維,而不會在還沒有努力之前就想好了應付的借口,他們會想方法完成工作上的任務,條件不足可以創造條件;一種方法失敗了,立即換一種方法繼續嘗試,直到問題解決。所以,優秀的員工在任何企業都是倍受歡迎的,因為能自動自發地解決問題和困難的人必定是個負責的人,不管把他們派往哪里,交付任何工作,他們都不會置困難于不顧,而是盡職盡責地做好它。
優秀的人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在重大的責任面前,更是沒有任何借口而言。
遇到事情是否喜歡尋找借口已成為企業衡量優秀員工的標準之一。優秀的員工凡事主動找方法解決困難,而平庸者總是極力用借口來掩飾自己,原諒自己,并以種種理由來換取別人的同情。所以,借口是造成兩者是卓越還是平凡的原因。
真正的成功人并不需要編造借口,對于自己的行為和能力目標,他們能夠勇于承擔起責任,擔負起個人的職責。他們或許頭腦并不是特別的聰明,也不具備超凡的能力,也并不比別人有著更高的待遇或便利的條件,他們只憑借凡事不找任何借口這一大優點就完全可以勝人一籌,獲得支持,獲得成功。
1. 執行沒有借口
雷老板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做任何工作都盡最大的努力,從來不找借口。老員工們已經習慣了雷老板的作風,并不自覺地在工作中也從來不找借口,努力去完成每項工作。新員工剛開始會為沒有完成的工作找借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便與公司的其他員工一樣,只講努力,不找借口。
幾年的時間內,雷老板所領導的公司在行業中嶄露頭角,市場占有率提高的很快,當同行的朋友們問到他們為什么業績提高得這么快時,每個員工都會告訴他:“執行沒有借口”。
執行沒有借口要成為團隊中執行過程中的原則之一,要讓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將這句話牢記,并在每一次執行中去實踐它。
2. 把不找任何借口當做習慣
美國一位小型企業的經理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一位會計人員送給他一份關于內部控制方式的請示,但他忙得一個多月也沒有看。當會計第三次詢問他的時候,他對會計說:“我可能永遠也不會有時間,你自己先分析一下,提出個措施來吧。”結果,會計第二天就把問題解決了。從此,這個經理有了個主意:把每天的工作分成兩類,一類是本來該自己做的,另一類是員工“分配”給他的工作。對于后者,他不論自己有沒有時間,都是請員工想好解決辦法以后再來匯報。結果,這家公司的整體效率一下子就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執行前不想失敗了找什么樣的借口來給領導匯報,盡量將思維的重點放在如何能執行成功上。如果失敗了,不要找借口,而要找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客觀條件準備不夠充分等。如果每次執行都這樣做,堅持一段時間,為執行找借口的習慣就變成了執行沒有借口的習慣,而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在所有的借口中,有一種借口常常被人們所利用,以此借口來表現自己不愿意做看來很難辦或難做的事情。通常人們會這么說:“這個問題很難辦,我無能為力。”“我以前沒做過這個。”“這個不歸我管。”“我不會做……”等等。喜歡拿這些作為借口的人,一半都是比較因循守舊的類型,這些人在工作上缺少自動自發的精神,不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和困難,更談不上創新。借口會讓這些人停止在以往的經驗和思維慣性中,很難有所突破。
實際上,有的問題看上去很難辦,有的事情看似復雜,一旦著手解決或做起來,就會發現并不像人們形容的那樣難。甚至在有些經驗豐富的高手看來,這些難題還稱不上是難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者不難”。
而“難者不會”除了少數部分人經驗不夠或知識水平欠缺,使他們面對困難時果真很頭疼外,大部分人并不是完全不會,而是不想做、不愿意插手或不愿意負責。這些人在尋找借口時,常常用“不”“不會”“不知道”“不想”“不擅長”等否定詞,以此表示自己“不會做”,不愿意承擔責任。而一個不愿意承擔責任的人也不可能獲得其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也不會贏得領導的尊重和欣賞。
如果有人說“我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完成某個工作”,這種說法其實是在為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造成的失誤找借口,這樣的借口并不能獲得對方的同情和諒解,反而會讓人認為此人難以重任。
1. 給自己定個期限完成任務
某公司的銷售員小范給每天的工作制定了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去完成,在規定的期限內必須做完某件事才能下班。經理十分看好這名認真做事的銷售員,小范也沒有辜負經理對他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項工作。
其實,小范在剛進公司時并沒有什么工作經驗,而且在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中也不算是能力最強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范的業績上來了,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拜訪5個客戶,從開始到現在從來沒有哪一天拜訪的客戶少于5個。小范認為,每天的工作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給自己限定期限,才不會滋生偷懶的行為,也不會因為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因為那樣不但會耽誤工作,自己的業績不可能提高這么快。
很多人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并非他的天資多么聰穎,運氣有多么好,只是在于各人的自制力有多強。能管住自己的人,對自己約束力較強的人,會在一定的期限內完成任務甚至超額完成,而愛找借口的人即使有期限約束,也會在借口的掩飾下“違規”。
2. 把方法練熟,就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香港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董事長、在《福布斯》雜志公布的世界富豪榜中一路靠前的亞洲首富李嘉誠,是一個創造時間的人。他為了不耽誤開會,不失約于人,他對時間有個十分嚴謹的態度。在創業初期,李嘉誠每天工作18個小時,后來每天也要工作12個小時左右。他處事果斷、老練,決不拖泥帶水,曾經以不足17個小時的時間談妥了一筆29億港元的交易。隨即,他又致電匯豐銀行,在2分鐘之內就安排好了一筆1.9億港元的貨款。
李嘉誠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復;假如下午發生的事非常繁復,則在24小時內一定答復。
李嘉誠因為擁有這樣的態度,而創立了一套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既工作有序,又生活從容。
高效率的基礎是熟能生巧,將技術方法運用得游刃有余,處事才能擁有一份灑脫和從容,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才會鎮定自若,信心百倍。
現在不想做的,以后就會更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