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揪出老底
- 犟妞
- 老醯兒醋壇子
- 3129字
- 2021-06-01 17:51:09
從祁清民的燕麥生產車間出來。白煜帶著諸多疑問去接吳霞下班。在回家的路上,他向吳霞提出來自己的疑問:“小妹,這個祁清民到底什么來頭?下午他主動邀請我去參觀,整個現場感覺比我們村的小作坊還亂,我懷疑這個戚清民是個騙子,來東河騙吃騙喝的。與他頭上頂著的教授,博導的光環不太匹配。”
從第一次在東河貴賓室見到戚清民,吳霞就從心里面對他不太感冒。伍短的身材還帶著點駝背,走起路來兩條腿總在畫圈,滿臉的皺紋襯托出一張令人討厭的臉,其中一只眼好像有毛病。如果他不和你說話,你永遠都不會認為他再看你。
時間久了,工人們私下里給戚清民起了個外號:斜眼。
或許是給吳霞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再加上戚清民在見面會上對自己色瞇瞇地表情,吳霞不愿聊和戚清民有關的事情。
既然白煜提到了戚清民相關的話題,吳霞就跟了一句:“我看他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林家父子這回是真中了邪了。”
“不一定。”白煜把林繼亮給他透漏的消息講給吳霞聽。
吳霞若有所思,轉了半天腦筋后對白煜說道:“既然林總有這種想法,估計他不會輕易捅破這層窗戶紙,倒不如我們私下調查一下這個戚清民的背景。然后反饋給亮亮。”
“林總在業內做了這么多年,也許他早就知道內情。”
“那不一樣,社會上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簡單,或許林總就是希望我們來捅破這層窗戶紙呢,這樣他對省市相關業內人士和推薦人也有個交代?”
“也許你說的對,可我們找誰去調查正式情況呢?”
“嗯~,肯定不能走正規渠道啦!讓我想想。”吳霞陷入沉思狀。
最佳的人選應該是在行業內不算出名但能夠打通省市甚至外省關系的有一定分量者。她想到了一個最佳人選:羅曉宇。
羅曉宇曾任省市兩級要員,主管過工業戰線的各個行業生產,體制內人脈上應該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羅曉宇不屬于行業內的專家學者,打探點消息不會引起連鎖反應,甚至傳到戚清民的耳朵里。
吳霞撥通了羅曉宇的電話:“羅叔叔,您好,我是吳霞!”
“哦,小吳啊!還沒下班?有什么事嗎?”
吳霞把自己對戚清民的懷疑簡單地給羅曉宇訴說了一遍,希望他能借助過去的同事了解一下戚清民的情況。當然林國強的真實想法她沒有告訴羅曉宇。
“羅叔叔,你千萬得給我保密。這關系到東河集團的利益問題和林總的聲譽。”
羅曉宇痛快地答應了吳霞的請求,憑借他的人脈,打聽這些消息不算難題。
放下電話,吳霞又給認識的幾個朋友打了一桶電話,這才放心地在白煜的攙扶下走回家門。身子一天比一天重,看來堅持不了幾天上班了。
第二天,吳霞開始和張帆商議自己請假待產這段時間的工作交接問題。過于專業的事項叫不出去只能自己在家繼續處理,常規性的園區投融資、招投標工作都交代給了年輕人。如果有處理不了的事情張帆可以電話和她溝通商議解決。
完全休息下來的吳霞安心在家養胎,可腦子里還在掛念著戚清民的事情。終于有一天,羅曉宇的電話打了進來:“小吳,去辦公室找你,說你請產假了。身體最近感覺怎么樣?”
“謝謝您,羅叔叔,身體挺好,就是太能吃了,我都快成胖子了。”吳霞自嘲地對羅曉宇說道。
羅曉宇繼續聊了幾句關心的話,把主題轉到吳霞托付的事情上:“小吳,你托我的事情有眉目了。電話里一句兩句說不清,咱最好當面聊聊。”
這個消息讓吳霞非常振奮,她急忙說道:“太好了,羅叔叔,我現在出門不方便,等我丈夫回來接上我去見您。”
羅曉宇的路子確實很廣,除了戚清民真實的學歷水平和社會地位外,甚至打探到了戚清民來找東河合作前的身份都摸得一清二楚。
戚清民,是上海某大學學生不假,畢業于改革開放初期,肚子里也確實有點東西。可此人性格頑劣,在校期間就以不務正業著稱,畢業論文答辯時靠賄賂導師拿到的學位證。畢業后早早混跡江湖,游蕩于醫藥圈靠投機生存。至于什么博士生導師之類的光環基本上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前半生靠著學校的光環和三寸不爛之舌在業內混的風聲水起。臨退休的時候在內蒙與人合股開辦了一家所謂的生物科技公司,背靠燕山優質的燕麥種植基地做一些農產品深加工生意。這家科技公司是戚清民拉來的國家扶貧項目,所有設備都是利用扶貧資金采購。戚清民是名義上的董事長,并不掌實權。
后來因加工工藝的原因,產品市場并不像戚清民想象的美好,扶貧效果不明顯,地方政府不滿意,合作伙伴也以撤資的方法退出了經營。戚清民沒有辦法在當地立足,開始把目光投向其他省市,尋求轉嫁危機的下家,以確保砸在手里的那堆設備變現,減少自己的損失。再后來,就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半年后,祁清民的身影出現在了東河集團的貴賓室,而且還帶來了他所謂的高端保健產品和現代化生產設備。祁清民口里的先進設備放在原來的貧困縣屬企業里,真的可以定義為先進,但在工業門類相對齊全,行業涉及面光的魏城市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隨便一個幾百人的小廠退下來的設備都比祁清民的破爛先進。
就拿祁清民拉來的燃油鍋爐來說,直到最后都躺在廢品堆上沒有找見合適的位置。雖然在廢品堆上日曬雨淋,但祁清民卻沒有什么損失,因為這臺設備也是列在二手設備轉移清單里賣給了東河集團。盡管按照雙方的協議,他還沒有拿到錢,至少也能算是應收賬款了。基于設備所有全的轉移,祁清民除了剛開始還假模假式地到處找地方配置他的燃油鍋爐,后來在東河集團蒸汽管網的接入,他不再關心這臺鍋爐的命運。
至于推薦人的情況,羅曉宇認為另當別論。這個推薦人原本就和羅曉宇認識,羅曉宇調任后斷了聯系。她是從魏城市走出去的高考狀元,畢業于京城一家醫科大學,現在是真正的行業專家和博導,年齡雖然不大,但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力是值得信賴的。
推薦人和祁清民的關系并非祁清民描述的那么要好,僅僅是在行業協會的年度例會上見過幾次。東河集團有上馬保健產品的想法,正好祁清民手頭有這么個項目,于是推薦人就把他介紹給了林國強。換做別人,她也會推薦的。這是另一種為家鄉招商引資的方法。
大量的信息源源不斷地灌輸到吳霞和白煜的耳朵里,她倆迅速進行著信息分析整理,然后得出了這樣一個大致結論:
祁清民大學畢業不假,學術水平并不高,但善于投機鉆營和走上層路線。在年復一年的參加各種行業學術會議過程中認識了不少業內專家學者,靠自己巧舌如簧的嘴皮子贏得了大家的關注,開始涉足實體,生物科技公司正是他借助扶貧資金創辦的第一家企業。
祁清民嘴上功夫可以,在生物科技公司經營失敗后有幸得到東河集團發展醫藥康養產品的消息,便在推薦人的引薦下,帶著一堆破爛頂著推薦人的光環來到了魏城。
“工藝不成熟!我看他根本談不上工藝。就那樣的環境條件,如何保證工藝的基本條件。”白煜又想起了祁清民混亂的生產現場,心里依然憤憤不平。
“我感覺祁清民的醉翁之意不在產品,而在于盡快脫手這些爛設備。變現后走人。”吳霞認為祁清民是個唯利是圖的人,她給了祁清民這樣的結論。
“你們倆分析的都有一定道理。”羅曉宇和吳霞夫婦認真地分析著祁清民這件事對東河集團的影響,同時他還站在整個醫藥康養園區的角度考慮對整個園區康養產業的發展是否會產生負面作用,影響招商引資的整體環境。
祁清民的真實目的已經很明確,那就不能再拿東河集團當冤大頭了。必須想辦法止損,這是吳霞認為當務之急的事情。
她請教羅曉宇:“東河估計已經付給祁清民一部分錢了,繼續支付下去損失更大。”
“就那堆破爛估計值不了幾個大子兒。就是不清楚當時作價做了多少錢。”白煜對吳霞的擔憂深有同感,憑他多年的施工經驗來看,祁清民的資產滿打滿算不會超過20萬,這還是高估了的價格。
如何讓東河集團迅速止損又不讓熱心幫助東河的相關體面地全身而退成了在場的三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可算揪出祁清民的老底了。吳霞暗自慶幸,她想盡快把這個披著教授、博導光環的祁清民清理出東河集團。
“祁清民是推薦人介紹給老林的,現在他不好出面下逐客令。亮亮或許能從另一個角度解決這個問題。”羅曉宇思索著。
“你們看,這樣......,行得通嗎?”羅曉宇征求小夫妻的意見。